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曉娜
【摘 要】舞蹈是在音樂的背景下,用肢體來抒發內心的情感和思想的一門藝術,是最受群眾喜愛的一種表現形式。舞者將音樂與舞蹈結合,抒發出真實的情感,表現對音樂和舞蹈的尊重和喜愛,同時與觀眾產生情感共鳴,使得觀眾在欣賞舞蹈的同時釋放個人的情感與情懷。本文首先闡釋了舞蹈的現實作用及其意義,分別從舞蹈自身的角度和社會現實的角度進行分析;其次,從觀眾的情感角度、心理角度、生理角度三個方面來細化分析舞蹈對觀眾產生的感染力。
【關鍵詞】舞蹈;觀眾;感染力;分析
中圖分類號:J7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7)21-0129-01
舞蹈自身所涵蓋的文化底蘊非常豐富,尤其是具備感染力的舞蹈作品,其在音樂節奏和表演上都具有強烈的視覺沖擊力,具備獨特的藝術審美價值。使觀眾能夠在欣賞舞蹈的同時,對舞蹈表現的內涵有一種獨到的感悟和見解。同時,人的情感、心理、生理等方面獲得一種前所未有的動態感覺,使欣賞者的身體和心靈得到統一,并能夠完全沉浸在舞蹈帶來的享受中,深深地被感染。
一、舞蹈的現實作用和意義
(一)從舞蹈本身分析。在現代社會的藝術事業發展中,舞蹈事業也在蓬勃發展,各類藝術表達形式百花齊放。但舞蹈給人帶來的不僅有視覺上的審美,還應將舞蹈推廣到更多的領域中,豐富舞蹈的表演形式,強化舞蹈塑身健體的功能。我國的舞蹈涵蓋了眾多民族的舞蹈文化和表現形式,其中更是包含了許多的民族舞蹈。同時,對民族舞蹈的推廣和學習,能夠較為簡單地讓大眾所接受,也有利于將舞蹈藝術與日常生活相聯系,有助于我國傳統舞蹈藝術的傳承。[1]在生活中,舞蹈以其自身獨有的動作、旋律、姿態、情感來表現生活的美,抒發對生活的熱愛,讓更多的人看到美的事物,并保持對美好生活的追求。
(二)從社會角度分析。在當今社會中,舞蹈藝術的存在也具有極高的現實意義。我國改革開放進程不斷深入,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工作壓力增大,從而產生了一定的負面情緒和精神壓力。在日常生活中,雖然生理上的病癥容易被人們發現,但是心理和精神上的問題卻往往被忽視。當人們情緒得以緩解時,人們才能更加積極面對生活,而這種情緒是會因個人而帶動整個集體的,會使整個集體環境和氛圍變得更加和諧融洽。同時,舞蹈也有教化的功能,能夠積極引導青少年在進行強身健體的同時,培養個人的道德情操和文化修養。
二、舞蹈對觀眾感染力的分析
(一)觀眾的情感角度。舞蹈通過節奏和內容深入觀眾的心靈,觀眾在欣賞舞蹈的同時,視覺和聽覺也在享受一場盛宴,與舞者的情感產生共鳴,以此來表現舞蹈的感染力,并借此深入了解舞蹈的中心思想。具備感染力的舞蹈能夠引導觀眾情感,與觀眾進行互動,以此來幫助觀眾釋放壓力,滿足觀眾的審美需求。
(二)觀眾的心理角度。從心理學角度分析,舞蹈的出現滿足了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的各種精神需求、情感寄托,同時觀眾通過對舞蹈的欣賞可以得到精神上的釋放和審美享受。舞蹈是以藝術的表現形式來對人們的情緒進行干預和調節,觀眾的消極情緒得到釋放,深深沉浸在舞蹈所帶來的美的享受中。觀眾在對舞蹈進行主觀審視時,隨著審美過程的持續,對審美的興趣也會加深,在刺激感官的同時,引起心理上的變化,從而實現情感積累,對心理活動產生一定的慰藉作用。[2]
(三)觀眾的生理角度。我國人民在追求高物質生活的同時,忽略了自身的健康問題,而隨著我國整體經濟水平的不斷提高,在物質極為豐富的今天,人們的各種生理健康問題也就不斷顯現出來。其中,最為重要的是亞健康問題,這也是我國醫學界的一個重要研究課題。亞健康是內分泌紊亂引起的身體健康狀態失調,長時間不治療也會誘發精神問題。針對這種問題,通過舞蹈欣賞,能夠釋放觀眾緊張的精神壓力,同時改善觀眾的情感壓力,跟隨音樂進行舞蹈,可以有效調節觀眾的身體狀態。[3]另外,進行適量的舞蹈運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耗體力,使人們在疲憊的狀態下擁有良好的睡眠,并能夠有效促進人體的血液循環,避免亞健康的威脅。
三、結語
舞蹈在人們生活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它能夠對人的心理和生理健康起到積極的引導作用,能夠合理抒發個人情感和釋放壓力,并且可以增強人的身心素質。舞蹈的存在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的,并與人的健康相輔相成。欣賞舞蹈不僅讓觀眾得到視覺上的享受,同時更是對舞者專業水平的一種肯定,其表演的內容和方式直接影響著觀眾,在實際表演中,舞蹈對觀眾的生理、心理都帶來了積極影響。
參考文獻:
[1]李淑華,胡童.對提高舞蹈專業學生藝術表現力的主導性與主體性思考[J].樂府新聲,2012,30(4):328-330.
[2]程曉雪.關于舞蹈的情感感悟研究[J].黃河之聲,2014,(21):99-100.
[3]谷雪.論當今中國舞蹈中情感與技術技巧的比重關系[J].藝術時尚(下旬刊),2014,(1):167-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