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建華
(東北農業大學 黑龍江哈爾濱 150030)
試論高校體育教學的創新方法及改革途徑
牟建華
(東北農業大學 黑龍江哈爾濱 150030)
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及教育的不斷改革,傳統的教學思想觀念與教學方法已無法適應與滿足當代學生的學習需求。因此,為擺脫傳統教育的束縛,在高校體育教學中,教師應認識到傳統教育的弊端,并積極開始改革創新。教師應以“健康第一”為教學理念、以教學內容與學生的實際學情為基礎,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方法,以提升高校體育教學質量,促進大學生身心健康和諧發展。
高校 體育教學 創新方法 改革創新
體育是高校課程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大學生體能的發展與強健的體魄具有重要影響,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保證學生的身體健康。因此,在當前高校教學中,教師應加強對體育教學的重視,教學中,教師應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重視因材施教,培養學生的運動興趣與習慣,進而逐漸培養學生終身體育的思想,使學生可以成為體魄健壯、德才兼備的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接班人。以下,筆者就對我國高校體育教學的創新方法及改革途徑進行一些探究并提出相關教學建議。
受傳統應試教育影響,體育與文化課課程(如:語、數、英)相比,一直以來受重視就不夠。教師的不重視也在潛移默化中影響了學生,導致部分學生對體育的重要性認識不夠。這樣的認知,導致學生對體育的關注與重視不夠,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礙了學生學習效率的提升。為改變學生這一認知,高校體育教學中,教師應積極改變傳統觀念,加強對體育課程的重視。
首先,教師應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明確自己的“主導作用”。其次,教師應在明確教學內容與目標的基礎上,了解學生的學習興趣與需要。然后,教師應根據教學內容、學生實際學情,做出符合學生需求的教學設計。新課標曾明確提出,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學中教師應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因此,在高校乒乓球教學中,教師應在明確教學目標、了解學生對乒乓球掌握情況的基礎上,采取有效的教學方法,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乒乓球的學習中。教師可以以班級為單位組織一場“乒乓球大賽”,將比賽分為“理論知識搶答、單拍顛球、單人對打、雙人對打”等項目,要求班級學生至少參加一個項目。在這樣的教學中,學生為取得好的成績會根據自己情況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與練習中。
在傳統的高校體育教學中,大部分教師采用“教師講解—教師示范—學生練習—學生展示”的教學模式,這樣的教學方法過于機械、單一,長此以往,學生會逐漸喪失學習興趣。為避免這一情況的發生,在高校體育教學中,教師可以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采取有效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
以高校體育網球教學為例,教師可以改變傳統機械化的教學形式,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采用因材施教的教學方法。首先,教師可以通過學生的課堂表現、通過與學生的溝通了解學生的網球學習與技能掌握情況。其次,教師可以對班級學生進行科學的分層、分組。然后,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一起學習。如教師可以將班級學生以4人為一組,按照“同組異質”的形式進行分組。分組完成后,為學生留出自由練習與準備的時間,讓各小組自由設計方案。最后,制定三局兩勝淘汰制,組織組組進行雙人網球對打比賽,留在最后的一組學生獲勝,教師將給予該組學生一定的獎勵。通過這樣的形式增加體育教學的趣味性,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以往高校體育教學中,相較于理論教學大部分教師更重視技能教學。事實上,體育理論多是體育技能的指導,對學生體育綜合能力的提升具有促進作用。因此,在新課改背景下的高校體育教學中,除技能指導外,教師應重視體育理論教學,以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全面發展。
以高校籃球教學為例。在技能教學前,教師可以組織學生上一節理論課。理論教學前,教師應深入教學大綱,挖掘并分析相關的籃球知識。可以借助先進的信息技術搜索、查閱相關的籃球知識并制作相關的教學課件。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以圖文并茂、聲像結合的形式,為學生展示并講解籃球運動的起源、發展,籃球明星及相關事跡,籃球技能與比賽的相關規則等。通過這些知識的講解,加深學生對籃球這項運動的了解,有助于激發學生對籃球的學習興趣。同時,掌握這些知識,可以為學生之后的籃球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促進學生學習效率的全面提升。
體育教學離不開體育設施。但對我國高校當前的情況調查后發現,大部分高校體育設施基本可以滿足體育教學需求,但還有一些高校受多種原因的影響(如資金不足、學校不重視、場地不適等)體育設備不足,部分具有體育設備的高校,體育器材破舊、破損嚴重,缺乏安全保障。以上情況直接影響高校體育教學,對此,在當前的高校體育教學中,學校應重視體育設施配備并加大資金投入,修繕體育設備、維護體育場地,為學生提供良好的體育學習環境。
建議學校采取如下措施。(1)相關高校在資金不足的情況下,應引起當地政府注意并尋求政府與當地財政部門的幫助,以便加大對學校體育設備的資金投入(如體育器械、場館等),從而滿足學生日常進行體育運動的需求。(2)學校應要求相關技術人員定期對學校體育設備進行保養與維護,發現問題應及時維修,無法維修應及時換新,以便為學生提供安全、健康的運動環境。另外,在體育課堂教學中,相關體育教師應為學生講解、示范體育器械正確的使用方式,嚴格要求學生規范、正確使用,以避免學生因使用不當而發生意外。
眾所周知,教學與生活之間聯系密切,不可分離。但在以往的高校體育教學中,部分教師時常忽略教學與學生日常生活的聯系,導致學生無法養成良好的運動習慣,阻礙了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對此,新課改背景下的高校體育教學中,教師應重視教學與學生生活之間的聯系,適當采用一些生活化的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終身體育的思想,以促進學生的綜合發展。
以“投擲”這一內容為例,教師可以將傳統體育教學中“鐵餅、鉛球”等改為學生生活中常見的,如“易拉罐、籃球、沙包”等學生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物品,讓學生感受不同種類、不同大小、不同材質的物品投擲起來是什么感覺,以加深學生對體育運動的感受。通過這樣的教學方式,可以為體育課堂增添不一樣的色彩,有助于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與熱情。另外,這些生活物品應用的過程中,不僅可以拉近教學與學生生活的距離,還可以為學生傳遞任何時間、任何地點學生都可以進行不同方式的體育運動的信息,有助于培養學生良好的鍛煉意識。
總而言之,當前我國高校體育教學中還存在很多亟需解決的問題,阻礙了學生的健康發展。因此,在新時期的高校體育教學中,教師應積極擺脫傳統教育的束縛,注重與時俱進、以人為本,積極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方法,提高高校體育教學的質量,以期促進學生綜合能力與素質的全面發展。
[1]董舟維.普通高校體育教學改革創新與實踐研究[J].體育世界:學術版,2016(3):115-116.
[2]張平平.新形勢下我國高校體育教學改革與創新研究[J].科技資訊,2016(17):98-99,101.
[3]唐鳳成.高校體育教學方法的創新與實踐[J].科教導刊:上旬刊,2015(4):108-109.
[4]劉建進,周嫵娜.高校體育教學創新方法研究[J].科教文匯:下旬刊,2015(7):81-82.
[5]羅家弘,何寄嶠.淺談高校體育教學方法的改革途徑[J].才智, 2015(28):45.
G807
A
2095-2813(2017)04(b)-0137-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11.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