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德安
(酒泉市體育運動學校 甘肅酒泉 735000)
跆拳道教學中的問題與技巧的運用①
倪德安
(酒泉市體育運動學校 甘肅酒泉 735000)
隨著中國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社會保障體系的不斷完善和物質生活的逐漸提升。一種全民健身的熱潮席卷了全國上下各個階層的人,他們向往健康,重視養生鍛煉。其中,以腿法為主要進攻手段跆拳道成為一項流行度最高的運動項目之一,具有較高的技擊實用性和觀賞性。跆拳道比賽也成了人民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尤其是近年來中國選手在國際比賽中的優秀表現,更是說明了這種以進攻為最終目的的運動項目成為運動項目界新的寵兒。因此,跆拳道技術具有很廣泛的教學研究價值,與此同時,進行普通高校跆拳道教學不僅可以幫助學生熟練運用跆拳道的腿法,還可以提高參賽選手在比賽中腿法的擊打效果與得分能力。但是伴隨著跆拳道課程在各大院校開設的同時,發現跆拳道在大學實際課程教學中還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
跆拳道教學 理論教材 心理健康 考核 數字媒體
跆拳道運動是由韓國人最早推向世界的一項體育運動,一項時尚的運動,以健與美為價值取向,這項運動是從朝鮮半島流傳過來的。在漫長的50年發展史內,慢慢成為國際體育競技項目中的一種。隨著跆拳道在全世界范圍內的普及,發展速度也愈發迅猛,短時間內全球就掀起了跆拳道學習的熱潮。而正因為跆拳道有著競爭激烈、觀賞性強的特點,進而把運動員優美的動作和堅韌的精神傳達給了更多人,而日益興盛的跆拳道也在營造一種全民健身的氛圍,引領全民眾形成一種終身健身的意識,進行跆拳道教學,社會示范效果顯著。
進行跆拳道教學技巧技法的研究也是現代教育研究中一個重要的分支,跆拳道教學的開展極大地完善了現代教育體系,使校園文體教育得以均衡發展。同時,開展跆拳道教學研究也是推動高校體育教育的改革與發展的需要,是培養大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需要,是德育教學價值體現的需要,是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需要。本論述主要就如何對大學生進行跆拳道技術教學進行簡要介紹,發現跆拳道在實際教學中的問題,探索更有效的教學方法,從而培養全面發展的大學生,推動社會的向前發展。
跆拳道的實戰和實際演練是通過各種各樣的腿法來作為主要表現形式,結合全身協調配合的演練形式。跆拳道對于人體的靈敏度和忍耐力進行了協調和鍛煉,在協調身體平衡性的同時,也幫助亞健康人群增強了體質。現階段,國內經濟發展速度非常之快,這給很多人帶來了便利,但是相應的,多數人的生活壓力也隨之增高。尤其在學校中,課業繁多、就業困難這些無形壓力讓很多學生無法喘息,他們將更多的時間投入到充實知識的過程中,但是卻忽略了對身體健康的關注,當代大學生的健康狀況也每況愈下。
“每天鍛煉一小時,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輩子”成為當今社會發展得箴言,全面發展得人才更能適應社會的需求,才能為社會做貢獻。然而,這一切都還建立在身體健康,人格完善的基礎之上。在高校人文教育當中開展跆拳道運動,既能滿足大學生對體育強身的需求,又可以將人文科學素養的培養同身體素質的提高有機結合起來。進一步擴寬跆拳道這項運動項目的影響范圍,使在校大學生也能積極參與到體育運動中去,變被動為主動,有效地提高高效學生身體素質水平。
