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澎 習星
(南昌理工學院 江西南昌 330044)
關于大學體育信息化管理模式探究
曾澎 習星
(南昌理工學院 江西南昌 330044)
隨著信息化時代的來臨,信息技術發展迅猛,滲透到我們日常工作與生活的方方面面。許多高校為順應時代發展浪潮,主動迎接信息化發展。然而,在信息化技術運用上,高校體育教學信息化管理的運用卻十分薄弱。本文就針對高校體育教學信息化管理模式進行探討。大學體育課是大學生學習和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同時也是大學生提高身體素質和運動技能學習的必修課,教育部對大學體育課程提出了明確要求和實施辦法,造成大學越來越重視對體育教學的管理,因此就需要采用信息化的管理模式,提升體育教學管理效果和工作效率。在此基礎上由于信息化技術的潮流性與體育課的必要性結合,解決教學管理中出現的問題,是我們思考和分析的主要方面。所以,本文主要對信息化管理在體育管理當中的重要性進行分析,對信息化管理模式進行探究。
大學體育 信息化 管理模式
我國高校體育教學基本實現了信息化處理,在進行學生信息檔案歸納、成績查詢時,可以通過信息化管理實現查詢的便捷性和統計的科學性,并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同時針對體育科研工作也可以進行管理信息化,這樣可以有效采集大學體育教學人員的科研情況,進行科研統計,減少了科研項目不必要的資源浪費,更加方便教師安排教學形式、設計教學進程、拓展課堂內容、組織課堂活動。此外,體育教育工作者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從而提高管理水平[1],將“人性化”管理融入到教學內容當中去。通俗來說,就是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將管理工作與信息化手段有效結合,促使體育教學能夠更順利地進行。
高校采用信息化技術進行體育管理,不僅能儲存大量體育信息,同時還能實現快速調取、查詢,方便體育信息管理,這樣就避免了以往體育管理繁瑣的工作性質,實現了信息化和智能化管理;并且使用信息化管理,對體育信息進行數據統計計算、管理,將與體育管理相關的各方面資源納入管理系統后,對信息、人員、財務等資源分配更加合理,減少人力資源的浪費,從而使體育管理工作的質量與效率得到保證。由于體育更注重實踐訓練,因而在大學中體育圖書資料與其他專業圖書資料相比,所占比重不及1/10。對高校資料室、圖書館引進現代化技術、開發現代體育資源、建立網絡資源共享平臺以及開放性的體育資料庫,將有效解決傳統體育管理中存在信息資源不足的問題。
當前大多數高校體育管理人員沒有體會到大學體育教學信息化管理的緊迫感,對體育資源的管理,僅是為了完成學校交代的任務和保證教學活動的正常開展。不曾考慮如何進行資源優化配置,也不思考如何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更不能站在更高的角度去思考,使高校體育資源發揮出本該有的社會價值。造成這些問題的根本原因是他們沒有從根本上了解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意義,轉變管理觀念。而且一些體育教師對信息化管理的利用能力不強,在管理上更傾向于傳統的手動管理模式,導致信息管理系統形同虛設[2]。
目前,仍有部分高校在對體育信息管理時,學生成績的核對工作依然采用人工手段進行,還是沒有達到減少人力浪費、提高工作效率的初衷。同時對體育器材設備、運動場地、體育師資等資源的管理,仍繼續沿用傳統的人工錄入信息、紙質檔案資料保存的方式。這就造成了信息誤差較大、工作效率極低,同時各項資源信息相對封閉,極度依賴人的作用來進行調配,具有極高的不穩定性。同時紙質的保存形式極易損壞,增添了管理難度和信息缺失。再者,現在的決策者主要依賴人的作用,不能準確把握教學工作的細節,對教師基本檔案、工作計劃、體育教學資金的投入以及教學科研業績不能進行有效管理和監督,從而出現教學進度慢或對教學不負責等情況的發生,并且對高校體育教學發展規劃不能做出有效判斷。
現在的高校部門繁瑣、復雜,體育教學資源的分配管理通常涉及許多部門。體育場地的分配、體育器材設備的管理、課程的安排等都由學校相關的部門進行審批分配,而部門之間的工作繁瑣則增加了信息傳遞的時間,造成運作機制效率低下。當出現調課時,就會出現弄不清上課的時間地點、找不到學習相同運動技能的班級、不知道老師是誰的問題,甚至出現一學期的課程結束都還不知道老師姓名的問題。同時,體育經費管理與其他資料的管理相對隔絕,資金不能根據實際需要合理投入。而且由于交流時間的不對等在進行信息交互時會出現誤差,造成不必要的失誤。
