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竟波
(湖南師范大學 湖南長沙 410012)
三人板鞋競速項目訓練方法探究①
裴竟波
(湖南師范大學 湖南長沙 410012)
本文了應用影像解析法、文獻資料法、數理統計法,對參加湖南省第八屆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長沙市板鞋競速隊的訓練方法進行了深入分析,闡述了板鞋競速運動在體能訓練和技術訓練上的特點,并總結出以下幾點:(1)合理選材。注重選材的合理性,如運動員的選拔和板鞋器材的選擇等。(2)全面身體素質訓練。速度素質是板鞋競速跑的重點,力量素質是板鞋競速跑的基礎。(3)完善的技術訓練。板鞋競速成績的優劣,需要運動員掌握合理的板鞋競技技術。(4)有效的心理訓練。板鞋競速比賽中,運動員能否克服各種內外壓力并適應復雜的競賽環境,是穩定發揮比賽成績的關鍵。(5)安全訓練。在板鞋競速項目訓練中運動員常見的損傷有:關節、韌帶、肌肉、肌腱的拉傷以及器械的擦傷等。安全訓練應貫穿訓練始終。
三人板鞋 選材 運動技術 訓練方法
板鞋運動是我國壯族人民傳統的娛樂健身項目,具有悠久的歷史。近年來,由于競技體育項目的拓展,板鞋競速這一項目應運而生,成為當今板鞋運動的主要比賽形式。2005年,國家民委、國家體育總局批準將“板鞋競速”列為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的正式比賽項目。發展至今,項目不僅制定了正式的競賽規則、還常設了各級各類的比賽、不僅有了穩定的參賽隊伍、還擁有廣泛的受眾人群。
板鞋競速項目經過30年的發展,其競賽規則、技術動作、競技水平和運動成績不斷地完善、發展和提高。在此背景下,對板鞋競速運動的訓練方法進行探析就顯得非常必要,目前,板鞋競速運動的理論研究文章見睹不多,大多數學者都是從社會學的角度對其進行了關注,而從運動訓練學的角度研究較少,基于此,本文試圖通過筆者本人參與該項目的訓練比賽,以及與其他優秀板鞋項目教練員的交流學習,對三人板鞋競速運動的訓練方法進行分析總結,以利更好地提高其運動成績。
本文以三人板鞋競速運動訓練方法為研究對象,以參加湖南省第八屆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長沙市四支板鞋隊為調查對象。
采用平面定點的攝像方法,對參加湖南省第八屆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板鞋競速比賽中的隊員跑動動作進行拍攝;對長沙市四支板鞋隊日常的訓練過程進行拍攝。
查閱國內有關板鞋競速的相關文獻資料和政策法規,并整理分析之。
運用統計學的方法對長沙市參加湖南省第八屆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四支板鞋隊的運動訓練、比賽數據以及對其他相關代表隊的調查數據進行分析。
場地:線寬均為5cm,跑道分道寬2.44~2.50m,在400m標準半圓式田徑場地上進行。
器材:三人板鞋競速器材,如圖1所示。

圖1 三人板鞋競速器材示意圖(cm)
三人板鞋競速采用田徑競賽規則。起跑:“各就位”口令時,3名運動員共同套好板鞋,將板鞋置于起跑線前,板鞋不得觸及或超過起跑線,鳴槍后,運動員方可起跑。途中跑:運動員始終在各自道次內跑。若某隊員出現腳脫板鞋觸地或摔倒,須在觸地處重新套好板鞋繼續比賽。終點:記時員的停表以第一名運動員身體軀干任何部位抵達終點線后沿垂直面瞬間為止,到達終點時,運動員的身體和板鞋須全部超過終點線后才能分離[1]。
運動員身體形態需基本符合短跑運動員的身體形態要求:高挑、腿長、臀部肌肉發達、膝關節、踝關節圍度小,跟腱清晰,足弓彎曲大,肌肉線條明顯。八字形、x型、0型腿的運動員不適合于該項目。
查閱相關文獻資料及依據板鞋競速運動項目的特點,我們認為三人板鞋競速項目運動員的身體素質要求是:其一,選拔時需注重運動員髖部、腿部、足部的力量。其二,選拔時注重運動員的絕對速度和爆發力,力量素質是板鞋競速運動員取得優異運動成績的基礎。其三,選拔時需注重運動員具有較強的協調性。其四,選拔時運動員的肌肉、肌腱、韌帶的柔韌性要強[2]。綜上考慮,長沙市三人板鞋競速項目選出如下運動員(見表1)。

