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偉華 王虎 李保良 孫景福 羅軍 吳任濤 劉小鵬

【摘要】 目的 探討閉合復位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內釘(PFNA)方法治療老年股骨粗隆間骨折的臨床療效。方法 回顧性分析88例老年股骨粗隆間骨折患者的病歷資料, 觀察PFNA方法應用于老年股骨粗隆間骨折臨床治療的效果, 指標包括髖關節功能恢復情況、手術時間、骨折愈合時間、手術出血量、術后并發癥。結果 本組88例患者平均手術出血量為(109.48±40.24)ml、平均手術時間為(45.28±
10.16)min, 隨訪時間內88例骨折均愈合, 平均愈合時間為(16.36±2.77)周。不同性別患者的手術時間、手術出血量、骨折愈合時間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術后1年行Harris評分評價髖關節功能, 優良率為95.5%。88例患者均未發生骨折不愈合、下肢靜脈血栓形成、髖內翻及內固定松動等情況, 術后2例關節僵硬、1例切口感染, 并發癥發生率為3.4%。結論 老年股骨粗隆間骨折采用PFNA治療可取得良好的治療效果, 術后并發癥少, 關節功能恢復良好。
【關鍵詞】 老年;股骨粗隆間骨折;閉合復位;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內釘;療效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32.008
Clinical efficacy analysis of closed reduction PFNA in the treatment of 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 in the elderly GUO Wei-hua, WANG Hu, LI Bao-liang, et al. Department of Orthopaedics, Dongguan City Houjie Hospital, Dongguan 52396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closed reduction 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 (PFNA) in the treatment of 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 in the elderly. Methods The medical data of 88 elderly patients with 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s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The effects of PFNA method for treatment of 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 in the elderly were observed. The indexes included hip function recovery, operation time, fracture healing time, surgical bleeding volume and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Results 88 patients
had mean surgical bleeding volume as (109.48±40.24) ml, mean operation time as (45.28±10.16) min. During the follow-up period, 88 cases all fractures healed, with mean healing time as (16.36±2.77) weeks.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operation time, surgical bleeding volume and fracture healing time in the patients of different genders (P>0.05). The hip function was evaluated by Harris score at 1 years after operation, and the excellent and good rate was 95.5%. 