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開富 陳桂滿
摘 要 經調研發現農村小學生學習動力不足的現象非常嚴重。學習動力是推動學生進行學習活動的內因,是激勵、指引學生學習的強大動力,是造成學生學習成績差的根本原因,嚴重地影響素質教育。在學生的日常學習中,良好的學習動力對學生的學習起促進作用。我們通過多年的教學實踐,調查研究,分析歸納,總結出幾點小學生學習動力培養方法與策略,與大家交流。
關鍵詞 小學生 學習動力 培養 方法與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8 文獻標識碼:A
活潑好學是適齡學童的天性,是多么向往校園生活的,當小學生剛背起書包走進校園的時候,每個人內心無不對學習生活充滿了好奇、憧憬、喜悅之情,那一刻,他們人人都有著學習的熱情。然而,為什么后來一些小學生的學習熱情之火會慢慢地暗淡下來,甚至出現懶學習、不愿上課、不愿動腦、不完成作業、很貪玩等等學習動力不足的種種表現呢?究其原因,小學生學習動力不足的主要原因在于這兩方面:一是家庭、社會和班級的輿論導向與學習氛圍不良;二是在學習中很難體驗到學習的愉快與成功,屢遭學習挫折,對學習喪失信心,學習動力不斷下降。由此可見,培養小學生的學習動力非常重要。那么,培養小學生的學習動力有什么方法與策略呢?
1家庭教育方面
許多家長誤認為:我把孩子送到學校,教育就是老師的事情。其實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對學生的影響至關重要。
無論家長多忙,都要重視孩子的家庭教育,多親近孩子,多了解孩子的思想狀況和學習情況,多交流感情,多關心幫助孩子。小學生具有很強的模仿性特點,家長必須發揮示范作用,注意言傳身教使孩子耳濡目染,由此而產生的內驅力,對其良好的習慣的形成,學習動力的激發,其作用不可估量。葉圣陶說過:“教育就是習慣的培養。”所以,在孩子學習時,家長最好不是跑去打麻將、跳舞、看電視、玩手機,也不是站在門口看孩子是否在寫作業,而是坐在孩子身邊一起看書、看報學習。這樣,家長在孩子的旁邊表現出濃厚的學習興趣,以身作則,使孩子在學習中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只有在這樣的氛圍熏陶下,孩子良好的學習動力才能得以更好地激發。
2教師、學校教育方面
首先,教師要公平地關愛每一個學生。所謂公平地關愛每一個學生,即是尊重和寬容每一個學生,平等公平地對待所有的學生,無論學生是聰明的還是愚笨的、乖巧的還是頑劣的,教師都能夠讓自己的師愛陽光均勻地照耀在每一個學生身上。尊重是人的基本需要,尊重是教育的重要原則,沒有尊重就談不上教育。從人的心理需要看,所有的人都有被尊重的需要,尤其是處在少年時期的小學生,這種需要更加強烈。因為他們處在童稚的階段,對任何事情都似懂非懂,在成長的過程中最大的渴望就是能得到老師的關注和尊重,得到老師的信任和愛。新課程改革倡導育人為本,以學生為中心的理念。教師不應該只是知識的傳遞者和傳播者,而應成為學生心靈的引導者,學習生活的參與者、點撥者。學會蹲下身子和學生說話,與每一個學生成為朋友,公正公平地對待每一個學生,尊重每個學生的個性和天性。在尊重所有學生的優勢領域、潛能大小、學習風格、情感體驗等差異性基礎之上,促進他們在自信心和學習動力上得到最大化的發展。教師公平地關愛每一個學生,要傾注在細微的環節之中。用愛的心靈去關注孩子們的每一點需要,激勵他們不斷進步,產生更多的更積極的在乎,密切師生關系,拉近心理距離,從而讓學生產生學習的快樂,激發學生學習的動力。
其次,教師要多表揚和鼓勵學生,以獲得更自信的學習動力。美國心理學家特爾福德認為,學生學習的動機有兩種:一種是社會交往動機,另一種是榮譽動機。前者表現為學生愿意為他所喜歡的老師而努力學習,從而獲得教師的稱贊,增進友誼;后者則是一種更高級的動機,它是人們要求在社會上取得一定地位、待遇的愿望體現,如追求別人對自己的尊敬、希望獲得別人的肯定、贊揚、稱頌等.這兩種動機是學生學習自覺性和積極性的心理基礎。從心理學的角度來分析,我們就可以知道,每個人都需要善意的贊美。善意的贊美實際上是一種投入少收益大的感情投資,是一種驅使人奮發向上、銳意進取的動力源泉。鑒于學生這樣的心理動機,教師只要能在自己的教育教學中恰當的運用表揚和鼓勵,必定能激發學生積極進取、刻苦求學的潛能。
最后,教師要借助網絡信息平臺,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輔助教學。比如:電子交互白板具有很強的交互性,為課堂互動、師生互動、生生互動提供方便,通過展示、共享自己學習成果等,從而實現了學生、教師之間自然真實的互動,演繹了精彩的生態課堂,讓課堂學習富有趣味性、活動性、快樂性,這點對于小學低年級學生尤為重要。課堂沉悶,無趣味,可以認為這是學生學習動力不足的主要外因。增強學習的趣味性、活動性、快樂性,有利于激發他們學習的好奇心、求知欲,也符合他們這個年齡階段的心理特點。
所以,利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增強了學生學習興趣,激勵學生參與和交互,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參與率,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
3社會環境方面營造快樂的學習氛圍
事實上,有些學生雖然對學校的學業學習動力不足,可是他們也有著多種多樣的對各種活動的愛好和興趣,或是文娛活動,或是體育活動,或是電腦游戲、武器裝備等。教師可以因勢利導,使他們對其他活動的愛好興趣遷移到學習上。例如我市浦北縣多渠道籌措資金推進鄉村“兒童家園”項目建設,配備中心舞臺、游樂健身器械、兒童活動室、快樂書屋、管理人員等,設施配備滿足學生課外活動、課余輔導等方面的需求,組織主題活動和主題模擬實踐等課程,讓孩子們有了自己的健身玩耍、才藝表演、看書學習的樂園。營造學習的氛圍,多方面培養學生的愛好和閱讀興趣,拓寬學生視野,提高學生的學習動力。
總之,小學生的學習動力對小學生的學習成長至關重要,培養和激發小學生的學習動力對教學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培養小學生學習動力的方法與策略是多種多樣的,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來培養和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靈活采用教學策略,最終達到減緩和消除學生厭學的目的,并且在教育教學實踐中不斷地探索和總結,就一定能夠找出各種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
參考文獻
[1] 涂秀菊.中小學課堂教學公平探究[D].河南:河南大學,2010.
[2] 劉國華.培養激發學生學習動機是課堂幸福的原動力[J].成功(教育),2012(22).
[3] 羅佩君.提高學習動力的有效策略[J].小學語文教學論文,201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