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 沙
新時期高職院校德育教育務實創新研究
金 沙
德育是學生教育生涯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隨著社會的發展和時代的需要,越來越受到重視。近年來各種道德缺失的社會現象越來越多,表明我國的傳統的教育體系和德育教育工作存在很多問題,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教育體制改革也會一步步推進,當代學生的德育教育也將不斷完善。高職教育的德育工作是我國教育改革的一個重要工作,關注高職院校學生的德育發展,關系著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也關系著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
高職德育 德育創新 德育研究
德育是當代學生教育的一個非常重要組成部分,隨著我國教育體制的改革和社會發展的需要,德育越來越受到關注,事實也證明,良好的教育體系必須具備完善的德育培訓機制。高職教育是我國教育體系很重要的一部分,近年來也發展得越來越快,這個教育體系每年為我國培養了大量技術型人才,成為推動我國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保障。然而單從高職院校招生的生源和培養的目標我們就知道,高職教育和本科教育有著很大的區別,高職教育側重于培養學生的動手和實踐能力,本科教育則強調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在教學方面的側重點的不同,培養的目標也不同,所以畢業出去的學生會有很大的區別。而隨著現代企業和單位等各部門對高校畢業生的思想道德素質越來越重視,在德育方面的教育相對本科來說比較弱的高職院校越來越重視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而這就促使了社會對德育教育的改革的重視,本文以下將針對新時期高職院校德育教育的務實和創新展開研究,并提出相應的實施策略。
(一)強調理論,忽視實踐,缺乏針對性
由于高職院校的培養目標和方向跟本科不一樣,學校更加重視學生對專業知識的操作能力,所以教學的課程中大多是和本專業相關或者跟就業掛鉤的,學生生產實習的時間遠比接受理論教學的時間要長,導致學生在德育方面的知識輸入不夠,表現出對德育的不夠重視,更加務實和獨立。此外,高職院校的德育工作更多的只停留在政策解讀、政治教育、紀律學習等方面,這樣的一些課程本就枯燥,學生原本就報有排斥的思想,再加上授課老師的水平的限制等,所以很多學生表示,學校的德育教育就是呆板的說教,根本不考慮學生個性的發展,與生活相差太遠,難以認真地去系統的學習。
(二)價值觀念多元化,思想易受到沖擊,缺乏認同性
當今社會是一個全球化的社會,全球化給學生的知識層面和世界觀、價值觀造成很大的沖擊,全球化的社會,更加重視物質的追求,人們對利益的追求更加瘋狂,很容易產生道德危機和信仰危機。身處當代社會的學生,面臨著各種的思想的影響,沒有一個正確的價值觀念去引導,容易造成錯誤的人生觀念,這無疑這會給高校德育教育帶來更加嚴峻的挑戰。
(三)德育教育缺乏健全的評價體系
高職院校和本科院校對學生的考核大多采用量化的標準,德育和智育各占一定的比例,這種做法有一定的科學性。但是德育的工作是復雜的,成績單上的數字很難反映學生的具體德育水平。很多德育分很高的學生在現實的生活中不一定是一個道德素養高的人,而這種結果也會讓學生感到不公平,從而對這種評價標準產生排斥。
高職院校作為我國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加強培養學生對現代專業技術掌握的同時,也要重視當前高職院校在德育工作方面所面臨的問題。德育對學生的發展至關重要,應當不斷改進和加強德育工作,根據時代的發展,補充德育的理念,知識和形式,對德育工作在務實的基礎上還要不斷地創新。
(一)從學生出發,完善德育理念
學生的成長和發展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高職院校教育工作者必須轉變教育理念,在新的形勢下務實和創新,不能與學生的生活脫軌,也不能偏差太大,讓學生能夠接受。德育的務實和改革要堅持與學生為本,一切的工作圍繞學生的成長成才去思考,鼓勵學生主動參與、善于動手,積極探究,不斷培養自己獲取信息,吸收知識的能力,加強與別人的溝通合作,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學習、生活,就業和情感問題是學生最為關心的,教育工作者要把這些學生關注的問題作為自己教育的切入點,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念和人生觀念。
(二)以實際出發,創新德育內容
