徐喜波
摘 要 “一帶一路”戰略是目前國家正在持續推進的頂層對外開放戰略,全稱是“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在國家支持的政策背景下,許多企業在此基礎上不斷加快“走出去”的步伐,促進職業教育走出中國,走向世界,與“一帶一路”戰略形成互相促進、互相支持的雙贏局面。在“一帶一路”戰略指引下,我國職業教育“走出去”應采用適合的模式,同時應系統輸出我國的職業教育理念。
關鍵詞 一帶一路 職業教育 走出去
中圖分類號:G710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7.10.003
Abstract "The Belt and Road" strategy is currently the country is continuing to promote the top opening strategy, the name is "Silk Road Economic Belt" and "twenty-first Century maritime silk road". With the support of the country under the policy background, many enterprises on the basis of accelerating the pace of "going out", to promote the occupation education out of China, to the world, and "The Belt and Road" strategy which promote and support mutually win-win situation. In the "The Belt and Road" strategy under the guidance of China's vocational education "going out" should be used for the occupation education mode, at the same time the output of the system in our country.
Keywords "The Belt and Road"; vocational education; going out
0 引言
“一帶一路”作為我國目前首次倡導的由國家高層推動的頂層開放戰略,沿線總人數達四十四億人,占全球總人口的百分之六十三,沿線經濟總量為二十一萬億美金,占全球經濟總量的百分之二十九,沿線帶動各個發展層次的不同國家,促進各個國家之間的優勢互補,形成友好合作、共促發展的良好局面。
“一帶一路”國家政策的大趨勢下,“走出去”是各個企業在“一帶一路”政策下的最優選擇,“走出去”是企業在市場經濟的競爭環境下尋找最優區位優勢的最優之路。但是企業在“走出去”的時候會面臨一些問題,比如在一些發展不太充分的國家,在當地沒有適合企業發展所需要的專業技術人才,從國內聘請專業技術人才,成本太高,同時也不符合“一帶一路”戰略拉動當地經濟發展的就業率提高的政策要求,不適于“走出去”戰略的最初要求和最佳設想。歸根結底,還是因為這些欠發達地區的職業教育發展不完善,沒有形成培育專業技能工作人員的成熟體系,沒有發展完善的職業教育機構,社會上的人們也沒有相關的職業教育理念,對職業教育的認識不夠深刻和熟悉,所以在這種嚴峻的現實背景下,只有探索出一條適合“一帶一路”戰略下的中國職業教育發展“走出去”模式,才能更好地推動“一帶一路”戰略的有效實施。
1 “一帶一路”戰略下中國職業教育的定位探討
對“一帶一路”戰略下中國職業教育的定位是首先需要解決的問題,因為這關系到我國更好地支持我們國家企業“走出去”,為宏觀的國家政策“一帶一路”戰略提供高質量服務的同時,又保證我國職業教育可以取得一定比例的盈利。據有關數據顯示,北美、西歐等地的職業教育機構在對我國進行投資時首先考慮的就是收入問題,他們首先是以盈利為目的的,以賺錢為第一要務,比如說大家在這些網站上進行注冊時需要數量十分可觀的注冊費,北美、西歐國家的職業教育機構盈利情況十分可觀。
在經歷了一段時間的實踐探索之后,我國在不斷的摸索中逐漸總結出幾種不同的定位模式。首先是利用國家政策給予的項目資金,充分抓住對外援助項目的機會,做好職業教育的輸出工作,同時可以利用國家政策支持經費,設立豐厚的獎學金和助學金政策,吸引國外的留學生來中國進行職業教育的學習與培訓,在這種情況下,有助于促進雙方的交流與合作,將國內職業教育的觸角伸向國外,促進相互之間文化的探索與學習,這種定位最有利于教育和文化等人文性質的交流與發展。在實施過程中本著不以盈利為目的,體現中國的大國風范,在這種定位活動組織之前,要先按照中國學生在職業教育中的花費,來預估留學生在華大致消費,一切以不為盈利為目的進行項目輸出,這樣的優惠政策將會吸引國外一大部分有志青年,來中國國內進行職業教育學習。最后一種是在前兩種實施的基礎山進行實施的,就是在保證對外教育、文化等方面交流的基礎上,對各方面需求為目的,然后進行以盈利為目的的職業教育發展之路。因為中國市場的廣闊性,很多國家愿意到中國投資設廠,中國的本土化職業教育具有廣闊的市場空間,盈利的機會多,盈利可能性大。
總體而言,“一帶一路”戰略下中國職業教育的定位探討會經歷三個階段,整體邏輯呈現逐級漸進的過程,首先是為了提高知名度、影響力和可信度的無盈利階段,其次是收支相對平衡的沒有賺錢階段,這個階段是職業教育發展的中間階段,影響力穩步提升,整體趨勢處于逐步變好的階段,最后是盈利階段,因為我國具有成本優勢,同時在設備等設施建設上,我們不輸給西方的北美、西歐等國家,所以我國盈利的空間很大。endprint
2 “走出去”戰略下中國職業教育的模式探討
