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曙
【摘 要】對于世界各國電視業的發展而言,電視真人秀節目可以說是個奇跡,它不僅是眾多電視臺提高收視率的“法寶”,也是提升其品牌競爭力的有效手段。觀眾喜歡看,明星樂于參與,眾多現象級的真人秀節目順勢而生。然而隨著電視傳播理念、傳播價值和傳播技術的不斷更新,真人秀節目亟待創新。筆者試圖對此展開研究,分析我國電視真人秀節目的創新走向,為其創新發展提供理論依據。
【關鍵詞】真人秀節目;創新;《中餐廳》
中圖分類號:J90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7)21-0109-02
一、引言
電視真人秀節目自2002年從西方引入,隨著科技進步,電視制作理念和網絡傳播技術的日漸成熟,我國真人秀節目開拓出屬于自己的一片“藍海”,在全國范圍內掀起了一股強勁的真人秀“娛樂旋風”。另一方面,真人秀節目在收獲收視率的同時,爭論和分歧不絕于耳。克隆成風、道德淪喪、虛假作秀等成為了真人秀節目的詬病。電視真人秀節目的發展需要理念更新。
二、電視真人秀節目的界定和我國真人秀節目的類型概述
(一)電視真人秀節目的界定
對于真人秀的定義,業界暫時也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尹鴻教授認為:“真人秀作為一種電視節目,是對自愿參與者在規定情境中,為了預先給定的目的,按照特定的規則所進行的競爭行為的記錄和加工”[1]。真實性和藝術性是電視真人秀節目的本質特征,兩者互為補充,缺一不可。相比于紀錄片,電視真人秀的藝術表現力更靈活多元,傳遞的思想和情感更為直接和單純,情節設計上也更具戲劇色彩。與電視劇相比,電視真人秀真實感更強。電視劇的故事、情節、人物都是虛構,而真人秀節目是由真實的人物完成真實的任務過程;同時真人秀節目有著固定的套路和游戲規則,這也是電視劇不具備的。電視真人秀節目非常關注人的內心以及人格人性方面的內容,這也是其與電視劇實際差異的地方所在[2]。
(二)我國真人秀節目的類型概述
結合我國實際情況和學者研究來看,我國真人秀節目主要分為野外生存挑戰類、情景體驗類、表演選秀類、技能應試類、角色置換類、益智闖關冒險類、相親約會類、生活技能藝術類、明星表演類。每類真人秀都有自己的代表作品,比如野外生存類《貝爾帶你去冒險》、情景體驗類《完美假期》、表演選秀類《超級女聲》、技能應試類《非你莫屬》、角色置換類別的《爸爸去哪兒》、益智闖關冒險類《男生女生向前沖》、相親約會類《非誠勿擾》、生活技能藝術類《家政女皇》、明星表演類的《奔跑吧兄弟》等。
三、我國真人秀節目創新走向研究——以《中餐廳》為例
(一)《中餐廳》概述
《中餐廳》是湖南衛視推出的明星真人秀節目,由趙薇、黃曉明、周冬雨、張亮、靳夢佳5位大明星作為合伙人在泰國經營一家中餐廳,將中國美食推向世界。自開拍以來《中餐廳》就受到粉絲們的熱烈追捧,首播創造了“雙第一”的佳績,CSM全國網收視率1.36,份額8.7%,同時段第1;城域收視率1.52,份額9.04%,同時段第1。全網首播平臺芒果TV點播量達6300萬。
(二)我國真人秀節目創新走向研究
1.主題凸顯時代特征。《中餐廳》的節目元素可以用美景、美食、美人來概括。《中餐廳》拍攝的地點位于泰國象島,碧海藍天,沙灘邊佇立著溫暖的中餐廳。古樸餐廳門口掛著紅紅的中國結,木質秋千在海風吹拂下來回搖曳,門口斜放幾張躺椅,美輪美奐的美景帶給觀眾美的視覺享受。節目中的宮爆雞丁、砂鍋魚頭、西紅柿炒雞蛋、回鍋肉、糖醋排骨等具有中國特色的美食,給異國游客和海外游子帶來了中國風味的味覺享受。而五個高顏值的明星性格各異,為經營好中餐廳,既有矛盾沖突,也有溫情友愛,人物故事溫馨有味。節目以一家餐廳為出發點,向世界展示中華美食文化,讓中國人乃至全世界從美食中感受中國傳統文化之美。節目以美景、美食、美人為媒介,傳遞的是忙碌都市人回歸慢節奏生活的渴望,滿足了當下都市人對自由、自然生活的向往。節目傳播的是對“家”文化、“和”文化,求同存異思想的思考。節目主題與中國文化、中國精神一脈相承,貼近受眾的情感需求,容易產生文化與價值認同。
