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釗 張麗麗
(貴州財經大學商務學院體育教研室 貴州惠水 550600)
淺析高校籃球教學與訓練的創新方法①
許釗 張麗麗
(貴州財經大學商務學院體育教研室 貴州惠水 550600)
高校體育教學改革使得越來越多的教師開始關注高校生的身體素質教育,高校籃球教育成為首當其沖的關注項目,近年來,我國高校的籃球教學與訓練方法不斷地進步發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還存在著諸多問題,阻礙著高校籃球教學的創新發展,于是,高校籃球教學與訓練方法成為許多教師和體育愛好者研究的重點。該文介紹了普通高校籃球教學與訓練中面臨的問題,并對此提出自己的拙見,希望對高校籃球教學與訓練有所裨益。
高校籃球 教學與訓練 創新發展 方法
籃球一直是一項全民熱衷的運動健身方式,在高校中尤其如此,學校也大力開展籃球教學與訓練,這對于增強高校生體制鍛煉的興趣和能力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然而,高校生對于體育運動的興趣逐年下降,再加上傳統教學與訓練方法缺乏生動性,無法吸引學生注意力,使得高校籃球教學與訓練面臨諸多問題,創新教學和訓練方法以解決這些問題成為許多老師和體育愛好者研究的重點。
高校籃球的教學與訓練一直是一項集集體性、競爭性、趣味性為一體的體育教學活動[1],在大學生中的人氣一直居高不下。進行籃球運動不僅可以使高校生擁有強健的體魄,在繁瑣的課程中對身心來一次大解壓,抒發學習生活中的壓力,還能在拼搏互助中增添學生之間的感情,建立牢固的友誼。在這種情況下,籃球的教學與訓練成為很多籃球愛好者關注的焦點,要知道,適當的、正確的教學和訓練不僅使高校生的籃球技術得到加強,還能增添對于籃球運動的熱愛,最重要的是,專業訓練方式還可以避免受傷情況的發生,對高校愛好籃球的學生來說,百利而無一害。
高校籃球教學與訓練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也已經在各大高校推行,取得了一些效果,但影響還是很小,效果也不顯著,還存在很多問題,在教學模式、師生關系的方方面面都亟需改進。
2.1 陳舊的教學和訓練模式
在高校籃球教學中,受到傳統教學方法的限制,多數課堂都不能逃開教師單純地灌輸知識的死板教學“魔咒”,教學內容復雜,教學方法單一,多數學生無法掌握教學要點,學習后表示仍然一知半解,導致學生對教學內容沒有興趣,無法吸引更多的學生投入到籃球運動中。
在籃球訓練中,仍然采用基礎的控球、運球、傳球、接球、投球等技術訓練[2],連訓練方式也是單一的“個人秀”,沒有改變訓練模式,也沒有在訓練中加入一些趣味的環節,甚至沒有注重合作配合的訓練,一些對籃球有興趣的學生在嘗試訓練后,覺得索然無味,還不如自行學習。
2.2 理論與實踐的錯誤分割
高校籃球教學中沒有將理論和實踐相結合,學生學習理論知識時一知半解,上課中沒有進行籃球實踐操作,應用時更是無從下手,且實踐時教師少、學生多,往往無法進行周全的指導,僅僅是統一的示范不能解決學生因個體差異而產生的不同問題。長此以往,學生不僅沒有對籃球教學產生興趣,更是對籃球訓練產生抵觸行為,筆者在調研中發現,大學一年級新生選擇籃球為體育課的人數遠多于其他年級,且籃球提高班幾乎無人問津,可見,籃球教學與訓練的創新迫在眉睫。
2.3 單向教學,師生間缺乏交流
籃球教學與訓練中一直是老師講解、示范,然后命令學生進行大量的重復練習,這是一種非常單向的教學方法,既沒有師生間的交流,也沒有學生間的協作。筆者在調研中發現,籃球課堂上往往出現非常大的兩極化,會打籃球的同學悶頭訓練,不會打的同學懶散逃避,籃球運動中合作的樂趣并沒有被體現出來。
要改變高校籃球教學與訓練的現狀,必須要依靠意識理念和教學訓練模式的創新,確定學生才是籃球教學與訓練中的主體,只有創新才能適應時代的高速發展,達到教學效果。
