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蓮
摘要:在事業單位中,內部控制占據著核心地位,它對于事業單位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具有促進和推動作用。事業單位,明確來說,是在我國行政體制改革不斷深入的基礎上而逐步發展并完善起來的。事業單位控制程度的好壞不僅會影響事業單位的正常運行,而且還會在一定程度上威脅我國的國民經濟。因此,我們要重視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的弊端,并給予研究,才能更好的構建我國事業單位的內部控制。
關鍵詞: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弊端;構建
一、目前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的弊端
(一)事業單位內部控制意識不強
部分事業單位管理層對內部控制的認識不到位,導致內部控制的建設停留在了觀望階段。首先,沒有明確和建立內部控制的內容和崗位。在現實工作中,往往認為財務管理工作只是財務部門的事情,放松了對經濟事項的監督和管理,把關不嚴,簽字往往流于形式。事業單位重大經濟事項的決策,只限于主要領導或者領導班子集體決策,對財務部門和職能部門的意見采納不足,這樣有可能造成決策失誤。其次,財務工作人員內部控制意識不強,內部控制不到位。事業單位相關工作人員雖然學習了內部控制的相關文件,但是對執行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的意識不夠、認識不到位。具體體現在,對內部控制有一定的理論基礎,卻不能夠把內部控制理念很好地運用到事業單位中。有些事業單位盡管建立了內部控制制度,但往往職能部門的內部控制制度不落實或落實不到位。
(二)內部控制制度不完善,不落實
由于我國事業單位類型多樣,規模大小不一,很難建立相應的內部控制制度。特別是存在一些規模較小的事業單位,業務較少,人員較少,沒有設置內控崗位。這些現象都會造成內部控制制度的漏洞,為一些違規問題的出現打下了埋伏,也讓腐敗問題有了可乘之機。有些事業單位盡管建立了內部控制制度,但往往職能部門的內部控制制度成了墻上的擺設,不落實或落實不到位。一些財務人員思想道德素質不高,為了自身前途和個人利益,有意無意的迎合領導,或者怕得罪人,從而對內控制度不落實,甚至編造虛假的會計資料及統計數據。因此,在歷年的財政財務檢查和審計中往往被發現存在違規和違紀問題。
(三)內部監督機制不健全
首先,政府職能部門對事業單位的監督有待加強。往往事業單位出現了違規問題,輕則移交移送處理,重責也只是令其整改和處罰。從而降低了違規違紀的成本,違規違紀單位及人員沒有得到相應的處罰,削弱了警示教育的作用。其次,單位本身缺乏科學的自我評價,自我認知不足,即使發現問題也沒有及時改善經營管理活動。規模較小的事業單位,往往不設紀檢和內審機構。因此這些單位的內部控制監督往往缺失。
二、加強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的構建
(一)提高內部控制意識
事業單位要將內部控制作為其治理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提高事業單位管理層和相關工作人員對內部控制的意識,要定期或不定期開展內部控制制度培訓,提高廣大內部控制崗位從業人員及管理人員專業能力,在實際工作中嚴格按照內部控制制度辦事,同時提高思想道德素質,杜絕違規、違紀現象和腐敗問題,提升事業單位的管理水平。
(二)建立完善內控制度
建立健全監督檢查、責任追究和重大事項請示報告等制度,特別是要按照國家相關法律法規,根據單位的實際情況,制定單獨可行的內部控制制度。事業單位對于內部控制制度的漏洞,要科學制定風險防范措施,實現對財務管理全過程的動態監控,加強對所屬事業單位財務工作的管理和監督。明確崗位責任,落實崗位牽制制度,改變規模較小的事業單位過去一人多崗的狀況。重大事項集中討論,事前做好請示,事終做好匯報,提高決策水平和辦事效率,避免和減少失誤。進一步加強財會隊伍建設,不斷提高財會人員的道德素質和業務素質。
(三)健全內部監督制度
首先,政府有關職能部門要加強事業單位的監督,以防出現違規違紀的現象和腐敗的問題。其次,較小規模的事業單位要主動建設紀檢和內審部門,加強對事業單位的內部控制監督。最后,事業單位要按照法律的規定設置財務管理職能部門,配備合格的財務管理人員,充分發揮紀檢監察和內審機構的職能作用,每年至少開展一次到兩次的內部控制監督檢查工作,主要監督內部控制制度的落實情況,檢查內部控制崗位設置的是否合理科學、是否具有牽制作用、是否符合法律法規的規定和要求,力求排查內部控制的風險點,消除風險源,并提出完善內部控制的意見和建議,查處各種違規違紀和腐敗問題,確保事業單位各項業務的正常開展。同時,財務管理人員應具備相應的專業技術能力,每一項經費開支都必須有領導簽字且具備合法完善的原始憑證,嚴格執行“日清月結”制度,保證事業單位的財務完整,賬本清晰,符合單位實際的經濟收支。依法建立財務公開制度,定期公開財務收支計劃和經費收支情況,打造陽光的事業單位。
參考文獻:
[1]朱克文.內部控制視角下對行政事業單位預算績效管理的思考[J].財會學習,2016(15):256-256.
[2]曾國建.預算績效管理的內控視角[J].中國石油企業,2016(6):94-95.
[3]巫云輝,郝曉寧,邱德星,李惠霞,梁麗娟,程學添,王賢初,麥艷冰.深圳市光明新區社區衛生服務績效管理效果評價研究[J].中國全科醫學,2013,16(28):97-101.
[4]吉建偉,鄭孔林,陳炳錫,陳敏亞,周建新.基于信息化平臺的醫院績效工資分配改革的探索[J].中國醫院管理,2010,30(09):103-105.
[5]魏震,高淑紅,王志剛,陸玉嬌.兩級三要素法用于量化護理崗位績效工資的應用研究[J].中國醫療管理科學,2016,6(04):107-109.
(作者單位:自貢市中醫醫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