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聰秀
(珠海市香洲區第十一小學 廣東珠海 519001)
室內操對小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研究①
溫聰秀
(珠海市香洲區第十一小學 廣東珠海 519001)
廣東珠海地處亞熱帶,常年多雨,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室外體育課的開展,而為了免受天氣的影響,多雨的季節,應在室內開展相應的體育鍛煉活動。該文運用問卷調查法、文獻資料法、實驗法,對室內操進行研究并運用《小學生心理健康評定量表》對學生的心理情況進行測量,發現室內操對于學生健康心理的養成及社會交往能力的提高具有積極影響。
室內操 心理健康 實驗 小學生
該文以室內操對小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為研究對象,以珠海市香洲區十一小學五年級的兩個班級的學生作為調查對象。
根據該研究的需要,在學校圖書館查閱并收集國內外的書籍資料,同時查閱中國知網、萬方數據庫中相關領域的研究成果,參考相關學校體育書目及其他學科中與之類似的研究,從而獲得完成該研究所需要的各種資源,為該研究提供豐富的資料和參考依據。
該研究運用《小學生心理健康評定量表》分別在實驗開始前和開始后來測量參與實驗的學生在其中的心理狀態的變化。這一量表涉及學習、情緒、性格、社會適應、品德、不良習慣、行為以及特種8個方面。而這8個方面基本上涵蓋了學生心理健康的所有內容,這對于測量與評定學生的心理健康具有重要作用。
該研究的實驗時間范圍是在2016年3月至2016年7月之間,整個實驗持續17周,每周有3次實驗課,每次時間是35 min。研究對象的選取是以珠海市香洲區十一小學5年級的兩個班級的學生作為實驗對象。兩組實驗受試者的性別分布及基本情況是:實驗組中有30人,其中男生15人,女生15人,年齡分布為(12.32±0.610)歲,身高分布為(143.0±5.185)cm,體重分布為(37.16±9.270)kg,對照組中有30人,其中男生15人,女生15人,年齡分布為(12.68±0.607)歲,身高分布為(145.0±6.868)cm,體重分布為(39.45±7.874)kg。
具體實驗安排是,實驗分為對照組與實驗組,其中對照組于2016年3~7月間進行體育課的常規教學,其中的課堂教學內容以及教學方法按照學校的既定要來實施。在同一時間內,對實驗組的學生進行課堂教學,使用創編的室內操進行教學活動,兩組實驗同時進行。
4.1 實驗前學生的心理健康情況
從實驗前兩組的心理健康狀況結果可以得出:實驗組與對照組在學習障礙、情緒障礙、性格缺陷、社會適應、品德缺陷、不良行為障礙、特種障礙等方面的P值來看均大于 0.05,分別為0.373、0.662、0.159、0.923、0.720、0.940、0.932、0.842。從這些數據中可以看出,在實驗前,實驗組學生與對照組的學生在心理健康上是沒有顯著性差異的。
4.2 實驗組學生的心理健康情況
通過近半年的教學實驗干預之后,實驗組學生在實驗前后心理健康狀況的測試中發生了變化:在社會適應障礙以及不良習慣這兩個方面P值均小于 0.01,顯示很大顯著性差異;而行為障礙與品德缺陷的P值分別為0.038、0.029,表現出了顯著性的差異,學習障礙與情緒障礙分別為0.285、0.820,性格缺陷與特種障礙分別為0.073、0.389,兩個P值均大于0.05,沒有顯著性差異。
4.3 對照組學生的心理健康情況
而在對照組在實驗前后,除了社會適應障礙P<0.05(0.089),呈現顯著性差異以外,其他的心理方面均無顯著性差異,這說明體育活動對于提高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具有積極作用。
5.1 室內操有助于學生良好心理健康習慣的養成
研究結果顯示,在室內操教學中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要比常規的體育課教學具有良好的效果,室內操教學對學生在學習障礙、不良習慣方面、行為障礙、情緒障礙、社會適應障礙等方面有著積極的影響。在室內操教學過程中,由于是在有限的活動空間內進行教學,因此需要教師對動作進行改進和創新,同時還需注重學生對室內操動作本身美感的發現和創造,強化學生對身體姿態美的追求,提高學生發現美、鑒別美的能力,而這一切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學生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幫助學生形成健康、積極的生活態度和生活方式。
5.2 室內操有助于提高學生的社會交往能力
在室內操的教學過程中,需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作用,積極鼓勵學生主動投入到學習過程中,因為室內操中的有些動作需要以兩個人的配合或者是以小組配合的形式來完成,因此在學習過程中,有必要進行小組學習,而這一過程中需要學生與他人進行溝通交流,以完成任務,這在一定程度上對學生的社會交往以及社會適應能力是一種潛移默化的提高。與此同時,在教學中不可避免地會出現學生在做動作時害羞、畏懼等心理,為了避免出現這樣的情況,有必要讓學生了解自己所學的室內操的動作風格,同時在學生學習動作時,鼓勵學生通過肢體動作來表達自己的情感,大膽表現出動作美,通過這樣一種方式,豐富學生的情感表達方式。
5.3 室內操對學生心理不同方面的影響存在差異
根據實驗的結果看,室內操對于學生在學習、情緒上存在的障礙以及性格缺陷方面并沒有較大的改觀,但對于學生的社會適應、行為障礙以及個人行為習慣和品德缺陷方面都有明顯的改善作用,尤其是對于學生中存在的社會適應障礙以及對學生不良習慣的改善尤為明顯。不難看出,室內操對于改善學生的心理上在不同方面的影響是有差異的。
室內操從其活動開展的形式、動作的學習以及表現均與常規的室外體育教學不同,這表現在室內操可以不受天氣的影響,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進行身體鍛煉,同時在對動作的教學中,讓學生學習動作標準,使其樹立規則意識,增進學生之間的溝通,提高學生的社會交往能力,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糾正學生的不良習慣。但同時研究結果也顯示,室內操對于學生在學習、情緒障礙、性格缺陷等方面的改善效果不明顯,究其原因在于這些心理健康要素的形成受諸多方面的影響,是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而要解決這一問題并不是通過簡單的運動手段就能解決的,而是需要從包括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心理輔導等多個層面進行。
[1]陳永勝.小學生心理診斷——小學生心理健康叢書[M].山東教育出版社,1994.
[2]鄭瑩瑩.舞蹈啦啦操對10~12歲學生身體素質及心理健康相關指標影響的研究[D].牡丹江師范學院,2016.
[3]劉芳延.基于正念改編的注意訓練操對初中生心理健康的影響[D].首都師范大學,2014.
[4]王晶晶.“身體接觸類”體育游戲對小學生心理健康影響的實驗研究[D].浙江師范大學,2012.
[5]彭蕾.體育鍛煉對中小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J].教育與教學研究,2010,24(1):39-40.
G807
A
2095-2813(2017)06(c)-0085-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18.085
溫聰秀(1988,12—),男,漢,廣東湛江人,本科,二級體育教師,研究方向:小學體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