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林
(貴州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 貴州 貴陽 550001)
學前教育專業準教師職業道德現狀的調查研究
——以貴州省某高校三年級學生為例
陳 林
(貴州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 貴州 貴陽 550001)
1.1 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對自身職業道德的理解與認識不夠深刻
筆者在對貴州省某高校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發放問卷時,一共發放了212分問卷,其中有效問卷126份。此次調查對象中有50.79%的人是自己喜歡才選擇學前教育這個專業的,27.78%的人選擇學前教育這個專業是聽從家長或者教師的建議,11.11%的人是由于自己高考成績分數低才選擇學前教育這個專業的,10.32%的人是專業調劑到學前教育來的。由數據可知,大部分人選擇學前教育這個專業是自己喜歡或者是聽從家長和教師的意見,少部分是因為分數低或者是專業調劑的。
本次研究對象中有3.97%的人認為幼兒教師的責任是教給幼兒知識,54.76%的人認為幼兒教師的責任是陪伴孩子成長,38.89%的人認為幼兒教師的責任是 “保姆”,2.38%的人認為幼兒教師的責任是其他。由數據可知,大部分人認為幼兒教師的責任是陪伴孩子成長,對幼兒教師職業的責任有了一定的認識,但仍有部分人認為幼兒教師只是照看幼兒的“保姆”,這對以后從事幼兒教師的這一職業的職業定位可能會產生一定的影響。
本次研究對象中沒有人認為幼兒教師的社會地位認為幼兒教師的社會地位非常高,14.29%的人認為幼兒教師的社會地位比較高,23.81%的人認為幼兒教師的社會地位一般,69.84%的人認為幼兒教師的社會地位低。由數據可知,大部分人認為幼兒教師的社會地位低,幾乎沒有人認為幼兒教師的社會地位非常高。
由上可知,在選擇學前教育這個專業時,部分學生不是出于對本專業的熱愛,更多的是受外界因素的影響,并且在對報考這個專業前,了解較少。
1.2 學前教育專業學生不重視教育見習
教育見習是培養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教師職業道德的重要途徑,是實現從學生過渡到教師的重要環節,是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必修課程,這能夠讓學生感受到自身角色的變化。學生在教育實習期間,將平時所學的教育理論、專業知識和基本技能綜合地運用于教育實踐,從而培養和形成他們從事教育工作的實踐能力以及職業情感。①筆者在調查中發現,大部分學生不重視教育見習,認為只要去幼兒園待滿一個星期,就有相應的成績,從而獲得相應的學分。他們的見習僅僅是停留在觀看幼兒院教師上課的場景,甚者只是幫助幼兒園教師完成教師的環創任務,雖然能夠鍛煉自己的動手操作能力,但更多的是無法真正地將自己所學的專業理論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去。在調查中也發現大部分學生所要上交給學院的見習手冊也是敷衍了事,直接抄襲幼兒園教師的教案,缺乏自己的想法。
1.3 學校開設的關于教師職業道德的課程不合理
如果一個人沒有靈魂,就如同行尸走肉。那么對于教師職業來說也是同樣的道理,教師職業道德是教師職業的靈魂,沒有了靈魂,怎樣才能夠去教書育人呢?作為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未來的準幼兒教師,在學校更多的應接受關于幼兒教師職業道德方面的教育。筆者在調查中發現,該校開設了教育學、心理學等課程,更多的是重視學生專業知識、專業技能的學習,雖然開設了教師職業道德與行為規范這門課,但是學生并沒有參考書,僅僅只停留在教師教授的層面上,并且這門課程的課時較少,學生無法更深層次地去理解。雖然教師偶爾會給學生介紹一些關于教師職業道德的書籍,但大部分學生都不會去查看。除此之外,教師職業道德可能會被忽略,比如說有的老師會認為其他老師會講這個內容,但同樣的其他老師也認為有老師會講這個內容,長此以往,教師職業道德往往就會被忽略。
1.4 教師職業道德教育比較單一
教師職業道德教育的形式是否多樣,直接影響學生教師職業道德的培養。幼兒教師職業道德應貫穿于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整個學習之中,但筆者在調查中發現,貴州省某高校開設了教師職業道德這門課程,僅僅只是以教師講授為主,學生較少的參與,雖然教師在課上也會提問,但學生可能更多的是為了掙平時分,除此之外,在調查中通過與其他學生進行訪談,發現只有少數教師將教師職業道德滲透到其他課程中去,比如教育學、心理學、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等課程。
2.1 自身的興趣愛好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要是自己感興趣的,都愿意花時間去學習。如果是自己發自內心的喜歡才選擇學前教育這個專業,他們愿意花更多的時間去學習自己的專業知識、專業技能,同時也愿意花時間去鉆研自身的教師職業道德,反省自己是否具有一名合格幼兒教師所應具備的道德修養。如果是由于外部因素才選擇這個專業的,那很可能他不愿意花時間去學習,甚者不會去上課,僅僅只是想混滿四年,拿到畢業證,更不用說什么教師職業道德了。
2.2 社會輿論的影響
隨著社會媒介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人關注新聞。近年來新聞上頻頻爆出幼兒園教師虐待幼兒園小朋友的事件,網友們不問緣由就直接把幼兒園教師推到風口浪尖,這使幼兒教師毫無形象可言,幼兒教師的職業道德受到了挑戰,產生了嚴重的社會問題。學前教育專業學生選擇幼兒教師這一職業時,他們害怕成為被社會輿論中的話柄,可能在選擇選擇這個職業時會猶豫,相應地他們的教師職業道德也會發生變化。