表1 長沙市三人板鞋競速項目運動員身體素質一覽表
分析參加第八屆湖南省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各參賽隊三人板鞋競速項目運動員的搭配狀況,我們發現各參賽隊的3名板鞋運動員高矮不一、胖瘦不勻,差異較大。按身高,90%參賽隊3名運動員身高相差5cm左右,相差最大的達10cm;按體重,1/4參賽隊3名運動員體重差超10kg以上,3/4參賽隊3名運動員體重差在8kg左右。3名運動員的板鞋站位排序一般有:按身高,有降序、升序或最高或最矮在中間的;按體重,有降序、升序或最重或最輕在中間的。以長沙市四支三人板鞋競速項目隊為例(見表2)。

表2 長沙市三人板鞋競速項目隊隊員搭配形式
一般體重大、力量大的隊員排在最前面,協調性相對較好的隊員排中間,時空感覺、本體感覺較好的隊員排最后。
一般身高、體重、力量較大的隊員排在最前面,身高、體重次之隊員排中間,協調性、靈敏性相對較好的隊員排最后。
三人板鞋競速運動訓練中的速度訓練,包含位移速度和反應速度。因板鞋運動員的步長基本是固定的,提高位移速度主要以提高步頻為主[3]。
三人板鞋項目運動員位移速度訓練方法主要有以下幾點。
(1)30m行進間跑和穿板快速跑練習。
(2)60m行進間跑和穿板快速跑練習。
(3)100m行進間跑和穿板快速跑練習。
(4)短距離穿板變速跑練習:慢—快結合;快—慢—快結合;慢—快—慢結合。
三人板鞋競速項目訓練運動員的反應速度主要是指:反應的快速和一致性,因此,同一隊的運動員應編為一組,既訓練個人的反應速度,又訓練集體默契程度。其反應速度訓練方法主要有以下幾點。
(1)起跑和穿板起跑練習。
(2)10m起跑和穿板起跑練習。
(3)20m起跑和穿板起跑練習。
(1)運動員速度力量訓練方法。
三人板鞋競速項目運動員速度力量訓練方法有以下幾點。
①負重練習:負重跑、肩負杠鈴高抬腿、半蹲、深蹲等。
②跳躍練習:輕跳、蛙跳、單腿跳、臺階跳、收腹跳、立臥撐等。
(2)運動員力量耐力訓練方法。
三人板鞋競速項目運動員的力量耐力訓練方法有以下幾點。
①穿超重板120m跑。
②穿超重板150m跑。
③穿超重板200m跑。
(1)三人穿板鞋原地踏步的協調性練習。
(2)三人穿板鞋步伐一致向前走的練習。
(3)三人穿板鞋由慢跑到快速跑的途中跑練習。
(4)三人穿板鞋彎道穩定性跑練習。
(5)三人穿板鞋起跑和起跑后的加速跑練習。
(1)訓練中以三人穿板步頻輕快自然、步幅大的途中跑技術為主的練習。
(2)訓練中以三人穿板起跑和起跑后加速跑技術為主的練習。
(3)訓練中以三人不穿板配合小步跑、高抬腿跑、后蹬跑等跑的專門性練習。
(1)領首隊員重心前移,后兩名隊員協力向前推的快速起動練習。
(2)領首、中間隊員略勾腳尖,排尾隊員積極送髖,向前推送板鞋前行的快速起動練習。

