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敏
【摘要】本文重點分析新媒體環境下高職院校學生思想的受影響情況,并針對性的分析如何做好新媒體環境下的高職院校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思想的培養工作。
【關鍵詞】新媒體 高職院校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中圖分類號】G7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43-0081-02
高職院校對學生的培養側重于技術技能的培養,在理論教學方面的教育和培養存在一定的欠缺和不足,因此,在此基礎上,做好對學生的思想價值觀念的教育是非常重要的。新媒體環境的發展對高職院校學生的影響非常大,培養學生更好地適應新媒體環境,提高學生在新媒體環境中個人思想價值理念的提升和培養,對于學生而言是他們成長中非常重要的內容,也是高職院校對學生開展教育的必要性體現。
一、新媒體環境的信息傳播特點
(一)新媒體環境信息傳播具有高粘性和高傳播性
高粘性和高傳播性是當前新媒體環境信息傳播的重要特點,高粘性和高傳播性體現在,一旦用戶接觸互聯網之后,流失率極低;另一方面,互聯網上的網絡游戲、即時通信、微博、微信、論壇、交友等應用具有極強的互動功能,這些功能會推動相關應用的傳播,這種傳播既包括向網民的傳播,也包括向非網民的傳播,而向非網民的傳播將推動網民規模的擴張。
從當前信息傳播的實際情況來看,新媒體環境給用戶提供了更加豐富的傳播渠道,對于網民而言,他們對于這些信息傳播渠道的依賴性越來越強,這種用戶粘性也在加強。[1]一旦用戶對某一種信息傳播渠道的依賴性開展顯現,那么就意味著用戶對這種傳播方式的粘性開始養成,用戶粘性培養和實現以后,這種傳播渠道的信息就會對用戶產生比較重要的影響,讓用戶能夠更多的在這種途徑上獲得信息,提高了用戶的信息獲取能力,同時,也加重了這種傳播渠道對用戶的影響力。
此外,從傳播性的角度來講,當今社會人們對信息的需求不斷增加,而互聯網環境的發展一個重要特點,就是建立在高頻率和大范圍的信息傳播基礎上。因此,信息傳播的渠道增加,傳播效率提升,帶來的就是信息傳播性的整體增強,對于高職院校學生來說,新媒體環境和新媒體技術給了他們獲取信息的渠道和能力,而用戶粘性的培養也讓他們在信息傳播環境中獲得了更高的信息傳播力。
(二)新媒體環境下信息傳播渠道越來越多
信息傳播渠道的增加是當前新媒體環境發展下的另一個特點,傳播渠道是信息傳播最重要的影響因素,渠道的通暢與否,渠道的數量和方式等等,這些都影響著信息的傳播。新媒體環境下,信息是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推動力,因此,各種各樣的信息傳播渠道就成為人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精神影響因素。而對于高職院校的學生而言,手機已經成為學生成長中必不可少的一個東西,通過手機,學生能夠接觸到各種各樣的信息,了解到大千世界。因而,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做好對學生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不得不考慮新媒體環境下,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接觸到的各種信息來源。多元化的信息源和信息傳播渠道影響著學生的思想形成,對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形成正確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也有著很大的影響。
(三)新媒體環境下網民規模擴張與網絡價值同步
網民規模的擴張推動網絡價值的提升,而網絡價值的提升又進一步增強其擴張能力。新媒體環境的發展中,網民通過新媒體渠道獲得信息的途徑越來越多,新媒體環境對網民的影響也逐漸加大,高職院校的學生作為網民中的重要群體,他們通過新媒體環境受到的影響也在逐漸增加。[2]互聯網技術,特別是移動互聯網技術的發展,讓人們融入互聯網的途徑更加便捷,也有更多的渠道去了解網絡環境,參與網絡環境,體驗網絡環境帶給人們的新影響。因此,技術的普及和環境的影響,帶來了網民群體規模的壯大,讓越來越多的網民參與到社會建設中去,對于網民思想價值觀的形成也發揮著重要作用。另一方面,網絡環境的發展中,網絡思維的形成讓每一個網民都深深感受到了信息對他們價值理念的影響。多元化的網絡環境和豐富的網絡文化讓高職學生了解到更豐富的世界和更豐富的文化。在此基礎上,高職院校學生對于自身價值觀的塑造,特別是在自身領會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方面,多元化的網絡價值對高職學生的價值培養產生影響,對于學生而言,需要在多元化的網絡價值理念中,充分認識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意義。
