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安
提高中職學生質量的想法
王 安
本人根據從教20余年的思考,列舉了我校職業教育出現的問題,提出了提高學生質量的想法。
中職學生 管理 教師
現在中等職業學校、技工院校的學生不用考試,直接上。除了大城市,其余地區的學生上中職或者技校免交學費,貧困地區的學生還可以申請國家助學金,即使這樣學生還是不愿意來。各個學校使出渾身解數,各想各的招,招生!
學生招進來,如何培養,如何讓2年后學生大多數能基本上就業?這是擺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個課題,和招生辦沒有關系,和就業辦有關系,但是不是主要問題。
個人覺得問題出自于社會、學校、家長、班主任、老師,學生在校期間如何管理?如何教?
現在是信息時代、手機時代、游戲時代、電子書時代。國家重視職業教育,可是很多家長還是想讓自己的孩子上大學,面子的問題。在國家大力弘揚“工匠精神”的同時,企業工人的收入水平還是和白領的有差距,如果藍領工資等待遇比白領高,或者持平,那樣可能有些人是愿意學習技術的。企業員工沒有經過職業教育、培訓等是不允許上崗,這些是法律問題。
德育教育是擺在整個社會、學校、教師面前一項大事。教育學生怎么做人,如何做人的基本道理。
現在的學生現狀是大部分不愿意學習,特別是理論學習,有的同學知道有的理論課程對自己所學的專業重要,那也不聽。原來實習教學還好于理論教學,現在實習教學部分學生也不愿意參加。
對于學生管理比原來費勁。個別學生軟硬不吃,怎么說也不聽。原來學生實習,犯錯誤,實習老師可以簡單的處罰,比如,打手板,罰蛙跳、俯臥撐等等。現在你要是打手板,個別學生可以撥110。
(1)我校學生在入學的時候和學校簽訂學校免費跟蹤服務五年的協議,是否可以加上一條,“達不到學校分配要求,沒有完成學習任務,學校不負責安排就業?!?/p>
(2)學校各個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制定是否按照企業的用人需求,課程設置是否合理?學校領導、企業人員、專業人員等每年要定期對人才培養方案進行審核,檢查在運行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進行適度調整。
(3)教學方式方法的改革。無論什么方法,只要適合學校,適合學生就是好方法。現在流行的教學方法很多,像微課、翻轉課程等等方法在我校現在能否推廣?總的來說,傳統的課堂,傳統的授課方式肯定是不適合現在學生的。一體化教學好,但是也受到這樣或者那樣的限制,最大的限制還是一體化教師少。
(4)是否改革學生的考試評價機制,每學期末考試,只考兩科,是否合適?學生不及格開學補考通過是否很輕松。學生在期末考試的前,有心的學生會備月考題,考試肯定能過。沒心的學生,知道期末考試過不去,補考肯定能過。這個現象是導致學生不重視學習的原因。
(5)學生在學校學習期滿,要有學校評價、學生科評價、班主任評價、教務科評價(包含理論成績和實習成績)等,班級排出名次,按照名次進行就業。
這些評價權重占多少,是否可以往教學方面傾斜?否則,學生不上理論課,不聽課,不參加實習和到車間不實習的現象是得不到遏制的,還可能造成某些方面出現不正常的現象。
現在的現象理論老師上課費勁,實習老師指導學生實習費勁,很多老師上課的時候,學生不聽課、玩手機、睡覺等等,頂撞、詆毀老師,老師無能為力,實習指導老師好些,可以說大多數理論老師和實習指導老師都是盡心盡力的。但是結果卻是大相徑庭,為什么?學生的理論成績和實習成績對于他們就業影響不大,對學生沒有什么約束力,從而也導致老師上課難,上理論課更難的現象。
就業辦要和專業經常聯系,主要是反饋學生就業過程中出現什么問題,爭取學校的支持,解決問題,不能拖,不能等。
現在有的學生沒有自己的目標,沒有自己的發展方向。座談中有的學生說,這個專業是家長幫我選的,我自己并不喜歡。
個別家長將學校當成幼兒園,孩子小,在家里我都不舍得動他。可是在家里又管不了,你們幫忙管管吧,不想讓孩子將來怎么樣。
大部分家長還是想讓自己的孩子在學校聽話,好好學技術,將來能好好的。這部分家長,有的對孩子教育沒有方法,簡單粗暴。
將來條件成熟了,學生入學后,可否將學生帶到水工工地、機械加工工廠、平面設計室、4S店等地方,讓學生先有個感性認識,知道自己將來的方向。
班主任的作用是幫助學生們擴寬眼界,了解職業、人生及世界, 從而讓學生更好地規劃適合自己的職業道路及人生路。
班主任的脾氣,秉性,愛好等等直接影響學生。班主任怎么引導學生,怎么同學校,同專業協同配合,很重要。班主任就是個橋梁紐帶,其作用不可忽視。
總之我要說的是如何提高學生學習質量,更好的讓學生能就業,就好業。學生的情況不用說,大家都知道。我們窮盡一切辦法,將這樣的學生從做人方面培養好,從技能上培養好,是每名職業教育工作者的最大愿望,也是我們對社會做出的巨大貢獻。
[1][澳]邁克爾·普洛瑟,基思·特里格維爾.如何提高學生學習質量[M].潘紅,陳鏘明,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
[2]陳國紅.淺談如何提高職業院校學生的學習質量[J].儷人:教師,2016(7):273.
黑龍江省水利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