據WHO和美國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預測,到2020年,抑郁癥將成為人類死亡和殘疾的第二大疾病。如今,依托現代科技的高速發展,通信業使得社交成為一種指尖游戲,可是令社會、學校、家庭擔憂的問題也隨之顯現。當代大學生無法面對面的交流,沒有了心靈之間的互動,積攢在心里的問題容易堆積變質;學生變得容易自閉,容易孤獨,容易患上不同程度的心理疾病,嚴重阻礙了學生的全面發展。所有事件的發生均會受到外界若干因素的影響,只要及時發現問題的根源,及時制止,就可以把誤入歧途者“拉回來”。校園跆拳道課程被當作體育課必修的內容,它的發展會受到社會條件的制約,也必將影響人類的發展。在學校開展跆拳道教學過程中,實際上就是學生發現美和審美的一個過程。一旦學生在這個過程中獲得精神上和身體上的滿足,比如:學會一套動作、學會賞析一個動作的優劣等,學生就會覺得實現了自己的小價值,有種獲得感;這種獲得感也是學生走出自己,融入外界的第一步。
更為重要的一點就是如何維持這種積極的狀態,讓“走出自己”成為不反彈的常態。跆拳道是一項進行搏擊的對抗性運動,主要以對抗、搏擊為主的相關聯系檢驗,檢驗的學習者必須積極參與鍛煉,在掌握跆拳道基本動作的前提下,增強自身的體質,從楊養成堅強不屈的優秀品質。這對鞏固“走出自己”打了一場漂亮的保衛戰。
最后,跆拳道也是一門很高雅的項目,通常需要注重錘煉自身的精神品質。跆拳道練習者幾乎都有著尚武精神,他們的禮儀精神也是其強大生命力的源泉,學校教學中注意循序漸進,潛移默化培養學生,要求學生以德樹人,以“禮”服人。因此,在普通高校開展跆拳道這門課程能夠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
用體育課程來形容跆拳道未免太過狹隘,其實它更是體育課程的延伸。跆拳道俱樂部、協會等為學生提供了除學校班級之外的第二人際圈,在這里,學生可以遇到相同興趣的同學,同學之間交流跆拳道學習經驗,分享學習樂趣,極大地充實和豐富了學生的課外生活。假如一個學校開展和開辦跆拳道運動活動熱度很高,那么相應的,就會迎來更多的學習者,當前來報名學習的人數達到一定程度時,就能在全省甚至全國范圍內成立專業組織,專門負責跆拳道的教學研究事項。通過定期和不定期舉行大型的賽事,并通過比賽的形式,篩選有潛力的選手,加強交流,重點培養。加之校內體育和校外體育有機結合,豐富學生課余生活的同時,也進一步促進了高校體育教育事業的發展,增強了全民體質。
當下,在體育課內設立跆拳道教學是比較新穎的教學形式,相應的配套措施還未來得及跟上;無論是技巧,還是身體素質,都對教師要求較高,對上課學生也有比較高的要求。體育部門和相應的老師應該加大研究和探索力度,盡快推進跆拳道教學工作。
首先,跆拳道的教學模式也是教師按照傳統經驗總結出來的,即教師講授、示范,學生反復練習,最后掌握講學內容的傳統模式。隨著課堂數字媒體化的普及,各個學科都已經實現網絡媒體、視頻錄像、直播課程、網絡課程等。在數字媒體普及率高的時代,教師應該探索出一條高效率的數字媒體教學路徑來豐富跆拳道教學方式方法。打破傳統教學方式的弊端,課堂內外打成一片,高效提高現化代教學質量。
其次,老師往往憑經驗教學,沒有統一的、科學的教學大綱。課程安排零散,內容瑣碎,學生學習缺乏條理和階段性。其次,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片面的追求教學效果,忽略了跆拳道精神文化涵養的傳授,不能體現跆拳道運動的禮義廉恥、忍耐克己的精神內涵,自然達不到培養學生優秀品格的目的,建議,另外安排學時講授體勸導理論原理。
最后,跆拳道考核方式應該劃分為實際演練內容和理論考核內容。當前考核方式不夠全面,大多缺少理論考試。教學老師要任重道遠,研究探索,將成果結合教學方法編輯成冊,不斷修訂編寫,推出新的高校跆拳道教材。
創新跆拳道教學技巧應當符合實際情況,因材施教。結合數字媒體新介質,不斷創新高效、有內涵的跆拳道理論教材。不斷改革發展跆拳道教學方式方法,進一步促進了高校體育教育事業的發展,增強了全民體質。
[1]趙麗華.跆拳道教學中的問題與技巧的運用[J].現代交際,2016(13):22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32.054
G886
A
2095-2813(2017)11(b)-0054-02
倪德安(1985,4—),男,甘肅武威人,在職研究生,中級教師,研究方向:跆拳道運動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