圖2 女子途中跑控制平衡技術圖

圖3 男子途中跑控制平衡技術圖
(3)三人左或右腳帶動板鞋同時用力蹬離地面后的小步快頻加速練習。
(1)三人穿板鞋起跑后一聲口令邁一步的練習。
(2)前后隊員緊貼胯部,穩定身體,加快頻率,使板鞋在最短時間達到最大加速的練習。
(3)同時喊口號加速及加速時勾腳技術練習。
(1)領首隊員兩臂積極擺動,擺動腿盡量高抬,支撐腿盡力后蹬,上體前傾,眼睛平視的技術練習。
(2)3名隊員跑動重心穩定,兩只板鞋平行移動的協同平穩練習。
(3)3名隊員騰空階段,小腿不向大腿折疊,盡力后蹬與適當高抬的途中跑技術練習。
(4)3名隊員跑成兩條平行線,不允許隊員有內八或外八的腳步直線、平行、平衡途中跑技術練習。
(5)領首隊員身體前傾度約為15°~30°左右,后面隊員幾乎貼近前面隊員的后背;后面隊員手臂以搭住前面隊員胯部的穩住身體,控制平衡的途中跑技術練習(見圖2、圖3)。
(1)女子板鞋隊在彎道上起跑時,板鞋前端應正對該點與跑道內側分道線切點的連線上,以訓練直線起跑技術。
(2)到達切點之前,領首隊員右臂擺幅大,左臂擺幅小,右腿向前上方擺時膝稍內扣;左腳向前上方擺時膝稍外展;以訓練三人軀干逐漸向左側傾斜跑的技術。
(3)在10m長的交接區交接棒時,男隊站在預跑區視情況提前起動,采用小步跑調整節奏,力爭在接棒區內前3~4m完成交接棒,以訓練男子跑距加長而女子跑距適當壓縮的技術優化。
(1)終點跑領首隊員上體適當前傾,加大后蹬和兩臂擺動,后面兩位隊員節奏不亂、技術不變、協調一致的訓練;
(2)離終點最后一步時領首隊員上體迅速前傾,用胸部和肩部撞終點線的技術動作訓練。
(3)撞線時三名隊員控制好身體平衡以防跌倒,到達終點后逐漸降低速度以保證安全的訓練。
三人板鞋競速項目要求運動員應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能經受激烈競爭和承受大強度刺激,具有很強的團隊意識和集體主義精神。其訓練方法有以下幾點。
(1)采用多隊同場競技比速度練習。
(2)多隊穿鞋互相追逐練習。
(3)脫鞋或摔倒后盡快恢復追逐練習。
(4)持球或其他物品的趣味性對抗練習。
三人板鞋競速運動由于其運動形式的特殊性,決定了其體能、技術特點的專項性,從而有其專門的訓練方法:其一,合理的選材;其二,全面的身體素質訓練;其三,完善的技術訓練;其四有效的心理訓練;其五安全訓練。
三人板鞋競速運動要求隊員具備全面的身體素質,因此訓練應以協調性練習、默契性練習、平衡感練習、時空感練習、平行線跑練習、蛙跳、單腳跳、后蹬跑、高抬腿練習為主。
三人板鞋競速運動訓練應以實戰性訓練方法為主。如多采用抗外界干擾的練習;多采用與比賽特點相一致的訓練方式、方法和手段。
訓練前,充分做好準備活動。訓練時,采取帶手套、護腕、護膝等措施來加強保護。訓練后,重視放松活動,放松身體、放松心理,確保身心盡快恢復,提高訓練質量。
[1]閏學榮.重慶市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發展現狀研究[D].西南大學,2007.
[2]劉啟坤,朱兵,劉方濤,等.高校板鞋競速運動員選材探討[J].西昌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25(3):94-95.
[3]程楊,王素改.板鞋競速運動中體能訓練研究[J].現代商貿工業,2012(21):142.
G808
A
2095-2813(2017)10(b)-0042-03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29.042
裴竟波(1960,10—),男,漢族,湖南郴州人,本科,副教授,研究方向:體育教學與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