大學體育教學管理思想落后的問題,是由于對信息化管理理念理解不透徹導致的。因此就需要加強體育教師、管理人員的信息化管理理念培訓,使他們形成與時俱進、適應時代需求的意識,同時加深他們對信息化的概念,認識到信息化管理在體育教學之中的重要性。只有他們從意識形態領域上認同了管理理念的信息化,這樣才能逐步推行管理手段、方法信息化、體制信息化等,才能更好地利用好學校的信息化管理平臺。同時體育教學的教師和管理者,需要熟悉掌握信息化管理系統的運用,能對學生信息、學生體育成績、課程設計安排以及科研情況等相關信息進行錄入,并能隨時查詢或打印,這樣能為以后教學內容的確定提供依據。
如果管理理念的信息化轉變是基礎,那么管理手段和方法便是實現信息化管理最主要的內容。要想實現管理手段和方法的多樣化,就必須擺脫傳統的管理模式,運用新型的管理方法,實行信息化管理。首先可以對現有的體育器材設備進行錄用,并核對原有的紙質檔案資料后建立起精準的體育器材設備數據庫;體育文獻資料進行有效的管理、維護、備份,從而實現體育資料的信息化管理以及建立數據庫,確保體育教師在開展科研工作查詢資料時能得到完整的文獻信息資料;對教學的科研進度進行確認,對科研信息進行有效統計以及對科研工作進展進行填報,從而有效提高體育科研項目的質量和效率。除此之外,還可對體育教學的教師基礎檔案、科研工作情況、教學課程計劃安排以及他們的體育專長進行統一的數據錄入,建立完整的數據檔案。同時在大學體育教學活動中,開放網上查詢渠道,學生可以通過網絡查詢上課信息、任課老師、體育課程以及體育成績等并根據自己的喜好來選課。這樣不僅能使資源的管理實現查詢的便捷性和統計的科學性,也能有效監督教師的教學情況,避免教學進度慢、教師不負責等情況的出現,而且對學生來講,能與任課教師多溝通,增加對教師的了解,從而激發學習興趣、提高學習積極性[3]。
建立起網絡體育資源共享平臺,分享體育圖書、音像、教學成果、科研文獻等資源。這樣不僅能讓同校的體育教師們相互溝通,還能與其他高校的體育教師相互交流、借鑒教學成果,從而不斷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有利于體育資源的高效利用。同時這個平臺還能增加學生與教師之間的聯系,達到互動性,讓學生在學習之余還能夠在網絡上觀看比賽視頻,在增加趣味性的同時也能找出自身存在的問題,更有效地提高技術水平,也有利于學生更好地適應新的信息化教育管理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
體育管理的各個部門要能實現信息共享,這樣才可以結合教學活動的實際需求,及時進行溝通、交流。同時建立起全面、完整的智能化體育信息資源共享平臺,運用科學的手段和信息化管理方式處理問題。針對出現課程變動、場地更換、教師更換等情況,可以通過智能化體育信息資源共享平臺快速調配出閑暇狀態的體育資源信息,實現資源配置的合理化、高效化、便捷化,避免出現任課教師不認識學生、學生不知道老師的尷尬局面。讓每一個與這節課有關的人都能在最短的時間內了解到最準確的體育課程信息。
將信息化管理帶到大學體育教學管理中,是一個大膽而又富有創新的實踐,能否有效地給素質教育帶來新局面,是國家在加大教育改革背景下的一個關鍵突破口,是科教興邦戰略的新嘗試,這就要求學生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學習技能。對于體育教師來說,大學體育教學信息化管理帶來了全新的挑戰,所以要求體育教師應當努力學習和掌握現代教學技術,以適應網絡教育帶來的機遇和挑戰,充分利用好信息化技術這一新興科技,結合大學體育管理工作的特點,更好地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從而實現體育教學的穩定發展。
[1]祖葦.大學體育信息化管理模式研究[J].決策探索(下半月),2017(4):67.
[2]陳正權.關于體育信息化、體育管理模式創新的思考[J].電子測試,2013(18):214-215.
[3]常波.試論體育信息化與大學體育管理模式創新[J].電子測試,2013(16):204-205.
G807.4
A
2095-2813(2017)10(b)-0061-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29.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