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子雯
【摘要】現如今科學技術在不斷的發展,社會也在不斷的進步。在這種環境之下才能夠有效的培養學生終身學習的能力,這也開始成為當代的基礎醫學教育工作者所普遍關注的問題。醫學院校的職責不僅僅只是對學生傳授醫學知識,重要的是培養學生自我發現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所以本研究基于此主要分析以終身學習能力培養為目標的基礎醫學教育的改革。希望所得的內容能夠為相關醫學領域提供可行參考。
【關鍵詞】終身學習 能力培養 醫學教育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42-0219-02
當前我國的醫學生的培養模式當中存在有一定的弊端,從傳統的教學理念和教育方法來看,它在很大程度上會對學生自主思維和創新能力產生束縛。所以需要積極的對于教學理念進行更新,對于現有的教學模式進行改善,并且可以采用寬口徑厚基礎的課程體系進行設置,并且在教學過程中不斷的以學生為主體,以問題為導向,開展相關的醫學基礎教學模式,這樣能夠對醫學生進行培養,提高醫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終身學習的能力。
1.醫學生終身學習能力培養定義和重要性
1.1醫學學生終身學習能力培養的定義
法國人保羅朗格朗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成人教育促進委員會上提出人類已經進入終身學習的社會,至此人們開始逐漸的重視對終身學習的研究。現如今,作為國際教育思潮的終身教育理論正在不斷的得到完善,也在不斷的發展,那么終身學習的理論也開始被人們所接受,終身學習就是終身的接受教育和終身學習的完整結合。從終身學習的概念來看,不同的學者也存在有不同的觀點和看法,當前還沒有一致的定論[1]。到了1994年的時候,召開了意大利羅馬首屆世界終身學習會議,他們對于終身學習提出了定義:終身學習是通過不斷支持的過程對人類的潛能進行發揮激勵,并且促進人們擁有權力去獲得其終身所需要的全部知識價值技能和理解,并且能夠在任何任務情況和環境當中產生信心,要有創造性的愉快的去適應和接受他們。對于眾多學者的觀點進行歸納,可以得出一個定義,終身學習要求學習者擁有持續學習的動機和傾向,并且能夠認識到自己的需求,通過個人努力,達到一系列對于新理念新標準新技術的認知活動。
1.2醫學學生終身學習能力培養的重要性分析
對于醫學學生進行終身學習是時代發展的一個客觀的需求,使得大量的生物電子材料能源信息材料不斷的進入到了醫學界,這也為醫學的科研和教學工作以及臨床治療提供了一些新的觀點新的途徑和新的手段。從現如今的角度來看,人們已經置身于知識信息時代,這樣能不斷對自己的生活方式和學習方式進行改善更新,也能夠提升自身不斷的獲取知識和信息的能力,可以使學生更好的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
從另一個角度來分析,現如今知識更新的速度在不斷的加快。醫學知識和醫療技術的更新隨著科學技術進步不斷的向前發展,所以科學技術的發展成果主要是能夠迅速的適應的醫學領域當中。過去的100年時間里,醫學和治療技術水平并沒有明顯的增長,但是現如今十年之內醫學技術和相關的診斷技術就可能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醫學工作者需要做到能在有限時間之內不斷的對于知識進行完善,應該以學校教育為中心,但是學校的教育卻很難一次性滿足社會和時代發展的需求,也就是說一學生需要在學校當中或學校之外不斷的學習技能,以便于滿足自身的需求[2]。
這種情況之下,醫學院校的教育資源開始無法滿足學生終身的需求,那么作為醫學人才和專門培養機構,學校就有責任培養學生進行終身學習的能力。由于學生在學校所接受的教育是一種長期而系統的教育,所以這個階段學生樹立終身學習的意識,并且養成終身學習的習慣是十分重要的一個時期。所以從中可以看出,學校除了肩負著向學生傳遞醫學知識的使命以外,也負擔著對于學生興趣的培養和學習能力的培養的任務,他需要將學生在終身學習習慣提上日程。
2.新時代合格學生的素質分析
2.1具備淵博的專業知識
中國唐代著名醫學科學家孫思邈的《北極千金方》當中第一卷的一篇文章叫作“太醫精誠”,它討論了醫生有兩個素質:第一個是精湛,也就是說,要求醫生有一流的藥物,那藥就是“細微的東西”,醫生必須“博極醫源,精勤不倦”;第二是真誠,就是要求醫生有一個崇高的道德修養。醫學作為科學,具有系統而豐富的理論體系。醫學生未來的工作與患者的健康和生活密切相關。醫學理論系統綜合的知識是醫學生從事醫療工作的必要前提和基本條件。這要求醫學生珍惜寶貴的學習時間,付出一百倍的努力來擴大他們的視野,提高知識結構,熟練掌握商業知識和專業技能。這不僅是學生順利完成學業的基本要求,也是滿足醫學生未來事業發展需要。
2.2具備高尚的到的素質
醫生這個職業應該有一個崇高的職業道德,善良和同情,寬容,和平,慷慨,真誠的勤奮,對于每一個疾病的面孔和患者的痛苦,使用平常的照顧,人們感覺像冬天,觸摸陽光溫暖,友好醫學生作為中國醫療衛生事業和繼承者,首先要為我們的醫療衛生事業終身崇高的理想和愿望,自覺以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為指導,牢固樹立“國家利益高于一切”的信念。第二,醫學生也要有良好的道德品格,正是塑造高素質醫療人才的基本要求。它不僅直接決定了醫學生未來的職業道德,而且衡量了他們是否能夠贏得患者和社會尊重的重要標準。培養良好的道德品質要求醫科生應始終牢記“部門健康,生活照顧”,宣誓,有良好的醫療道德,自覺建立“全心全意為病人服務”和“病人利益高于一切”的信念。