3.1 識理念創新
傳統籃球運動的教學是教師示范籃球基本技術動作,學生反復練習,這種方式不僅容易使學生感到厭煩,而且往往在實際運用中效果不大,畢竟“讀萬里書不如行萬里路”,只有實踐才是最好的老師,特別是籃球這種實踐性極強的體育運動,怎樣培養戰術意識理念往往比熟練動作要重要的多。這就要求教師弱化籃球技術動作的規范性和統一性,不要被規則和技術所限制[3],甚至可以從實踐中領悟動作,比如:首先,讓學生在保證主要技術動作規范下自主研究技術要點,甚至創造自己的技術,加深對籃球戰術意識的理解和領會,老師再給出相應的指導,這樣最終的技術動作往往最符合學生的自身水平和身體條件,這是一種重認知能力和興趣的培養,而輕技術教導的訓練方法;其次,在教學指導中,一定要牢牢把握籃球運動的整體特征,注意其競技性和合作性,可以在比賽的形式中加強實戰,在實戰中不斷創新,達到教學的最好效果;最后,要注意“戰術”和“心理”這兩個方面的意識培養,對教學內容進行概括、分析、比較等各種形式的講解,以“領會”教學代替死板的“灌輸”教學,以達到更好的教學訓練效果。
3.2 教學訓練模式創新
單一的教學訓練模式已經不能滿足當代大學生的興趣要求,要進行創新,除了通過實踐進行意識理念創新以外,還要進行教學活動創新。筆者在調研中發現,已經有一些高校采取游戲教學法創新教學模式,達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游戲法教學,顧名思義,將游戲和籃球運動技術相結合,使學生在游戲中掌握技術動作,“寓教于樂”就是游戲法教學模式的概念出發點,既能把握大學生心性較為活潑、不喜歡一成不變的心理特點,使其感到生動有趣,又能起到籃球教學訓練的目的,是促進大學生身心健康,促進籃球運動在高校中大力發展的創新模式。這就要求教師要做到以下幾點:首先,控制難易度,提高競爭性,必須做好基礎訓練,結合游戲訓練時要由深入淺、循序漸進,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掌握技術,提高信心;其次,對抗性的游戲氛圍使學生加強競爭和協作意識,提高心理素質;最后,不斷地激勵學生,游戲結束后進行總結思考,不僅能加深對技術動作的理解度,還能調動學生積極性,培養創新意識;此外,還能培養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感情,可謂一舉多得。
高校籃球教學與訓練對提高高校大學生身體素質有著無法替代的作用,對于增強高校生體制鍛煉的興趣和能力方面非常關鍵。然而也因為傳統守舊而面臨著一系列的問題,高校生對于體育運動的興趣下降,傳統教學與訓練方法缺乏生動性,無法吸引學生注意力。該文就如何對高校籃球教學和訓練進行創新提出了意識領會法和游戲教學法這兩種方法,由于篇幅所限,不能結合新媒體、新科技對創新籃球教學和訓練做更深層次的解讀,實以為憾,希望文中提到的創新方法對推進高校生籃球運動有所幫助,同時,創新教學模式也可以用在其他的體育運動項目中,獲得更大的效果。
[1]徐明勝,吉朝霞.高校籃球教學與訓練新方法研究——評《高校籃球教學理論探究》[J].當代教育科學,2015,22(12):312-314.
[2]李楠,王寧.“以人為本”思想下的高校籃球教學——評《高校籃球教學理論探究》[J].當代教育科學,2015,18(13):346-348.
[3]楊文明.高校籃球教學與訓練方法創新研究[J].文體用品與科技,2015,23(16):416-418.
G841
A
2095-2813(2017)01(b)-0039-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02.039
許釗(1987,11—),男,漢,湖南岳陽人,碩士,助教,研究方向:體育教學。
張麗麗(1988,5—),女,漢,河北唐山人,碩士,助教,研究方向:體育教育訓練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