2.3 家庭的教育理念
大部分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子女成為人中龍鳳,將子女的未來更多地與工資收入、工作穩定與否、社會聲望等聯系起來。許多家長在自己子女報考大學時,會讓他們報考師范類學校,因為他們認為教師是知識分子的代表,并且工作穩定,社會聲望較高。
2.4 學校因素的影響
學校的教育對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教師職業道德的培養具有重要作用。學校對教師職業道德的重視程度會影響學生的重視程度。如果學校要求師范類專業要將教師職業道德貫穿于所有課程之中,那么學生會在學習的過程中長期感受到教師的職業道德的熏陶,即使沒有認真地體會,他們的未來教師職業道德也不會很差。
3.1 學前教育專業學生不斷加強對教師職業道德的認識
事物是內外因共同作用的結果,其中內因是事物發展的根本原因。學前教育專業學生想要提高教師職業道德修養,首先得提高自身對該職業的認識。作為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未來的幼兒教師,必須要正視幼兒園教師的價值,她們不是“保姆”,她們是集保育和教育于一體的人類工程師。只有當自己認為自己的職業有價值、有意義,她們才會熱愛自己的職業,才會傾注更多的時間、精力。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應不斷提高自身的專業知識、專業技能,為將來從事幼兒園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
3.2 加強實踐,重視教育見習
實踐能夠讓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教育見習是學生能夠讓學生感受到自身角色的變化,能夠更好地找到自己的角色定位。因此學院應該更加重視教育見習,在見習之前為學生講解見習對自己未來發展的益處,對于見習過程中不遵守規則的學生嚴懲,在見習結束后表揚表現好的學生。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在與幼兒相處的過程中,能夠更好的了解幼兒,從而萌發愛幼兒的情感,只有愛幼兒,才能夠更好的堅守自己對幼兒教育事業的職業向往。同時只有在實踐中才能夠更好地理解幼兒教育的重要性,從而讓學生認識到自己未來職業的價值。
3.3 學校合理設置關于教師職業道德的課程
課程是學生進行有效學習的基礎,開設關于教師職業道德的課程對于學生理解教師職業道德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在開設教師職業道德與修養這門課程的基礎上,讓學生充分了解到教師職業道德是什么,為什么學習教師職業道德,怎樣才能提高自身的教師職業道德素養。學校在開設課程的時候應該為學生訂閱一定的參考書,同時延長這門課的學習時間。除此之外,在這門課的學習過程中,應更多的讓學生體驗教師的角色,從而感受教師在進行授課時應具備哪些道德品質。
3.4 學院開展多種形式的教師職業道德教育
教育不是單一的,只有多種形式的教育相結合才是好的教育。教師職業道德教育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應貫穿于學生的整個學習中。教師應該將教師的職業道德穿插到教育學、心理學等專業課程的講解中去,讓學生在學習專業課的同時能夠更好的理解自身的教師職業道德。教師可以針對教育熱點問題與學生進行交流,從而加強對學生教師職業道德的教育。除此之外,學院可以請專家、名師等以講座的形式為學生提供關于教師職業道德方面的知識。
今天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就是明天的幼兒教師。幼兒教師的言行對幼兒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因此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應認識到自身職業道德的重要性,并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師職業道德修養,從而為學前教育事業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1] 何愛霞,蘇海明.高校師范生教師職業道德建設探討[J].長春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4
[2] 周玉衡,柴林麗.高校學前教育專業學生職業道德的培養策略探討——以濰坊學院幼教特教師范學院為例[J].當代家教育科學,2013
[3] 趙敏.淺談學前教育專業學生教師職業道德的培養[J].人文論壇.
[4] 牛曉琴.師范生教師職業道德教育研究——以山西省新生本科院校為例[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5.
注解:
① 文志剛. 提高師范院校教育實習質量的思考與探索[J]. 科技文匯,2010( 3) : 13 - 15.
G525
A
1672-5832(2017)11-0247-02
幼兒教育作為基礎教育的基礎,幼兒教師的職業道德受到社會各界的關注。我國對幼兒教師職業道德的重視程度不斷加強,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是未來的準幼兒教師,他們的教師職業道德也頗受社會關注,良好的幼兒教師職業道德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幼兒教師的角色定位,同時對幼兒的發展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本文以問卷法、訪談法等作為此次研究的主要方法,將從學前教育專業學生教師職業道德現狀、影響因素以及培養策略三個方面對學前教育專業學生教師職業道德的提高有一定的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