2.節目摒棄“導演”和“表演”,力求真實。國內真人秀節目喜歡給嘉賓作角色定位,喜歡要嘉賓圍繞“角色”展開“表演”,這種技巧能快速讓觀眾記住某一位明星的某種特質,也能讓節目更具辨識度。正因如此,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節目的真實感。《中餐廳》恰恰相反。《中餐廳》是一檔無臺本狀態下對各位合伙人進行跟隨拍攝的真人秀節目。《中餐廳》扔給合伙人的只有一家裝修完成的,有經營設施的“空殼”。沒有角色預設,沒有情節預設,乃至節目進程中沒有人為的矛盾預設,五位青春合伙人拿著開業啟動資金和零花錢,在最真實的狀態下完成創業的過程。由于節目組的“放養”,觀眾可以看到人物最真實的情緒、行為和反應。成長狀態就是生活常態,不做作,不預設,自然真實,這成為了《中餐廳》的圈粉利器。
3.類型融合創新傳播方式和節目形態。類型融合指的是電視節目在發展過程跨越媒介、形態、元素等融合成的一種新的傳播方式和形態。從題材的創新程度上來說,《中餐廳》融合了旅行、美食、創業經營各種元素,節目集青春、經營、體驗等多重定位于一體,讓觀眾有了煥然一新的感覺。從形態上來說,《中餐廳》融合了明星真人秀、情景體驗類真人秀、生活技能藝術類真人秀等節目形態和元素,可視性大大提升。從傳播途徑上來說,《中餐廳》采用電視平臺和網絡平臺聯合推送,有效解決了電視的單向傳播限制,借用網絡、微信、微博能更大地拓展節目的話題性和互動性,使節目效應得到了最大化。除此之外,該節目還非常重視與時代熱點和政策發展的結合,尤其是與“一帶一路”政策緊密融合,這也是過去節目很少涉及的,可視為融合創新的表現。
4.競技元素增強戲劇效果。大多數明星真人秀節目往往講究一團和氣,節目多采用單向體驗,缺少對抗往往使節目的戲劇性張力不夠,懸念感不強,節目的可視性大打折扣。在《中餐廳》中,導演根據題材巧妙設計了對抗元素來增強節目的戲劇效果。《中餐廳》的每一期節目都會計算各位參與者的經營信息,包括資金的使用情況、余下數額、采購情況、定菜與試菜情況、定價金額,最終會計算本期的實際營業額作為最終的計算單位,為參與者排名提供量化依據。節目在游戲性、娛樂性、趣味性的同時將對抗、懸念這種競技元素升級,解決了明星真人秀節目過于強調單一生活體驗和文化探索而有時略顯沉悶的問題。溫情中有競爭,競爭中有溫情,這種對抗符合青春、正能量的節目整體風格和定位。
5.鏡頭拍攝求新、求精、求美、求真。電視真人秀與紀錄片有著本質的不同,但從拍攝的角度來看,越來越靠近紀錄片的拍攝方式。我國的電視真人秀節目在錄制過程中,參與者特別是明星都會不自覺地注意到鏡頭的存在,使得他們就很難表現出自我的真實狀態。針對這個問題,我國的真人秀節目的拍攝者開始借鑒紀錄片團隊的拍攝方式,增加隱藏機位,加大跟拍力度,以降低人物的鏡頭敏感度,力求展示出人物最真實的一面。同時《中餐廳》在拍攝過程中成功借鑒了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的拍攝方式。用大量柔和光線下的特寫刻畫了美食之美;用大量快切記錄做菜的步驟;在菜品出場設計上鏡頭采用特寫、跟拍將美食從出鍋到餐桌的過程進行了忠實的記錄,視覺一直集中在菜肴上,視覺挑動了味覺。鏡頭的表現力越強,節目的可視性就越好。真人秀節目應在鏡頭設計上求精、求美、求新、求真。
參考文獻:
[1]尹鴻.解讀電視真人秀[J].今傳媒,2005,(7):14-18.
[2]夏穎.真人秀節目的知識傳播與再生產——論《咱們穿越吧》的創新策略[J].新聞界,2015,(22):5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