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 加
(貴南縣第二民族寄宿制小學 青海 海南 813000)
淺談如何進行小學教育教學的有效管理
朝 加
(貴南縣第二民族寄宿制小學 青海 海南 813000)
學校工作的重點是教育教學,有效的管理能提升教學質量。本文通過對管理模式、理念、方式的改變,促使師生增強自我的管理意識,以提升教與學的質量。管理不僅僅是機械化地按照某些制度進行管理,更重要的是教其做人做事的道理。那么,對小學要如何進行有效的管理呢?下面筆者根據在教育教學上的實踐,提出幾點建議與大家進行交流。
小學;教育教學;有效管理
隨著當今時代發展,要適當對小學教育教學管理方法進行改革和創新,才能有效地發揮新課程的教育意義,加強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小學教育教學管理作為實施新課程的主體,應把新理念推向課堂班級層面,變理想的課程為現實的課程,從而改變學生的學習和思維方式,釋放學生的創造潛能。小學教育教學管理是整個小學階段工作的重點,作為教育者,我們的教學管理,不是僅僅讓學生按著既有的規章制度生活、學習,更重要的是“育人”,教其做人做事的道理,成長為一個具有完整人格,對社會有用的人才。可以看出,提高教育教學的有效性,顯得尤為重要。教師要意識到自己不僅在傳播知識,更要時刻提醒自己在教學過程中的管理責任。這是提升小學教育教學有效管理質量的重要保障。
現在教育的邏輯是“好好學習,將來考上個好大學,畢業之后找一份好工作,成為人上人”。教育的最終目的是否真的是這樣?這種教育,無形中增加了學生的壓力,小學階段的小孩是否應該承受如此的壓力?在這種教育觀念下,教育走向了應試教育的路途,孩子們心中除了學習還是學習,所謂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無法得到貫徹,甚至傷害很多自治平凡的孩子,因為他們怎么努力,可能都上不了重點大學,然而社會的發展和進步需要各行各業的人才,考不上重點院校的孩子將來在自己突出的鄰域也創造了一番成就,為社會的進步貢獻了自己的力量。因此,老師的教育觀念應該轉變,擺正到培養“人中人”而非“人上人”的層面上,以一顆平常、慈愛之心,正視孩子身上的諸多差異,揚其長、避其短,為社會培養出具有良好道德品質、心理素質的人,我們應該更有成就感。轉變管理意識方面根據現代化的教育教學管理來講,小學教師不僅僅是傳授知識的重要橋梁,而且還是一個重要的直接管理者。主要體現在:(1)教師在日常教學工作中承擔著對學生的管理、教學設備的管理等,同時還直接參與了對相關教學的管理。(2)教師在講課、批改作業、測試的過程中,要意識到自己不僅僅是知識的傳授者,更重要的教學過程中的管理者。這是提升小學教育教學有效管理質量的重要保障。
和諧、優美、民主的教學環境是提升小學教學質量的必要保障。要想促使教學環境一直處于一種良好、平穩的發展狀態,需要根據該校的實際情況進行構建。作為一個小學的教學管理人員,(1)集中精神,不斷地吸收多方面的力量,為教學人員構建舒適的、和諧的教學環境,使教育工作人員不受到外界環境的干擾,從而影響其教學水平的提高;(2)學校應根據每個學科適時地增添教學器材,逐漸地改善教學器材的設備,促使器材充分發揮其輔助教學的作用;(3)學校領導和教師在教室的布置、課堂紀律的維持、班級優良作風的形成等,都應充分考慮學生的需求、學生的性格特點等,為學生創設優美、安靜、和諧、民主的學習環境,這樣不僅有助于學生的學習,還能加強對學生各方面的有效管理。
從傳統的經驗上講,對質量的管理只是注意對質量的檢查,也就是通過考試來完成管理,嚴重地忽略了對教學全過程的創造管理。由于教學的質量并非是檢查出來的,而是在整個過程中教出來的,因此,在管理上,我們要將其工作的重心放在由以往對教學質量的檢查轉變為對教學全過程中的每個環節進行加強管理。也就是說,要加強對教師的備課、上課、輔導、作業的布置、批改等進行管理。因而,要實現教學全過程的有效管理,不僅要加強對學生家庭作業的宏觀調控,還要加強各科之間的有效協調,同時還要提升教師布置作業的質量,以及加強學校對于課外活動的有效組織、安排、檢查等,促使其課外活動真正落到實處,從而實現管理的實效性。
對于教師的管理,主要是加強對教師的培訓、進修、評價等。通常情況下,要加強對教師長期脫產校外與校內進修的有機結合。通過國家和有關的教育部門制定、建立多樣化培訓機構等,促使其從制度上給予一定的保證。就目前來講,部分學校、教師受到一定條件的制約,想要進行脫產校外進修存在一定的困難性,所以,針對教師的進修一定要加強校內的進修。學校也可以是定期、定時請有關的專業人士到校內為教師培訓,負責他們的進修任務,盡可能地提升并形成一定的制度。同時,還要在校內充分利用在職進修,常見的有講座、教研會、老帶新、個別性的指導等。對于教師的評價方面,學校要建立規范的校內校外的教師評價機構,還要制定合理、科學的評價標準,促使形成完整的評價機制,以提升教師的工作水平。在管理方面,尤其是加強對教學質量的提升。學校要全面落實、貫徹黨制定的教育方針,各學校根據自身的具體情況提升素質教育的高質量。因而,在教學管理過程中,注重教育教學質量,樹立以提升教育教學質量服務的管理思想,尤其是教育教學行政管理應更加注重這點。
總之,對小學的教育教學管理,不僅僅要制定合理、科學、規范化的教育教學管理制度,更重要的是要從情感上分析和思考管理。通過有效的管理,為師生提供和諧、民主、輕松的教學環境,以提升教師的教學質量、學生的學習能力,最終增強師生的自我管理意識。
[1] 周艷麗.淺談以人為本的學校管理[J].教育與職業,2007
[2] 李永忠、李坊銀.鑒往知來革故鼎新—小學教學管理的幾點嘗試[J].江西教育,2007(11)
[3] 喬建中。情緒研究:理論與方法[M]。南京: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
[4] 葉素珍,曾振華。情緒管理與心理健康[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
[5] 蔡秀玲,楊智馨。情緒管理[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1.
朝加(1968-),男,藏族,青海貴南人,教師,大專,貴南縣第二民族寄宿制小學,研究方向:藏語文。
G728
A
1672-5832(2017)08-009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