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勇 鄒旭鋁 (浙江省慈溪市宗漢錦綸初級中學,315301)
基于項目特征觀《耐久跑》一課的啟示與建議
李志勇 鄒旭鋁 (浙江省慈溪市宗漢錦綸初級中學,315301)
特征,是指一事物區別于其他事物的特點。運動項目特征是指,一個運動項目區別于其他運動項目的特點。研究表明:根據不同運動項目特征梳理出正確、清晰的教學線索,在這一線索引導下選擇適切的教學方式方法,可以讓教學增強自覺性,減少盲目性,提高有效性。本課的教材是耐久跑,耐久跑是封閉性的、體能主導類的、在各水平段反復出現的、混合供能的項目,具有技術簡單、教學過程單調且枯燥、技術不學已會、學生體能差異較大等特征。下面基于這些“項目特征”對《耐久跑》一課進行分析。
1.單元課時的分配體現耐久跑的項目特征
分析《耐久跑》的單元計劃可以發現:技術維度為0課時,體能維度為8課時,運用維度為2課時。也許部分教師會對這樣的課時分配感到困惑,特別是技術維度的課時安排。因為《浙江省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指導綱要》(以下簡稱《綱要》)提出以“三維度”構建單元的課時建議:在單元中,三維度的課時比例,田徑為1:2:1;球類為1:2:3。耐久跑單元共10課時,耐久跑是田徑項目,按照《綱要》的課時建議,耐久跑單元的技術維度應該是2.5課時,而不是0課時,但仔細分析,技術維度為0課時符合耐久跑的項目特征。眾所周知,耐久跑是體能為主的項目,技術簡單,在水平段反復出現,學生也基本掌握,所以技術維度再設計課時就顯得多余。當然,技術維度不設置課時并不表示不要技術,而是教師心中要有技術,將技術的學習融于練習中,通過教師的不斷反饋等方式改進和提高技術。
2.發展體能的內容體現耐久跑的項目特征
一般而言,單元的體能維度包括兩部分的教學內容:一是掌握技術、提高能力需要發展哪些素質,那么發展這些素質的方法可以作為教學內容;二是利用教材內容發展體能的方法也可以作為教學內容。耐久跑是有氧和無氧混合供能的項目,通過耐久跑能增強學生的心肺功能,發展有氧和無氧代謝能力。發展耐久跑能力需要學生具備較好的速度、力量耐力、速度耐力和協調性等素質。針對耐久跑的價值特征和能力構成特征,教師在單元設置中安排了以耐久跑為載體的練習方法,同時還安排了力量耐力和速度耐力等練習方法,并且將這些方法進行重組和整合,形成系統化。更值得肯定的是,教師在將這些教學內容重組的過程中突出“發展有氧耐力”。教師在單元設計中安排了6課時發展有氧耐力,這突出了體能發展的側重點,保證了設計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3.技術教學的方法體現耐久跑的項目特征
耐久跑是一個“不學已會”的項目,技能的形成是一個無明顯界限的“漸變”過程,動作的合理熟練需要一個反復練習的過程。對這樣的技術,教師應注重于“練”,而不是“教”,教師可以采用先練后教,或者邊練邊教,直接讓學生在運動實踐中嘗試,探究和改進、完善動作技術,而不是關注技術的學,關注簡單技術的重復練習。本課所教的技術是“跑步的節奏”,它是耐久跑技術的一個環節,技術較簡單。針對耐久跑的技術特征,教師在教學中沒有采用傳統的講解、示范和練習等方法,而是采用了體現學生主動性的嘗試練習法、游戲法和萊格爾跑等方法。讓學生在玩中學、學中玩,課堂氣氛活躍,學生積極性高,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4.發展體能的方法體現耐久跑的項目特征
耐久跑的主要價值是增強學生的體能,但耐久跑單調枯燥,過去通常采用反復地跑讓學生進行練習,學生“談跑色變”,練習效果較差。對此,本單元設計了形式多樣的練習方法,這點從單元設計可以看出。在教師的單元練習方法展示中,展示了多樣化的練習方法,而且這些練習方法沒有重復。多樣的練習方法符合耐久跑的項目特征,滿足了學生求變、求新的心理。學生在玩中練、練中玩,實現了體能與技能的無痕發展。
1.要根據耐久跑的項目特征進行區別對待
受遺傳、環境等因素的影響,學生之間的耐久跑能力存在較大差異,又由于耐久跑的動作是學生在生活實踐中自主習得,因此,動作技術上會表現出明顯的個體差異和有待改進的地方。這些特征要求教師在教學中要區別對待。但在本堂課中,教師沒有針對男女差異、能力強弱學生設計不同的距離,而是讓所有學生跑同樣的距離,雖然教師在語言上注意了區別對待,如在萊克爾跑的練習前,教師提醒學生:如果自己感到吃不消就原地踏步調整一輪再跑。但教師僅僅是提示,而且這種提示也缺乏效果,因為部分學生雖然吃不消,但在觀摩課上不愿意表現出自己的缺陷,不愿意暴露自己不如其他學生的一面,所以個別學生吃不消也要硬著頭皮堅持。教師看到這種情況也沒有調整,結果所有學生都按同樣的要求進行練習,個別學生出現了摔倒的情況。假如教師在課前設計14m、15m和16m三段不同距離,讓女生和能力弱的學生進行14m折返跑,能力強者進行16m折返跑,能力一般的進行15m折返跑,而且教師隨時注意觀察學生練習并根據練習情況進行調整。這樣就能保證每個學生都能達到適中的運動負荷,防止傷害事故發生,提高練習效果。
2.要根據耐久跑的項目特征挖掘育人價值
耐久跑的情感價值很多,如培養團隊意識、規則意識、樂觀和積極進取的精神、克服畏懼和膽怯、磨煉意志和毅力等。在這些情感價值中,最能體現耐久跑項目特征的情感價值是磨煉意志和毅力,但在教學中教師沒有以耐久跑為載體進行有意識地滲透,這是本課的遺憾之一。其實,在“立德樹人”的背景下,教師應結合教材的特點磨煉學生的意志與毅力。如,在本課的萊格爾跑練習前,當教師講完跑的標準后,大多數學生都缺乏信心,他們認為自己難以克服“極點”,但結果是所有學生都達到了良好標準(70趟),對此,教師可以啟迪學生:有些事情看起來很可怕,但只要堅持,其實并不可怕,所以遇到困難不要輕言放棄,要堅持!這樣進行挖掘不僅能磨煉學生的意志與毅力,而且能體現教學的深度,提高教學的綜合效率。
3.要根據耐久跑的項目特征教練習方法
耐久跑需要經常練習,如果一段時間不鍛煉,耐久跑的能力就會大幅度減退。這是耐力素質與其他素質的不同之處。因此,提升耐久跑的能力不能靠體育課,更多地應靠平時經常性的鍛煉,體育課的直接作用極其有限,教師在體育課中最好教一些練習的方法,讓學生在課外進行科學鍛煉。但在教學中,教師僅僅呈現了練習的方法,這樣的教學深度略顯不夠,不利于學生體育核心素養的培養。假如教師在呈現方法的同時把方法的作用、要求與評價等告訴學生,讓學生不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就能讓學生掌握練習的方法,保證學生課外科學地進行鍛煉,防止傷害事故的發生,培養學生終身體育鍛煉的意識與能力。
[1]趙超君.體育教材分群與教學策略取向[J].中國學校體育.2011(6):3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