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雷
(南京中醫藥大學 江蘇南京 210000)
淺析高校學生氣排球教學的可行性探討①
許雷
(南京中醫藥大學 江蘇南京 210000)
氣排球運動是我國首創的一種競技體育群體類活動,擁有很高的民族性,并在青年中逐漸普及,成為一種全民化運動方式。在高校普及并推廣氣排球運動對于豐富大學生文娛生活,提升提綜合體育素養有著重要意義。本文旨在,從高校氣排球的現狀及其運動方式等角度分析,研究氣排球教學在高校中的可行性,并給予相對的策劃建議解決其活動問題,為今后的氣排球教學發展打下理論基礎。
氣排球教學 可行性 體育活動 高校
氣排球運動原起源于我國中老年人的一項娛樂健身體育項目,由于其獨有的競技模式與規范的運動方式,使其從老年活動當中逐漸推廣應用,成為了近年來被年輕人所喜愛追捧的一項運動,各個高校也因此開展出了氣排球課程,通過教師的指導訓練,增強學生的運動技能,通過比賽與練習達到寓教于樂的目的。這種健康有益的娛樂方式從概念的角度上講,在高校中也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但如何通過氣排球體育課程達到健身運動的發展,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則是不斷改革深化教學內容的重點標準。
在新時期教育改革中,國家針對于體育課改提出了一系列問題與思考,國家體育部部長在體育改革時說道:“凡是能夠提高學生身心素質水平的,提升學生課外鍛煉與體育興趣的體育活動類型,百無禁忌。”這也意味著體育改革創新中要符合的“興趣”與“健康”兩項主要標準,并在氣排球體育課程中需對其進行課程形式完善,提高其可行性。
氣排球運動與其他運動相對不同的是,氣排球運用對場地的要求較低,無論是室內或是室外,只要是空曠的羽毛球場,草坪,水泥地等,都有可能成為氣排球運動的場所,學生在運動時只需將氣排球準備好,運動方式經濟又方便。同時學生在進行氣排球運動的時,也不會對其他人造成影響,是大學校園體育活動的良好選擇。如今在高校校園場地器材緊缺的情況下,學生人數增多導致高校運動場地與方式得到限制,而氣排球的使用則能夠有效地緩解此類問題,滿足學生需求。
另一方面,較之于其他球類運動,氣排球對技術掌握程度要求低、球軟,特別是對于女生來說易上手,能夠充分享受排球運動帶來的樂趣。與此同時,氣排球的運動量相對小,規則的特殊性使得氣排球運動安全程度相對高,因而有益于在高校進行推廣和普及。
近些年,高校學生的身體素質隨著體育鍛煉的不重視正處于下降階段,這也側面表明了當下高校對待競技體育的不重視,以及體育課程減少的現象,學生在高校學業不斷加大的壓力下身體素質出現了缺陷,特別是對于一些身體素質原本較差的學生,過度的體育項目開展則更不適合于其平常的體育鍛煉。
而從高校體育教學的課程規則來看,氣排球的教學課程能夠幫助學生在繁重的學習之余加強身體的鍛煉,還可以將高校體育項目與社會體育項目做出銜接,增加群體性體育項目課程,符合高校體育要求中的娛樂性與趣味競技性的特點。
縱觀高校氣排球課程開展現狀,為數眾多的高校未能認識到氣排球運動的一系列優勢,從而未能合理安排課程,難分充分發揮氣排球運動在豐富大學生文娛生活,提高其體育素養方面的作用。
客觀而言,高校對于氣排球運動的重視程度顯然不足排球。但通過對二者的對比可以發現,室內排球難上手,對天賦和技術要求很高。但氣排球卻易上手,能夠讓參與者體會到排球帶來的快樂,團隊協作,安全又有一定的運動量,是一項極為適合大學生開展的運動項目,通過實際教學可以發現,學生對氣排球這個項目十分喜愛,上課出勤率高,教學熱情高,教學效果好。但從高校層面來看,其重視程度的不足明顯導致部分高校忽略了對氣排球課程的科學設置,未能針對氣排球運動的特征進行有機、系統的課程安排,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氣排球運動的種種優勢。
自氣排球教學進入到我國高校教學以來已有十年多時間,在此期間內,氣排球的教學方式與教學內容并無太大變動,大部分教師對于課程的設置也僅考慮到一個大的內容單元,未對教學的細節化內容進行規劃。而在考核上,我國氣排球的考核內容往往僅限于簡單的技巧展示,并未對學生在實踐內容上有要求,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多數是考慮如何在有效的時間內結束整個教學進程,而并非傳授技巧知識。
但從教師的方面來說,我國高校的氣排球教師往往擁有一定的實力與技巧,在講解時也擁有一定的技術,動作嫻熟規范,但通常其教法上都忽視了對同學的實踐指導,也沒有顧及到學生參差不齊的動作水平,其教學方法的形式化嚴重影響到了學生學習氣排球的積極性與課堂的活躍性和參與度。
在我國傳統的體育項目教學中,氣排球在學生的心目中總與排球的跌打損傷結合在一起,許多學生對于氣排球的學習具有誤解,以至于對其產生一定的恐懼感。因此,高校在開設氣排球教學中,應明確氣排球的獨特性,與排球等其他運動區分,使學生能夠在課程選擇時了解其運動特性。而在實際教學當中,氣排球的訓練則應注重學生的參與感與團體感,培養學生興趣與終身體育鍛煉的自我意識,明確教學目標,提升教學質量,通過了解學生對課堂的反饋積極改善,完善課堂的整體性研究。
另一方面,由于氣排球是一項群體性活動項目,其教學當中的實踐性與學習娛樂氛圍尤為重要,學校或老師應大力增加課程的課外活動,并以分組的形式進行教學,有組織有紀律的開展比賽,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促進氣排球的組織開展,使其在校園中愈發普及,也培養了更多氣排球運動人才。
在開設氣排球課程的學校中都必須設置有專業的教師,但由于氣排球在我國的教師人才資源較為緊缺,許多時候的氣排球教練仍由排球教練擔任,因此在許多時候的氣排球培訓中,教師對于氣排球訓練的了解仍有不足,因此學校應加大對教師的培養力度,提高老師的專業性,同時加大科研研究經費的投入,使氣排球課程更加專業。
而在外部建設中,盡管氣排球對于場地與器材的要求較低,但許多學校也因此完全忽視氣排球課程的設備場地建造,高校沒有完善的場地設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響了教學進度,降低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高校應加大對氣排球的重視程度,完善其設備建設,改善整體教學環境使其在學校校園中勢在必行。
綜上所述,介于氣排球戰術規則簡單,場地要求較低,器材使用簡便的優勢,使得在近幾年來,高校也開始逐漸嘗試這種氣排球教學方法,將娛樂體育與健身結為一體,這種教學在高校中具備一定的可行性。
[1]周勇.廣西獨立學院公共體育教學開設氣排球課實證研究——以桂林電子科技大學信息科技學院為例[J].張家口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4,24(3):76-77,80.
[2]潘仰晶.從課程資源開發和利用談氣排球在高中體育課程的發展[J].當代體育科技,2017,7(7):69-70.
[3]李毅.高校學生進行氣排球教學的可行性探討[J].現代交際,2017(14):21-22.
G842
A
2095-2813(2017)10(b)-0098-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29.098
許雷(1988,5—),男,漢族,江蘇宜興人,碩士,助教,研究方向:運動訓練排球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