88 cases had no fracture nonunion, lower extremity vein thrombosis, hip varus and internal fixation loosening. There were 2 cases of joint stiffness, 1 case of incisional infection, with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as 3.4%. Conclusion PFNA treatment provides excellent treatment effect for the treatment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 with less complications, and the joint function recovers well.
【Key words】 Elderly; 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 Closed reduction; 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 Efficacy
股骨粗隆間骨折是老年人常見的骨折之一 , 是臨床上多采用的手術方法[1, 2]。近年來, PFNA治療股骨粗隆間骨折在各個臨床單位中不斷被推廣應用 [3]。本研究回顧性分析2014年1月~2016年7月本院收治的88例老年股骨粗隆間骨折患者臨床資料, 分析閉合復位PFNA方法治療老年股骨粗隆間骨折的臨床治療效果, 為今后的該手術方法的臨床應用提供依據。endprint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2014年1月~2016年7月本院收治的88例老年股骨粗隆間骨折患者的病歷資料, 男42例, 女46例。年齡70~85歲, 平均年齡80.4歲。根據Evans-Jensen分型, Ⅱ型20例, Ⅰc型38例, Ⅰd型30例。骨折原因:高能量損傷8例, 跌倒80例。合并心血管病40例, 高血壓32例, 呼吸系統疾病16例, 糖尿病10例。
1. 2 治療方法 入院后行患肢皮牽引, 重量約3 kg。合并有其他疾病者行對癥治療。常規X片測量患側肢頸干角、股骨近端髓腔直徑, 確定髓內釘的直徑和長度。保護胃黏膜, 預防應激性潰瘍。
采用腰硬聯合麻醉或全身麻醉(全麻), 患者仰臥位置于可透視的骨科牽引床上, 患肢牽引置于旋轉中立位, 內收10~15°, 健側肢體外展。采取牽引復位, C臂透視確定骨折復位滿意后, 術區常規消毒、鋪巾。在大粗隆頂端以上5~10 cm處縱行作長約3 cm切口, 常規暴露觸及股骨大粗隆頂點。以大粗隆頂點稍內側為進針點, 透視下向股骨髓腔內插入導針, 沿導針用開口器開口, 沿導針將合適直徑的PFNA主釘插入, 插入過程中可輕輕旋入, 盡量避免用錘子敲擊, 切忌使用暴力, 透視下調整好主釘的深度, 拔出導針。安裝瞄準器, 調整前傾角約15°, 經套筒保護向股骨頸打入導針, 直至股骨頭關節面軟骨下約5 mm, 透視下確定導針的位置滿意。測量螺旋刀片長度, 沿導針鉆孔, 打入合適長度的螺旋刀片, 拔出導針并擰緊螺旋刀片。透視確認PFNA主釘、螺旋刀片及骨折位置滿意, 接入遠端瞄準器并擰入遠端鎖釘, 于主釘擰入尾帽, 沖洗后逐層縫合切口。
術后常規護理, 督促患者盡早進行功能鍛煉, 術后即可活動踝關節、膝關節、髖關節, 逐漸負重行走鍛煉。
1. 3 觀察指標及評價標準 記錄手術時間、手術出血量, 術后1 d, 復查X線片觀察骨折復位情況, 以后每月定期復查, 檢查有無并發癥出現, 有無骨折移位, 記錄骨折愈合時間。術后1年通過Harris評分評價髖關節功能, 優秀:≥90分;良好:80~89分;尚可:70~79;差:<70分。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1.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手術情況 本組88例患者平均手術出血量為(109.48±
40.24)ml、平均手術時間為(45.28±10.16)min, 隨訪時間內
88例骨折均愈合, 平均愈合時間為(16.36±2.77)周。不同性別患者的手術時間、手術出血量、骨折愈合時間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 2 髖關節功能 術后1年行Harris評分評價髖關節功能, 優良率為95.5%。見表2。
2. 3 并發癥 88例患者均未發生骨折不愈合、下肢靜脈血栓形成、髖內翻及內固定松動等情況, 術后2例關節僵硬、1例切口感染, 并發癥發生率為3.4%。
3 討論
老年骨折具有其獨特的特征性, 由于老年骨質疏松較為嚴重, 由于纖維結構遭到破壞, 導致骨骼強度降低, 骨架破壞, 脆性增強, 彈性減少, 因此骨折風險大大增加[4]。其中股骨粗隆的結構特殊, 也是較為常見的部位。加上老人患者耐受性差, 圍手術期危險大, 且合并有多種合并癥, 增加了手術的風險, 并發癥較多, 死亡率大。目前臨床上多采用手術方法治療, 手術可幫助患者更好的康復[5, 6]。
