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 娟
《指南》引領下的幼兒美術教育
沈 娟
近年來美術活動中教師要不要給幼兒,提供范畫的話題成為熱點。這一熱點引起了教師們的躁動,“美術課沒有范例?”“教師不教,幼兒怎么畫得來?這樣的美術課我們不會上”……新的教育理念沖擊著教師們的傳統思維,如何踐行新的教育理念?我們又一次對《指南》藝術領域,進行了深層次的解讀,同時不斷內化自己的教育行為。
《指南》 幼兒美術教學
《指南》中關于藝術的核心價值在于感受與欣賞在前,表象與創造在后。前者強調感受、欣賞后者強調更獨特的表現。而以往的美術教學活動中我們常常會重技能、輕感受,輕表現。教師比較注重技能的獲得,不斷地給他們范例告訴他們大樹該怎么畫,小魚怎么畫才像,不斷地以成人的視角去“教”。帶著這樣的理解我們開始了幼兒美術教育的探索。以畫得像不像作為評價幼兒繪畫作品的標準。這樣的教育雖然能使孩子獲得一些技能,但是,正是由于這些“條條框框”扼制了孩子表現的興趣,他們變得不會畫畫了,常常因為這樣,使得孩子失去信心。
通過學習《指南》使我們感悟到孩子的繪畫能力和他們的感受認知能力以及經驗的發展有著密切的關系。我們應從作品中更多的關注孩子的已有經驗和認識,更多的觀察孩子表達作品時的情感,充分理解和尊重的藝術想象,表現和創造,不能一味的用成人的審美標準去評判,追求技能訓練。“畫的不像不要緊”。我們牢牢的記住這句話,因為有了這樣的理念,就能解放老師陳舊的觀念,釋放天性。但是就是這樣一句話,說說容易,做起來還是會有點難。
要不要示范曾一度困擾著我們的老師,《指南》指出,不能用自己的審美標準去評判幼兒,更不能為追求結果的“完美”而對幼兒進行千篇一律的訓練,以免扼殺其想象與創造的萌芽。教師在指導幼兒開展美術活動的過程中,時常還是會關注到幼兒繪畫技能的表達。這時候固有的“像不像”、“好不好”又會浮現,如何打破這一想法,真正的解放幼兒、解放教師,還需要我們的教育智慧。在美術教學活動“苗苗喝水”中,老師給自己的主觀認識束縛了手腳,強調了有烏云會下雨,苗苗才能喝到水的經驗。于是提供的材料以棉簽為主,教師指導幼兒學習用棉簽畫烏云和雨點。在范畫的暗示下,孩子們的作品千篇一律,沒有孩子的個性亮點。通過討論,大家認為,應充分尊重孩子的經驗,給苗苗喝水不僅僅是雨水,也可以是給苗苗澆水。另外,應給予幼兒觀察真實的景象,而不僅僅是圖像,這樣才能豐富幼兒的感受和體驗,為幼兒提供的材料應盡可能滿足幼兒的審美情趣,易于幼兒自由的表現,使幼兒獲得成功的體驗,于是將材料進行的拓展增加了紙團、有田園的背景繪畫紙。孩子在表現的過程中他們根據自己的喜好,有的用紙團拓印烏云,有的用棉簽圖染。水滴的表現形式更體現主觀感受,有的是條形的排列,有的是點狀的。活動中幼兒始終保持著愉悅的情緒,美好的情感。
如:大班活動“云彩和風兒”中,給幼兒看不同的云彩,讓他們想象這些云彩像什么?用手撕出或剪出一個形狀,讓幼兒觀察并展開聯想。在幼兒展開聯想的過程中,教師可以不斷變化紙張方向,使幼兒可以從不同的角度進行觀察和想象,使得他們的認知不斷豐富和積累。
如:圍巾“變變變”中,兩名幼兒將圍巾往上拋,等圍巾自然落地時觀察圍巾的造型展開聯想。游戲中他們會繞著圍巾從不同的方向去觀察發現,用心靈去感受和發現圍巾的變化。運用操作進行聯想的方式還有很多,可以用水或者顏料通過吹、潑、暈染的方法,還可以運用擠壓剃須泡沫、涂鴉等方法展開聯想。
幼兒對色彩、圖形展開自由的想象,產生愉悅的心理狀態,激發了審美感受和體驗。我們應盡可能的為幼兒創造條件,引導他們用心去感受,用眼睛去觀察發現,然后進行自由的表達和創造。當然,我們還要創造條件讓幼兒多觀察生活中美好的事物,大自然中美妙的景色,只有拓寬視野,才能有更豐富的想象和創造。
通過對《指南》藝術領域的學習,我們體會到幼兒藝術領域的學習注重幼兒的自主感知、想象與感受,并在此基礎上尊重幼兒自發的、有個性的藝術表現和創造。在薛老師的指導下,我們尋找生活中的材料,如:紙巾、紙板、牛皮紙、刮蠟紙、砂紙、紙盤、紙盒、紙杯、牛仔布、木板、碳筆、粉筆、修正液、沙子、雨鞋、雨傘、蔬菜、水果、積木、毛巾、瓶子、滾筒等。并運用這些材料開展了不同表現形式的繪畫活動,有蔬果拓印、積木拓印、雨鞋拓印、撕紙拼貼、毛巾拖色、版畫制作、布貼畫……創新運用美術材料不僅僅能激發幼兒參與美術活動的興趣,支持幼兒的表現和創造,更多的是體現教師教育理念的改變。在幼兒學習的過程中運用不同的材料滿足幼兒的自主感知和感受,培養幼兒的藝術情趣,滿足他們自主的表達和創造。教師們在一次次教學實踐中感悟幼兒美術的真諦,在一次次探究中改進教學方法。在孩子的眼里,世界萬物都是具體的,生動有趣,充滿生命活力的。一朵花、一棵樹、一片落葉,都是孩子感受美的對象。一塊石頭、一雙廢舊鞋、一個雞蛋槽,都是孩子表現美的材料。在孩子心里,美術活動都是有情感的、自由的、想象的,充滿表現快樂的。斑斕的色彩、流暢的線條、夸張的造型,都是孩子創造美的杰作。
尊重自發的表達和表現,創設讓幼兒自主表達與表現的機會和條件,營造寬松的心理環境。形成完整、和諧發展的人格目標,只有始終秉持著這樣的理念,才能使我們的美術教育更有意義。我們的老師也在不斷的學習中提升自身的審美情趣以及藝術感受。
江蘇省靖江市城南辦事處中心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