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朝銀 尹 屹 范麗萍
高職院校輔導員工作團隊勝任力模型的構建
龔朝銀 尹 屹 范麗萍
本文以湖南省區域內高職院校輔導員為研究對象,對其采用文獻研究法、問卷調查法和訪談法等科學的研究方法進行有關勝任力模型的維度的研究并進行高職院校輔導員工作團隊勝任力模型的構建研究。通過研究明確了勝任力模型的四個維度:個人素養、工作態度、知識能力、工作能力。旨在為高職院校輔導員的工作效果評估進行良好的幫助。
高職院校輔導員 勝任力模型 建構研究
勝任力模型現在已經成為一種全新的人力資源評價手段與工具,由于其考查的方面較為全面,對人才的分析刻畫更加透徹,目前正推動著高職院校人力資源管理工作的現代化發展。而輔導員在高職院校內的作用十分重要,其職責關乎學生的正常學習和實踐技能的培養以及完善人格的建立。因此在高職院校輔導員工作團隊中尋求構建勝任力模型的方法具有很大的現實意義。
勝任力模型指的是個體或集體為完成某項工作、達成某一具體的課題目標所應具備的不同素質能力的組合。這些技能可包括職業能力、態度、素質等方面,更細化還可包括社會行為、社會角色特征等方面。在高職院校輔導員工作團隊內建構勝任力模型有助于輔導員在日常工作中更加注重專業能力和教育素質的提升,這對于高職院校學生的課內外輔導工作具有實質性的幫助,也對現代化的高職教育體系有顯著的促進作用。
本研究以湖南省內高職院校的輔導員團隊為研究對象,在進行研究之前對研究人員進行了詳細的訪談和調查,確認其現實工作狀態良好。并通過對公立圖書館以及開源文獻檢索的結果中對勝任力模型的涵義黑人建構方法進行了提前熟悉。隨后根據相關要求跟蹤調查研究對象在日常工作中的各項表現。之后,通過對高職院校學生和教學相關人員發放隨機問卷進行勝任力模型指標因素的調查與完善。最后通過勝任力問卷調查對勝任力模型進行初步的修正,最終在完善調查結果的前提下完善勝任力模型的創建。
本文的研究對象主要為湖南省高職院校內的輔導員,涉及到湖南省境內多所高職專科院校,包括湘潭職業技術學院、永州職業技術學院、岳陽職業技術學院、湖南信息職業技術學院、湖南理工職業技術學院等。
根據本研究所針對的研究內容,綜合選取了文獻資料閱讀法、對比分析法、實驗分析法等方法對課題進行研究,并對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勝任力模型,如冰山模型、ccR模型等的勝任力特征因素進行匯總,通過分析其出現的頻率確定本次研究的勝任力特征維度。
(1)人事調查。人事調查作為高職院校輔導員進入工作崗位之前關于其學識水平、人際關系、社會經歷等的詳細調查。以保證勝任力模型建構的第一重標準——個人素養。
(2)工作分析。本研究通過對高職院校專職輔導員崗位工作情況進行分析。進一步明確高職院校輔導員的工作內容、崗位職責、職業能力與素質等關乎勝任力模型中的工作能力要素的建構。
(3)行為與問卷調查。本研究主要針對學生與其他教師對輔導員的工作、人品、能力等關鍵方面情形的反饋與調查,以此來明確勝任力模型建構的最后兩個因素。
(4)專家評估。最后階段的研究旨在確定以上研究所得到指標數據的具體含義并用來建構勝任力模型。本研究階段請到了著名的社會學家、人力資源管理從業者、心理學家、教育學家等人對優秀的專職輔導員進行勝任力模型的初步評估與修改。
在對相關文獻和湖南省高職院校輔導員團隊的實際調查研究之后,結合訪談結果以及問卷調查的相關結果,最終進行勝任力模型的確定。
在確定過程中,筆者首先與參與勝任力模型建構的專業人士或者從事過高校輔導員工作的經驗人士進行了溝通,經過溝通和研究,筆者對前期的研究結果進行了分析和整理,去除了與輔導員勝任力模型評價無關的因素。最終得出了湖南省高職院校輔導員工作團隊勝任力模型的四個維度:即(1)個人修養與性格。包括待人接物的方式、抗壓能力、身心健康程度。(2)職業素養。即責任意識、態度良好。(3)知識能力。即心理學基礎知識、思想政治教育知識、人文以及教育學知識等。(4)工作能力。即協調溝通能力、組織管理能力、應變能力等。
高職院校輔導員團隊起到對學生的身心健康以及校園生活關懷和保護的作用,學生在校期間遇到的事情或者內心的矛盾與沖突會首先想到各自的輔導員,因而輔導員在現實的高職教育體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由于高職院校學生群體的特殊性,校園風氣和校園安全是輔導員工作過程中必須要面對的問題,因而其勝任能力對于是否能干好本職工作具有較大影響。本文通過對湖南省高職院校輔導員勝任力模型的構建將會強化輔導員人才的選擇與管理環節,以期更好的服務于學生。
[1]姚凱,韓英.高校輔導員勝任力模型分析及其應用[J].復旦大學教育論壇,2016(4):74.
[2]譚璐.高校輔導員勝任力模型構建與應用分析[J].市場周刊,2013(1):109.
湖南信息職業技術學院)
本文系湖南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課題“高職院校輔導員工作團隊建設研究”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