老年股骨粗隆間骨折的手術方法較多, 其中內固定治療是目前較為理想的手術方法。傳統的內固定系統如動力髖螺釘, 屬髓外釘板內固定系統, 具有穩定性相對較差、結構堅固、緊密對合、固定牢固的優勢[7]。固定螺釘容易對老年患者的骨質產生切割作用, 導致固定物的移位, 延遲畸形愈合, 影響關節功能恢復[8]。而目前隨著手術技術的不斷改進, 針對股骨粗隆間骨折的特點而研發的PFNA方案是目前不斷應用推廣的方案, 屬于髓內固定系統, 具有加壓和抗旋轉兩種作用, 股骨近端加鎖髓內釘的基礎上增加了抗螺旋刀片, 操作簡單, 時間短, 創傷小, 因此手術并發癥低, 可使患者在早期進行患肢功能訓練, 有利于術后的康復[9]。
PFNA的主要特點可以獲得較好的錨合力, 螺旋刀片打入的過程不會造成松質骨的丟失, 對周圍的骨質不會產生過大損傷, 寬大的表面積以及不斷增加的芯直徑可實現更可靠的加壓作用。在遠端不需要擴髓, 操作上更加的簡易, 在股骨頸內簡化螺旋刀片, 主釘可以順利導入骨髓腔, 減少了出血量, 縮短了手術時間, 減輕了患者的手術創傷[10-14]。此外, PFNA可降低內固定失敗的風險性, 促使骨折斷端獲得加壓。具有較好的抗旋轉能力, 打入螺旋刀片的骨髓橫切面是四邊形, 同時可提高切割能力, 髓內釘足夠長度通過狹窄部位, 遠端鎖定和釘尖的距離增加, 實現了彈性固定, 使得減少了應力[15]。另外, 從骨折復位方面看, 不穩定性骨折僅需要恢復到頸干角的解剖關系即可, 由于PFNA承受了較大部分的股骨近端的載荷, 對骨折的穩定性要求降低, 幫助骨折愈合。即使失去了內側的支持, 對于小粗隆骨折移位也不容易出現髖內翻的情況, 不需要另行復位。本研究均完成了1年隨訪, 術后髖關節功能恢復情況較好(優良率為95.5%), 并發癥發生率低(3.4%), 且隨訪期間未發生嚴重并發癥。
綜上所述, 老年股骨粗隆間骨折采用PFNA治療可取得良好的治療效果, 術后并發癥少, 關節功能恢復良好。
參考文獻
[1] 關長勇, 常青, 彭偉, 等. PFNA 內固定與人工股骨頭置換術治療高齡股骨粗隆間骨折療效比較. 中國骨與關節損傷雜志, 2013, 28(2):110-112.endprint
[2] 王俊豐, 聞久全, 朱明義, 等. LCP和DHS治療老年股骨粗隆間骨折的療效分析. 中國傷殘醫學, 2014, 22(4):1-2.
[3] 葉起新. 老年股骨粗隆間骨折手術方式的選擇. 中外醫療, 2010, 29(11):84.
[4] 牛海平, 保玉萍, 徐長德, 等. PFNA在老年股骨粗隆間骨折中的應用體會. 實用骨科雜志, 2010, 10(5):382-384.
[5] 張東, 張廷玖, 庾明. 閉合復位PFNA內固定治療股骨粗隆間骨折. 重慶醫學, 2010, 39(18):2543-2544.
[6] 尚宏喜, 張睿, 黃曉陽, 等. PFNA 與人工股骨頭置換術治療高齡股骨粗隆間骨折的比較. 中國骨與關節損傷雜志, 2013, 28(2):143-144.
[7] 龐向華, 歐兆強, 歐陽建江. 半髖關節置換與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內釘治療高齡股骨粗隆間骨折的療效對比. 重慶醫學, 2013, 42(10):1086-1088.
[8] 熊健, 余遠舉, 許永濤. 半髖關節置換與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內釘治療高齡股骨粗隆間骨折效果比較. 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 2014, 23(10):1106-1108.
[9] 韓俊柱, 尹宗生, 耿春輝, 等. PFN治療股骨轉子間骨折的相關并發癥及對策. 重慶醫科大學學報, 2011, 36(6):762-764.
[10] 張長青, 張春嘯, 張文治, 等. PFNA與PFN內固定治療老年股骨粗隆間骨折的臨床療效評價. 生物骨科材料與臨床研究, 2014, 11(5):51-54.
[11] 陳建軍, 王順軍, 石軍, 等. 閉合復位PFNA內固定治療老年股骨粗隆間骨折療效觀察. 中國骨與關節損傷雜志, 2013, 28(6):
554-555.
[12] 李武峰, 宋賢武, 藍芳, 等. 閉合復位PFNA內固定治療老年股骨粗隆間骨折療效分析. 中國骨與關節損傷雜志, 2013(s1):59-60.
[13] 羅狄鑫, 孫鴻濤, 陳為堅, 等. 閉合復位PFNA內固定治療老年股骨粗隆間骨折. 實用骨科雜志, 2012, 18(1):76-78.
[14] 管四炎, 胡涌亮, 王國慶, 等. 閉合復位PFNA內固定治療老年不穩定股骨粗隆間骨折. 中國骨與關節損傷雜志, 2013(s1):69-70.
[15] 焦翔, 關鵬飛, 蘇立新. PFNA治療老年股骨粗隆間骨折療效分析. 組織工程與重建外科雜志, 2013, 9(1):40-41.
[收稿日期:2017-08-2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