二、新媒體環境下做好高職院校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養的途徑分析
(一)規范新媒體傳播環境做好信息把關
對于社會而言,在高職院校學生教育方面負有一定的責任。在新媒體信息廣泛傳播的今天,互聯網企業在肩負著信息傳播任務的同時,也肩負著信息把關的責任。如今,移動互聯網技術的普及和發展對于網絡信息的傳播有很強的推動力,與此同時,多種網絡渠道和途徑的建立也讓信息的價值和有效性變得不確定。信息傳播的途徑有很多,但是真正有價值的信息傳播還需要人們自己進行甄別。一些不良的社會價值觀念與我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所沖突,對于高職院校學生而言,這些信息傳播出來的思想價值是他們理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養成正確價值觀的阻礙。所以,社會中的企業和信息的傳播者,應該做好對傳播信息的把關工作,對于新媒體環境中傳播的信息做好把關和過濾,對于那些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念相背離的信息要及時刪除,凈化網絡空間的環境,讓學生能夠在清朗的網絡空間中學習,養成正確的價值觀念。
(二)豐富校園文化教學培養學生信息辨別能力
為了提高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理念的學習能力,未來,在高職院校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提高學生對信息的甄別和理解能力。學生的學習和發展受到的影響因素在逐漸受到他們所獲得信息的影響,而學生又是當前社會中網民群體的重要構成部分,高職院校的學生對社會接觸較少,網絡成為他們獲知社會信息和了解社會形勢的主要陣地。[3]在一定程度上講,互聯網特別是移動互聯網環境,是高職學生進行社會知識學習的重要環境,而在這樣的環境中,沒有老師的引導,只能依靠學生自己去辨別,哪些知識是自己所需要學習的,哪些又是自己在成長過程中需要摒棄的價值理念。
因此,未來在高職院校的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通過多種途徑做好對學生的引導,不僅在思想政治課程教學中,在其他專業課程知識的學習中同樣需要穿插進思想教學,教師可以將互聯網信息環境的教育工作與學生的知識學習相結合,讓學生在了解自己專業課程的同時,對相關的信息甄別能力有所提升。這樣,在未來學生的學習過程中,學生能夠更好地培養自身的價值理念,以適應社會的發展要求。
(三)豐富校園文化新媒體陣地,增強學生歸屬感和參與度
新媒體環境下,學生更加熱衷于通過新媒體途徑獲取信息,發表自己的觀點,作為高職院校,可以借力新媒體渠道做好對學生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育教學。從這個角度來講,高職院校可以針對院校的學生學習特點和院校的整體特點,進行新媒體教學平臺的定位,打造一個屬于自己院校的新媒體教學平臺,引導學生參與其中,提高學生的歸屬感。此外,還可以針對不同專業的學生展開新媒體平臺的教學試水,讓學生在自己所學的專業方面加入到新媒體平臺學習中來,一方面提高學生對專業知識的學習能力,另一方面,也實現了結合專業知識教育與新媒體平臺價值觀念教學的結合,有助于學生塑造自己的價值觀。
通過上文的分析可知,新媒體環境還有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未來,高職院校要做好對學生的培養,提升學生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理念的培養能力,讓學生能夠在更加積極的網絡環境中成長。
參考文獻:
[1]鄭榮奕,吳國峰.新媒體對高職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影響及實踐路徑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6,(43):242-244.
[2]李珈慧.基于新媒體的高職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探究[J].中國培訓,2015,(12):206-208.
[3]郭紹影,邊昭彬.自媒體時代如何構建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J].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16,(3):47-4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