“走出去”戰略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要求,經過考察研究發現,我國職業教育目前存在以下幾種“走出去”模式:一是由我國的企業負責在“一帶一路”沿線各國修建職業院校,并由國內的職業院校負責教育教學的相關事宜。二是由我國的企業同當地的院校展開合作。三是由我國的專業職業院校教師到當地職業院校開展教學活動。四是將我國的職業院校的教育模式以及教育理念傳播到發展中國家。這四種不同的教育模式包括了各種可操作的可行途徑。在“一帶一路”的戰略背景下,我國職業教育應堅持“走出去”的發展道路,充分利用各種途徑有效促進我國職業教育輸出情況,配合“一帶一路”政策的有效實施。具體而言,可以分為以下幾種方式:
2.1 創設吸引條件,招收外國留學生
招收外國留學生就是利用國家優惠政策支持,對“一帶一路”沿線的國家和地區進行招生宣傳,吸引他們前來中國求學,培養所在國所需要的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因為欠發達地區一般較缺少專業性質的職業教育,加上優惠政策的吸引,國外留學生前來中國學習深造職業教育的數量還是相當可觀的,所以要抓住機會,促進這種教育、文化之間的交流。在對留學生進行授課時,可以采用漢語和英語相互交替的方法,一方面簡化留學生學習的難度,用英語學習更加得心應手,另一方面可以采取漢語教學的方法,雖然會增加教學難度,但是可以在學習的過程中,增強對漢字文化乃至整個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認識與了解,而且如果留學生將來在所在國當地的中資企業就業,便于交流和溝通,掌握漢語可以作為一個特長,增強競爭力,有利于后續的職業發展。
2.2 夯實辦學基礎,到境外辦學
引進留學生是一件操作性較強的工作,到境外辦學是“走出去”戰略的升華,境外辦學遇到的困難會很多,工作程序相對比較繁瑣。一般情況下,辦學的動機是當地政府或者其他組織機構對某單位的職業教育模式特別看好,或者是非常有興趣,主動聯系辦學條件,這種在當地政府支持下進行的職業教育機構,可以獨立地進行教學安排,實踐一般比較長,具有長期性和連貫性。對于加強兩國之間的教育文化交流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會更加受到當地學生的歡迎。因為他們不用離開家鄉去往遙遠的中國就可以學到專業的職業教育,成本低,同時又可以與中國學生、教師進行交流,增強了自己的國際化水平。
2.3 教育認證和繼續留學相結合
這種輸出方式主要是借鑒西方發達國家在對我國進行職業教育輸出時采取的方法,像是英國的BTECHND模式,首先是提高自身職業教育的專業化程度,本著對學生認真負責的態度,先是針對當地學生進行專門的教學計劃,制定符合學生實際的課程標準,一切從學生實際情況出發。再具體的話,就是首先對教學的教師進行專門化的培訓,然后及時查詢學生的作業成果,以判斷學生的課堂接受能力,保證教學質量的穩步提升。同時采取學習過程的階段性,即第一階段(學期的1-2年)在本國進行基礎知識的學習,強化本領的接收,第二階段(學期的3-4年)前往中國進行學習,感受不一樣的學習氛圍和文化氛圍,吸引國外留學生對中國的興趣,提高吸引力。
3 “一帶一路”戰略下中國職業教育的進一步發展
在進行職業教育輸出的過程中,我們還存在一些不足,比如職業院校外語教學能力較差的問題、職業院校的資金緊缺問題、職業院校辦學的審批問題等等,要進一步強化“一帶一路”戰略下中國職業教育“走出去”的模式,必須做到以下幾點:第一,在向“一帶一路”沿線的發展中國家輸出職業教育的過程中,要有良好的教育質量,先進的教學模式,例如在培訓體系方面,我國的職業院校大多數都有了較為成熟的培訓體系,隨著我國職業教育的快速發展,其課程設置、實踐教學以及教學配套設施方面都非常齊全。目前,我國職業院校的學習時間為二年到三年,專業培訓時間較短,學生只需要花費較短的時間就能夠學到相對專業的技能技術,為找到工作提供了可靠的保證。這就是我國職業院校向外輸出的實力所在。但是,我國的職業院校還必須加強提升自身的水平,在面對激烈的國際競爭的時候,能夠臨危不亂處理各種問題,在激烈競爭中依然保持自身的獨特優勢而脫穎而出,以確保我國職業院校的輸出實力的先進地位不動搖。第二,做好職業教育市場的調研,做好市場規劃,同時要避免我國職業院校不得采用不正當競爭手段,以防止發生不良后果。為了規避市場的盲目性,各個高職院校在展開輸出工作之前,就應該對相應國別法律制度、教育制度和政策、職業教育的層次和專業等,進行充分的調查,做好論證工作。具體來說,要明確各個院校的教學特色以及教學優勢,再針對沿線國家對職業教育的具體需求,制訂出雙方都能接受的方案。由此,國家應建立相應的審查制度,對職業教育“走出去”的方式、模式進行前置性審查,根據職業院校特點與沿線國家的特點相結合,確定各個職業院校應該去哪個國別,才能做到職業教育輸出效益最大化。第三,我國的職業院校要做好系統性的職業教育輸出工作。在我國職業院校向外輸出的過程中,不管是以輸出師資力量的方式,開辦學校的方式,還是與當地校校合作的方式等,都要以系統地傳播教學技術、教學方法以及教學理念為重要方向,在這同時還要注重中國教育文化的輸出。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中也要充分發揮各類教學設備的作用,充分利用現代職業教育的教學工具和手段,如發揮多媒體教學的優勢等。
[1] 程宇,劉海.“一帶一路”戰略:中國職業教育新使命——愿景與行動:“一帶一路”戰略下的職業教育發展邏輯[J].職業技術教育,2015(30):10-17.
[2] 劉海,榮國丞.“一帶一路”戰略下職業教育的機遇與挑戰——中國職業技術教育學會“一帶一路”戰略與職業教育研討會綜述[J].職業技術教育,2015(30):18-2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