苑 梅
經管類專業創新創業課程群建設的思考
苑 梅
本文通過對經管類專業的創新創業教育課程群建設的現狀進行描述,指出創新創業教育課程群在經管類專業中的必要性,然后對經管類專業課程群建設在創新創業教育中面臨的問題進行分析,最后從整合校內和校外創新創業教育資源、建立專兼職教師隊伍、建設以突出創新創業教育為主要特點的專業課程群等三個方面,提出經管類專業創新創業課程群建設的思路。
經管類專業 創新創業課程群
據數字顯示,2016年全國高校畢業生人數約為765萬人,2017年高校畢業生約為795萬人,加上出國留學回來及沒有找到工作的往屆畢業生,2017年將有1000多萬大學生同時競爭。同時,2016年經濟大洗牌全球經濟復蘇乏力,僅有34%企業招聘活動將保持穩定,隨著經濟下行,逐年累計的未就業畢業生將會追逐較少的企業工作崗位。此外,據統計2016年國考中,2.7萬個招錄名額共吸引了近140萬人報名,真正能夠有所收獲的較少。面對激烈的就業競爭壓力、經濟結構調整以及創新驅動的戰略實施,大學畢業生的工作問題解決,可以部分通過創新創業來完成。因此,在高校開設創新創業教育課程以及建立創新創業課程群則可以有效促進經管類專業畢業生的創業就業能力。
高校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主要是人才培養、科學研究成果能否符合社會需要,能否有效提升我國全要素生產率,能否在我國“五位一體”建設過程中充分發揮作用。經管類專業主要包括經濟學、國民經濟管理、現代經濟管理等,其主要培養熟悉現代西方經濟學理論和現代管理學理論,比較熟練掌握現代經濟分析方法和信息管理等方面的知識,能在綜合經濟管理部門、政策研究部門、工商企業、金融機構等部門從事經濟分析、預測、規劃和經濟管理工作的高級人才。從我國目前企業管理的水平和企業管理者的素質來看,經管類專業的畢業生必須要在創業中逐漸積累工作經驗,在創業中鍛煉成長才能適應企業管理的需要。我國高校開設的經管類專業課程和創新創業課程能夠為適應現代企業管理培養具有創新能力和經營管理能力的畢業生,如果在經管類專業進行創新創業課程群建設,將會極大地提高經管類大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適應高校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經濟發展新常態下,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成為促進我國形成競爭新優勢和增強發展長期動力的源泉。構建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以及產學研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是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一個重要之處。經管類專業課程屬于人文社會科學類,理論和社會實踐均不同于自然科學類,其專業知識是對實際經濟管理現象及活動規律進行分析和總結,涉及知識較為寬泛,所以,經管類專業課程群的建設是從啟發學生思維角度,促進學生思考和分析具體經濟管理現象,建立科技創新協同機制以解決創新驅動過程中科技資源配置過度行政化、封閉低效、研發和成果轉化效率不高等問題,實現企業創新驅動發展戰略。
我國高校經管類課程體系和課程內容設置缺乏針對性和層次性,此處以ХХХХ高校金融學專業為例說明。該校金融學專業創新創業課程群包括以下幾門課程:《學業指導與職業生涯規劃》《就業指導與求職培訓》《創新基礎與創新訓練項目》《創業基礎與創業訓練項目》《金融投資模擬交易大賽指導與訓練》《金融產品創意設計訓練》等六門課。從該專業的課程群建設看,開設了與該專業密切相關的金融模擬操作課程,以及與創新創業基本素養有關的課程,但是學生接觸到的知識面較為狹窄,不能靈活使用理論知識處理經濟現象。創新創業精品課程開設數量不多,課程資源難以共享或共享度低,部分創新創業課程的內容不存在“創新”實質,許多課程的品質與教育效果難以形成“群”的共享和相互依存。
同西方發達國家相比,我國創新創業教育起步較晚。許多創新創業教育教師是由原來的理論課教師轉型而來,或者由輔導員或思想政治課教師兼職來做,部分高校是由畢業就業指導教師兼職或轉型。還有部分教師具有高學歷但缺乏自主創業經歷和指導學生創新創業的能力。大多數教師沒有創業經驗,或者沒有接受過創新創業教育培訓,在授課過程中使用的教學方法仍然沿用理論課或者畢業就業指導課的方式進行,同時,授課內容落后且脫離實際較遠。經管類專業的培養目標是能夠綜合運用經管類知識分析具體問題的高級管理人才或企業管理者。由于缺少專業的創新創業教師, 很難構建起滿足創業需要的專業課程群。
自從國家大力倡導創新創業教育以來,諸多學校建立了校外實習實訓基地,但是經過調研顯示,大部分校外創新創業基地較難出現將創新創業教育轉化為現實生產力的現象(廣東地方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發展及提升路徑)。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地方政府對于大學生校外實習實訓基地的重視程度
首先,設立創新創業教育中心。主要負責創新創業教育的日常管理工作,在學院層面設置創新創業教育團隊,總體負責學院的創新創業教育工作,具體包括創新創業教育實施方案的制定、創新創業課程體系的建設、創新創業教育平臺的建設、創新創業教育師資隊伍建設等。其次,設計經管類各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為了與地方經濟發展相對接,需要改革各專業課程體系與結構,整合各經管類專業基礎課和專業模塊課,在課程體系中增加與創新創業教育課程相關的區域和職業成分,在充分交流的基礎上,編寫創新創業基礎訓練課程建設綱要,并將根據今后具體課程開設與實施的效果適時地進行調整。
一方面,在校內建立專職教師隊伍,通過安排具有創新創業意識和能力的教師出去進修和學習,促使其改革教育教學內容方法,改進課程以及強化實踐能力;通過主持教師參與“雙創”活動以及指導創新創業大賽等提高創新創業教育直觀感受。另一方面,聘請校外兼職教師,主要以企業高管為主,通過校外兼職教師的實踐操作意識和能力的傳授,帶動在校大學生具有創新創業創新意識,培養創新能力,同時,指導大學生的創新創業項目、指導大學生的學科技能競賽等,不斷提高大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
創新創業教育的主要特點是“創新”和“創業”,其最終目標是促進經濟增長范式的轉變。教育信息化建設使經管類專業課程群的建設成為可能。在課程群建設過程中,首先要突出特色、打造品牌,將理論相通的不同課程融合到一個課程群內,在學習過程中學生可以獲得最大的理論和實踐知識,形成品牌效應的特色課程群。其次,采用多種教學手段,形成課程群內課程講授效果的共通性,在基礎課程和專業課程之間形成層次遞進的過程,引導學生興趣與發揮學生特長。最后,課程群建設內容精煉與清晰,通過多位教師的內部溝通和交流,不斷切磋課程內容,使課程群建設內容精、概念清,層次清晰,結構合理,形成具有特色的新的課程體系。
[1]張彥,馮鵬義.經濟管理類大學生創新能力培養問題探討[J].山西財經大學學報(高等教育版),2004(7).
[2]曾小彬.試論經濟管理類本科人才培養的實踐教學體系[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07(1):1~4.
[3]胡旭微.經管類創新創業人才素質能力知識結構研究[J].江西教育學院學報,2008(4).
遼東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