首先,加強職業道德教育。職業道德是從業人員最為重要的素質,它不僅是從業人員日常工作當中所應當遵守的行為規范,還是從業人員對他人和對社會所應承擔的道德責任和義務,高職院校在培養學生的德育時應側重培養學生的愛崗敬業精神、誠實守信精神、吃苦耐勞精神,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和人生觀,培養奉獻的精神。
其次,提高學生心理素質。當今社會是一個瞬息萬變的社會,人們的價值觀,生活方式和人際關系都在發生著很大的變化。而當代的大學生正處于這個特殊的社會時期,他們的思想和道德隨時受到來自社會的各種因素的影響,因此容易感到迷茫或者產生錯誤的觀念。此外,當代大學生的心理素質是脆弱的,當受到各方面的影響時很容易產生心理壓力甚至心理問題,因此新時期高職院校的德育創新務實工作必須關注學生心理素質的發展,加強引導,給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
(三)緊跟時代發展需求,轉變德育形式
高職德育工作絕不簡單,是一個煩瑣并且艱巨的工程,需要教育工作者根據時代的變化和發展適時的調整,照搬過去的教學模式是無法滿足時代發展的要求的,所以需要廣大教育工作者重視理論的補充和形式的創新。第一,充分發揮德育的“榜樣”作用。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高職院校德育工作的改革可以充分利用德育榜樣的力量。一個德育榜樣的出現,往往符合時代發展的精神,社會的主流,會促使社會對其產生關注,從而將其所體現的精神上升成到一個高度,進而成為時代的標桿,人們模仿的對象。對于學生的德育教育工作,教育工作者要善于挖掘學生身邊的德育榜樣人物,積極表揚他們的行為,使他們在學生中樹立威信,成為學生追求的榜樣,對于表現較差的學生,也不要一味地批評,應當用更加正確的觀念去引導,通過對比讓他們看到與別人的差距,從而產生進取的意識,向榜樣看齊。
第二,學會利用企業在德育中的作用。高職院校相對于本科院校來說,離社會更加接近。企業文化一直是我國民族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不僅適應社會的發展,而且對于教育本身來說也是非常好的資源。高職院校的德育創新務實工作可以利用企業的力量,現代企業特別是世界五百強企業,有著非常優秀的企業文化,通過加強與企業的合作,引進企業先進的企業文化,聘請企業勞模和榜樣給為學生開展德育工作,提高學生的職業素養,讓學生意識到德育在未來人生職業生涯規劃的作用,從而更加重視自身德育的提升。
第三,營造先進的校園文化。校園文化是陪伴學生成長的一種氛固,是學校發展的一個關鍵。校園文化對學生的成長是潛移默化的,良好的校園文化可以促使學生積極學習,嚴于律己,培養高尚的道德情操。所以德育工作的改革不妨先從改善學校的校園文化開始。
第四,重視社會實踐對德育的作用。理論最終都要回歸實踐,高職院校在開展學生的德育工作的時候,不要把教學停留在書本,要給學生創造出更多的實踐機會,道德標準好不好,需要用生活來檢驗。在德育工作當中,除了加強理論學習外,還要適時的添加實踐的課程,比如鼓勵學生參加勤工助學,各種愛心活動,義務勞動等等,這些都是很好的實踐,讓學生在參與的過程當中感受德育的力量,并從中收獲快樂。
(四)依據當代學生特點,創新德育教育的方法
教育是應當是動態的,不應該有固定的教學內容。每個時代都有每個時代的特點,目前的國際、國內形勢都已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學生的品行和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都處在一個不斷地變化的過程,所以德育教育工作者必須結合當代學生的特點,尋找出合理有效的教學方式,才能適應學生的發展需求。創新德育教育的方法有很多,比如互聯網的普及,學生對互聯網的接觸程度讓德育有了更多的教授途徑,教可以充分利用好這些途徑,去尋找德育的新內容和新的突破點,完善德育教學體系。
綜上所述,作為現代的高職院校德育教育工作者,應該意識到德育教育對學生發展的重要性和當前德育教育發展存在的問題,營造良好的德育教育與學習的環境與氛圍,改善德育教育模式,提升德育教學水平,充分利用理論結合實踐的德育教育模式的作用,努力提高德育教育工作的有效性,為學生走向社會奠定堅實的道德基礎,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價值觀、人生觀、道德觀。
[1]黨玉春.創設情境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赤子(上中旬),2015(19):290.
[2]梁鐘欽.創設情境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5(01):105~106.
[3]張玉梅.創設情境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赤子(上中旬),2015(01):222.
(作者單位:蘇州高等職業技術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