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麗紅 柯靈 劉春曉
【摘要】本文將智慧教育的應用之一——交互式數字化教材作為具體研究內容,介紹了交互式數字化教材在各國的應用情況,分析了交互式數字化教材的特點,并提出了如何開發出合理的交互式數字化教材的思路及所適合的教學方法。
【關鍵詞】智慧教育 交互式數字化教材 教學方法
【基金項目】重慶市教委教改一般項目,項目名:基于云平臺的智慧教育教學模式改革探討實踐——以《Java程序基礎項目化教程》為例,項目號:173312。
【中圖分類號】G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42-0050-02
一、交互式數字化教材概述
智慧教育即教育的信息化,指的是在教育領域全面深入地運用現代信息技術來促進教育改革與發展的過程。在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推動下,很多個國家已將智慧教育作為其未來教育發展的重大戰略。交互式數字化教材作為智慧教育應用的一種形式正在全球范圍內快速發展和使用。
1.國內外交互式數據化教材的發展
韓國政府在智慧教育計劃框架下,已在2015年開始廢除紙質教材。美國高校也于2017年年底實現在課堂日常教學中全面推行使用數字化教材。根據我國出臺的智慧教育文件,要求加快推進智慧校園建設,以智慧化應用帶動新一代信息技術與教育全過程的嘗試融合,推動教育信息化實現跨越式發展。而交互式數字教材就是智慧化應用的一種。
2.交互式數字化教材的特點
那什么是交互式數字化教材? 交互式數字化教材可以看作是基于信息技術和多媒體技術開發的教學系統;也可以理解為在電腦、手機、平板等各種電子設備上,呈現出的支持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富媒體元素,并可實現電子筆記,學習情況記錄,疑難解答等交互功能的新型電子教材。與傳統紙質教材相比,交互式數字化教材有以下優點:
(1)環保性:傳統紙質教材對紙張的需求量大,不易于環境保護,相對來講交互式數字化教材僅需借助電子設備,低碳環保,減少了對紙的浪費,保護了環境。
(2)易修改性:傳統教材出版后如果內容有誤或需更新,只能在下次修訂時進行改正和完善,作不到及時修改,時效性差。而交互式數字化教材則可以通過網絡即時修改及下載更新。
(3)富媒體性:傳統教材僅以文字和圖片展示給學習者,相比較而言交互式數字化教材還提供了音視頻、動畫等多形式展示,形象展示學習內容,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4)交互性:交互性是傳統教材所不具有的,交互式數字化教材具有實時教學,輔助學習以及教學管理的功能,主要體現在學習者與學習者之間,學習者與教師之間,學習者與教學資源之間針對學習內容及學習情況的交流和反饋。
二、交互式數字化教材的開發思路及教學方法
開發合理的交互式數字化教材離不開前期精心的準備工作,首先從教材內容設計合理性來講,要做好前期的調研工作,做到對教材內容的準確把握。長期工作在一線的教師,對教材內容理解透徹,能準備把握教材的重難點。教材內容不能脫離實際運用,還需要得知企業實際用人需求,根據實際需求羅列知識點的重難點,做到不脫軌。除此之外還需要知道學生心中的難點,所以在設計教材內容時還需要做好學生方面的難度調查情況,做到知己知彼。并針對學生心中的難點進行了統計,這個作為后期動畫、視頻的重點針對對象。
其次,針對教材內容制作相應的知識點講解小視頻、圖片和動畫。根據研究表明,一堂課40分鐘,學生集中聽課的時間大概在3到20分鐘左右。這步在上一步的基礎上對知識點進行細分,劃分成一個個小知識點,針對該知識點錄制講解視頻以方便學習者自助學習或復習,講解時間控制在20分鐘以內。提煉出書中可以以圖片或動畫的形式予以展示的內容,特別是針對學生心中的難點來專門設計圖片或動畫幫助學生理解。
最后,由開發人員實現教材內容、圖片、動畫、視頻等資源的整合,完成知識點與視頻講解內容的鏈接;完成分角色實名登錄的功能;完成論壇的建設,實現學生和教師可以在論壇區進行交流的功能;完成學生視頻及電子教材觀看時間的統計功能,并能及時給予教師予以反饋。最終完成交互式數字化教材系統的布置和測試工作。
使用新型的交互式數字化教材,適合采用的是JITT教學模式。JITT(Just in time teaching)——及時教學模式,是指教師利用網絡平臺作為課堂教學的有利輔助手段,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從而達到更好教學效果。學生課前預習,有問題及時反饋,教師根據學生反饋調整課堂教學,課后復習以及深入學習研究。
交互式數字化教材具有輔助學習,輔助教學和輔助教學管理的功能。學生能隨時隨地利用碎片化時間進行課前預習或課后復習,有疑問可以相互交流,教師也能得到相應的反饋信息從而更有利于教學。這樣一個交互式數字化教材系統由于制作成本高,任務繁重,對教學資源依賴性強等,難免有不足之處,還需要繼續探索實踐。但隨著條件的具備,相信交互式數字化教材必將占有主導地位。
參考文獻:
[1]李雅箏,周榮庭.交互式數字教材:新媒體時代的教材編輯及應用研究[J].科技與出版,2016,(01):75-79.
[2]祝智庭.電子課本研究分析與標準研制[J].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13.
[3]趙偉瓊.基于移動學習的交互式電子教材的設計與開發[D].四川師范大學,2014.
[4]蘇希,吳寶慶.移動交互式數字教學在高職院校的應用研究[J].北京勞動保障職業學院學報,2015,(04).
作者簡介:
羅麗紅(1985~),女,講師,工作單位:重慶電訊職業學院研究方向:軟件開發,數據庫技術及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