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欽+劉子琪
【摘 要】本文以傳統的中國圖騰文化為核心,淺談中國圖騰的演變、發展談到圖騰文化在中國古代服飾中的應用,為加深現代人對中國傳統圖騰文化的認識,提高傳統圖騰文化底蘊進行論述。
【關鍵詞】圖騰;演變;現代服飾;紋樣;設計
中圖分類號:TS941.1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7)21-0138-01
中國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近年來,中國元素在世界上迅速走紅,越來越多的外國人開始追捧起獨特的中國元素,并將其運用于電影、服裝、平面等各個領域。習近平總書記曾提出“堅定文化自信”,而中國古代鮮明的圖騰崇拜則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本文從中國圖騰的演變和發展談到圖騰文化在中國古代服飾中的應用,以及中國傳統的圖騰文化在現代的服飾紋樣設計中的應用、發展與創新。
一、中國圖騰文化的演變及發展
圖騰一詞來源于印第安語“totem”,意思為“它的親屬",他主要回答了人類從哪里來這一問題。古人對科學知識不曾有過接觸,于是用一種虛幻的想象來尋找自己最原始的祖先,例如:動物,植物,天體等各種各樣的東西。中國的圖騰紋樣始于八卦,據史學家所言可能是伏羲時的八個部族的代表符號。同時,中國古代對圖騰的崇拜多種多樣,各個不同的部族有著不同的崇拜對象,同一個部族還有可能有多種崇拜對象。但是,圖騰崇拜不是一成不變的,他可以從最原始的圖騰依次分化出其他的圖騰對象。中華民族是一個多民族的大家庭,其中少數民族眾多,而少數民族的部族中多存在不盡相同的圖騰意識。在中華文化幾千年的演變過程中,龍圖騰逐漸演變成為中華文明的象征。
最原始的龍圖騰起初是作為傳說中太昊伏羲氏部族的,其樣貌是伏羲、女媧的人首龍身圖。后來炎帝、黃帝、堯帝、舜帝都以此效仿伏羲、女媧,誰做皇帝就將其頭像畫與龍首作為圖騰。但是龍圖騰真正作為中華民族的象征,應該是在黃帝到堯舜禹末期這一歷史時期。黃帝打敗蚩尤,收服炎帝,統一了大小部落,將龍圖騰作為部落圖騰。再后來的幾千年中,各代皇帝繼續沿用龍圖騰,并根據自身統治的需要,對龍圖騰進行了不盡相同的創新、加工、美化、塑造。到了唐宋時期,龍圖日漸豐富完善,出現多種動物特征集一身的九似龍圖。明清時期,龍的形象變化基本不大,才有了我們現在所看到的龍的形象。
圖騰作為旗幟,是氏族的象征,力量的象征。因此后來人們由龍就自然而然的聯想到了君主。統治者們也正是看中了龍圖騰所象征的權威與力量,借其威嚴實行自己的統治。由此也誕生了一系列帝王專用的標識,如:龍袍、龍椅、龍床、龍車、龍輦等。
發展至今,龍圖騰除了他固有的權力、地位的象征,現代人還賦予了他自強不息,積極進取,勇于創新等新的精神內涵。
二、圖騰文化在中國古代服飾中的應用
中國素有“衣冠之國”的盛譽,在中華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中國的服飾文化深受傳統圖騰文化的影響。在嚴苛的封建社會等級制度下,圖騰被用于區分社會地位和等級,不同的身份所用的圖騰紋樣都有詳盡規定。隨著時代的進步,如今圖騰在服裝紋樣設計中的應用,更多是表達了人們祈求幸福平安、風調雨順的心愿,以及個性的設計理念和不同的審美觀念。
1.圖騰紋樣在帝王服飾中的應用
在中國幾千年的歷史發展中,龍圖騰一直象征著權威與力量。歷代帝王始終以真龍天子自稱,他們所使用和穿戴的物件也都以龍圖騰作為裝飾的紋樣。龍袍作為帝王的朝服,因其上繡有龍圖騰而得名。《虞書·益稷》篇中還提到了“十二章”之制,就是十二種不同的圖騰紋樣,分別為日、月、星、辰、山、龍、華蟲、宗彝、藻、火、粉米、黼、黻。帝王之服,十二章全用,其余的大臣官員,根據各自品級的不同可用的圖騰紋樣也有所不同。
2.圖騰紋樣在百姓服飾中的應用
圖騰紋樣最初開始用于服飾據考察應始于商代。當時的表現形式以回龜紋、菱形紋、云雷紋、為主。到了周朝開始實行“十二章”之制,各階級的劃分在圖騰的表現上更為明顯。漢代的圖騰紋樣更加大氣,簡練,多變,圖形紋樣更加活潑。至隋唐時期,除了規定圖騰紋樣的官服外,生活服飾流行的圖案花式開始豐富多彩起來。到了明代,服飾上的圖騰紋樣除了要求美觀外還要含有一定吉祥的寓意,開始要求美與吉祥的統一。
三、圖騰文化在現代的服飾紋樣設計中的應用、發展與創新
中國傳統的圖騰文化藝術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滲透著中華民族五千年來的文化底蘊和歷史積淀。其中所蘊含的內涵與靈性也是現代服飾紋樣設計所需要學習和借鑒的。但是,中國傳統的圖騰文明與現代社會文明具有較大差異,不能因曲意逢迎而過度修改傳統文化,需要兩者在不斷碰撞中找到平衡的點,需要用現代的語言整合傳統的圖騰文化。北京奧運會的服飾就較好平衡了兩者。其設計來源是古老而又獨特的中國圖騰文化,但表現的方式卻是現代化的手法。在體現出競技體育的特色的同時,又向世界宣揚了中國文化,充分體現了人文奧運的主題。
另外,現代科技的飛速發展給予了我們古人所不能實現的技術手段。在保留傳統圖騰精髓的基礎上可以對圖騰紋樣進行鏤空、抽絲、剪切等處理使其更加富有表現力,可以更好迎合現代人的審美。
當今時代,科技水平日新月異,中國傳統的圖騰紋樣,歷經千年的演變與發展,無疑凝聚了無數先人的智慧與心血。作為傳統文化的繼承者,我們在掌握新興技術的同時,更不能忘記對傳統圖騰元素的創新與傳承。我們要從傳統圖騰中挖掘其蘊含的豐富資源,取其精華,去其糟粕,重新組合、提煉運用到現代藝術設計中。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