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迅
(青島大學體教部 山東青島 266071)
學生從中學走入大學,由被動的集體管理的方式轉化為自主管理,許多學生在學習上找不到目標;生活上失去了父母的貼心照顧弄得一團糟;在人際關系方面,不懂得和老師同學溝通、交流,交際圈很窄;當生活和學習上遇到困難時,很容易自暴自棄,缺乏堅忍不拔的精神。而高校在大學生心理素質教育方面重視程度還不夠,沒有這方面的體驗式課程。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也已經逐漸認識到團隊精神的重要。但作為培養人才主力的高校在大學生團隊意識的培養上做得還不夠,因此他們普遍缺乏團隊意識。再加上獨生子女已經成為年輕一代的主體,已經習慣了自我為中心。他們在學校組織的各項活動中更多的是個人行動,有集體活動也不積極參加,失去了提高團隊意識的鍛煉機會,這樣就更加劇了團隊意識的缺乏。
因學生沒有財源的壓力,過慣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日子,因此普遍責任感較差。同時,以理論教授為重心的教育體制,使學生的溝通、創新能力得不到鍛煉,導致他們這方面表現不足。
拓展訓練,又稱體驗式培訓(Outwardbound)。其實就是一種體驗式教學,它通過一些有趣的活動,使學員在克服困難的過程中獲得感悟,然后隊員們互相交流自己的感悟,最后培訓老師把隊員們總結出的精華提升到理論從面,從而提高各種非智力因素的能力。
拓展培訓主要由場地、水上和野外3類課程組成,在訓練中的大部分項目都是圍繞提高個人的心理素質和熔煉團隊而設計的。
(1)培養團隊協作意識。讓參與者體會到一個人的力量是很有限的,只有發揮團隊1+1>2的力量,才能完成個人不能完
成的任務。(2)培養良好的心理素質。在活動過程中,讓參與者明白面對困難、挫折和恐懼,保持平和的心態、充分信任自己、勇敢面對、戰勝自我是成功的關鍵。(3)培養良好的溝通和社交能力。團隊項目中需要與大家進行溝通,每個人說出自己的建議,經過充分的討論,最終團隊達成一致意見完成任務。(4)培養創新精神。只有突破自己的思維定勢,大膽想象,勇敢地去嘗試才能圓滿完成任務。(5)培養信任感和包容心。拓展訓練很多項目讓你懂得相信自己和信任同伴是成功的基礎,要包容別人的失誤,多鼓勵少指責。(6)培養積極的人生態度。積極的人像太陽,照到哪里哪里亮;消極的人像月亮,陰晴圓缺多惆悵,拓展訓練就要培養出心態像太陽的隊員。積極的心態是成功的關鍵。
(1)拓展訓練能彌補高校大學生意志薄弱,缺少自我挑戰的精神、團隊意識及責任、溝通和創新方面的不足,為社會輸送更合格的人才。
(2)在身體素質方面,拓展訓練對身體素質的提高沒有太大的作用,但能讓學員們感受到身體的重要性,獲得一種參加體育鍛煉的急迫感和欲望。因此,在大學一、二年級用擠占普通體育課的時間來開展拓展訓練課程是與實際情況不相符的,而在大學四年級開展卻沒有這方面的沖突。
(3)在時間方面,高校一、二年級有大量的基礎課,三年級專業課任務很重,要在體育課外抽出時間開展拓展訓練課非常困難。四年級情況卻不同,學??紤]實習、畢業論文等原因,課程安排比較輕松,非常容易抽出時間來開展拓展訓練。
(4)客觀條件限制。近幾年高校擴招迅猛,在校學生激增。因學校師資及硬件設施有限,不可能對本科、碩士和博士學生全面開設拓展訓練課程。相比較而言,四年級學生參加培訓后,可畢業直接與社會銜接在職場中應用,不會因時間長產生遺忘而使培訓效果降低。所以,在高校學生中,四年級開設拓展訓練課程最合時宜。
(1)師資。在拓展培訓中,培訓老師的引導講解將會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將決定拓展訓練課的最終效果與質量。最早的拓展訓練培訓師約1/3是大學體育教師,在高校開展拓展訓練課,他們有能力擔當課程設計、場地器材選擇和建設、組織流程設計等重任。在他們的帶領下,在現有教師隊伍中選拔那些學習能力強、溝通能力強、觀察力強、責任心強的教師參加專業的安全技術培訓、項目的監控培訓和理論知識學習,能打造一個合格的高校拓展訓練師資隊伍。
(2)硬件設施。拓展訓練不需要標準的田徑場,像背摔、電網、雷陣等項目只有一片空地就可以開展。目前,各高校的校園都建設得很優美,池塘、樹林、草地等一應俱全,還有大量的硬化空地,完全可以利用這些自然環境開設相應的訓練課程。
(3)設置專門的管理機構。拓展訓練是個綜合性很強、很特殊的教育,內容涉及到高校的體育教育、心理教育、就業前教育等方面,必須有一個綜合性的機構予以科學管理。而現行高校的管理機構中,其中一個部門根本無法勝任這一工作,因此,要開設拓展訓練課必先解決管理機構這一難題。學??沙鲑Y,由體教部、心理學教研室和學生處可共同組建畢業生拓展訓練教研室,負責四年級大學生的拓展訓練必修課教學,每個學生必須參加為期一周的拓展訓練課程,計入學分。
(4)國內外的經驗為學校開展拓展訓練提供了有益的借鑒。國際上開展拓展訓練已有很長的歷史,而且在美國的體育課程就有一些與拓展訓練相似的項目。我國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引進這種先進的培訓方式。到目前為止,在一些大中城市相繼成立了拓展訓練機構,參加培訓的人也越來越多。現在,北京大學建有專門的拓展基地,并于2002年將素質拓展訓練作為體育課程之一在全校大學生中開展,還成功舉辦了拓展訓練運動會,引起了多家媒體的關注。還有中國人民大學等高校開設拓展訓練課程,這些都為學校引進、開展拓展訓練提供了可借鑒的經驗。
綜上所述,高校開設拓展訓練課程非常適合提高大學生心理素質、責任感和團隊精神等非智力因素的能力。大部分高校從師資、教學、學生需求、場地器材等方面已具備在四年級開展拓展訓練的條件。
(1)高校領導層能更重視學生的培養和社會的需求之間的問題,了解拓展訓練這種課程,把它盡早引入到大學四年級的教學中來。(2)拓展訓練項目不少帶有危險性,應在思想上引起足夠重視,加強監管,建立有效的安全保障機制。只有這樣,拓展訓練才能在高校持續、健康發展下去。(3)作為新興教學模式,老師學生在實踐中還要結合實際不斷開發新項目,來滿足同學們的需求。(4)加大對學生有關拓展訓練知識的宣傳與教育,提高宣傳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