2.3具備健康的身心素質
今天的醫療工作是一項高風險的工作。有很多未知的藥物,加上不同病人的疾病,顯示出醫生治療過程的復雜性,會對患者造成一點不小心的后果,醫療工作可以描述為如履薄冰。 但是救死扶傷是醫學生未來的職責和使命,因此,如果沒有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就不能實現這一義務和使命,這就要求醫學生必須有健康的身心素質。醫學生身體健康的健康狀況應符合現行社會規范和未來事業要求。對于醫學生來說,不僅具有較強的體質和較強的耐力,而且具有較強的個性,毅力將樂觀樂觀,面對精神,也具有抵御挫折,自我調節能力的良好能力,人際溝通能力和環境適應能力。
2.4具備強大的創新能力
創新是國家進步和國家繁榮的不竭動力。知識經濟時代要求人們積極發揮主觀主動性,主動創造。這種古老的人體健康科學是在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發展起來的。醫療發展到目前為止,仍然有許多生命和疾病的奧秘要公布和澄清,醫學生仍然被動地服從教師傳授知識純粹的“考試導向教育”,即知識經濟時代的醫學科學發展不適應這就要求醫科學生有創新精神和創新精神,在日常學習和研究過程中敢于發現和提出問題,善于創造性地分析解決問題。因此,醫學生必須承擔現代醫學知識的創新,交流的重要任務,才能適應知識經濟時代高素質醫療人才的未來。
2.5具備終身學習的能力
終身學習是聯合國等國際機構在上個世紀六十年代提出的一個學習理念,現在已經達成了全球共識。我們國家也大力倡導學習的想法。簡而言之,終身學習是“活到老學到老”,指每個社會成員適應社會發展,實現個人發展的需要,貫穿人民生活,不斷學習的過程。而在知識的快速更新中,今天的國際競爭中,終身學習就是要有學習的態度。作為醫學界的學生,終身學習的概念應該貫穿于整個學習過程,一步到位,以跟上醫學發展,在激烈的競爭中競爭。因此,我們沒有比學習面對今天的醫學學習更好的辦法。
3.以終身學習能力培養為目標的基礎醫學教育改革
3.1樹立終身學習的醫學教育觀念
終身學習的能力是學生必備的一個職業能力。所以作為高等教育機構,醫學院校需要將培養學生終身學習的能力作為醫學教學的一個主要目標。學生在終身學習的過程中,其學習能力是否能夠形成和發動起來,學校的學習環境和氛圍產生了決定性的因素。所以,醫學院校的領導和教職人員需要明確的對學生終身學習能力的重要性進行認識,并且要樹立面向終身學習的大的教學觀念,以終身學習實踐者身份,帶頭學習。學校管理機構需要建立有利于教師終身學習的規章制度,并且做好相關的考核評價,并將學習成效和日常工作的作業同時作為年終考核和職稱晉級的一個重要指標,這將有效的促進師生之間的不斷學習,并且落實終身學習教師隊伍的形成,還能夠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
3.2以寬口徑厚基礎的醫學課程體系為主
從我國傳統的醫學教育的培養觀念來看,診斷到治療的專業醫生占大部分,專業口徑太過于狹窄,專業類型比較單一。課程設置當中存在著學科內容陳舊而且有重復交叉等弊端,為了更好的適應醫學教育改革的客觀需求,所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和終身學習的能力,就有必要進行落實寬口徑、厚基礎,對現有的課程體系進行不斷的整合,重新的編寫和整合課程的教學大綱以及教學內容,只有這樣才能實現課程的整體化和綜合化,也只有這樣才能夠更好的打破界限,避免不同學科相同內容的重復。它可以強化基礎和臨床的聯系,并且做好交叉和滲透,也有助于促進醫學生視野的拓展,并且能夠促進醫學生學習能力性的培養,更好的對于一學生創造思維方式的培養,可提升醫學終身學習的能力。
3.3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
在進行教學過程當中,大部分時間都是在課堂上度過,所以課堂成為學生獲取知識和各種技能的一個重要的手段和場所。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需要充分的將學生的主體能力發揮出來,教師的教學活動應該以學生為主體,這樣才能幫助學生創造出一種較為滿意的學習氛圍,也能夠為學生提供一個個性張揚和充分發展的教學環境,能夠將知識傳授和能力培養有機融為一體,才能夠達到學生為主體的教學優化。并且要發揮以問題為導向的教學,這樣才能使學生意識到問題,帶著問題進入課堂,能夠主動的尋找答案,可有效培養學生終身學習的能力。
4.結語
綜上所述,本研究主要以終身學習能力培養為目標的基礎教學教育改革為主展開簡要分析。筆者認為,為了更好的適應時代發展對于醫學人才培養模式的要求,醫學院校需要重點對學生終身學習的興趣和學習能力進行培養,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在長期不斷的學習中不斷進行自我學習,以便于更好的獲取知識,做好自我問題的解決,更好的適應學科飛速發展的需求,才能使自己立于不敗之地,可以受惠終身。
參考文獻:
[1]楊耀麗.高校教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北方經貿,2014,04(06):142-143.
[2]章靜,黃睿彥.新時期我國高等醫學教育的發展機遇與困境[J].西北醫學教育,2015,07(03):6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