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少輝
(龍山中學 廣東中山 528471)
高中羽毛球教學中領會教學法的運用策略
黃少輝
(龍山中學 廣東中山 528471)
為適應如今教育事業的發展,我國教育學者在教育改革、新課程標準和教育方法創新等方面不遺余力,旨在推動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和學習能力。在高中體育教學中,羽毛球項目具有很高的觀賞性和趣味性,它在調動人體機能和應變能力上效果顯著,深受廣大師生群眾的喜愛。但是以往的羽毛球體育教學中比較重視于技巧方面,屬于苦練技術的傳統型教學,該文主要闡述新型教學方法——領會教學法在高中羽毛球教學中的運用策略。通過有效地運用領會教學法讓更多學生喜歡羽毛球,領會羽毛球的樂趣,增加羽毛球運動后備儲蓄人才。
羽毛球 領會教學法 運用策略
所謂領會教學法,就是一種不同于傳統的動作技能傳授方式,而是強調學生認知能力和興趣的教學方法,是體育教學指導思想的一項重大改革。傳統體育教學中注重技巧的熟練度,先分解動作后完成整體動作,趣味性和學生主動性較低。在高中階段,學生運動能力和興趣十分高漲,因此,高中體育課程是一門貫徹“健康第一”理念,培養學生體育興趣的重要課程。其中羽毛球是高中體育課中最為常見的體育課,但在以往的教學中可以發現,教師講解了主要技術要領之后進行分解動作,讓學生模仿練習。學生在一知半解,完全沒有明白羽毛球運動的規律情況下,一味地重復和模仿,使得教學效果大打折扣,進步緩慢,漸漸失去了對羽毛球運動的興趣。而領會教學法則注重學生對運動特點的掌握和戰術意識的培養,這種新型教學方法的運用能夠使學生領會羽毛球運動的規律,并在不同實際狀況下采取相應的技術應對措施,也就是在理解的前提下運用技術。領會教學法在羽毛球教學中的應用還處于摸索和完善中,因此,該文在以下幾個方面對高中羽毛球教學中領會教學法的運用策略進行探索。
1.1 以教師為指導,以學生為主體
體育教學方法與其他學科的教法是有很大區別的,其中體育教學方法是從競技體育訓練的方法演變過來的,是一種以“訓練”為主,而不是一個以教育為主要目標的過程。體育教學的特點加上傳統體育教學思想的影響,導致了教學方法越來越訓練化,以至于傳統的“技巧教學法”長期占據體育教學主導地位。在傳統教學中,學生是比較被動的,教師講解示范,學生模仿練習,久而久之不但技術得不到提升,反而興趣也被磨滅了。因此,體育教師在這種情況下必須合理應用多種教學方法、手段,緊密結合教學積極推廣“領會教學法”,全面促進學生發展,提高教學訓練效果。
第一,是教師從“主導”變為“指導”,要改變教師做什么學生就模仿什么的現狀,從而轉變成教師根據學生所做的表現來進行指導。比如:在羽毛球課上,教師在講解羽毛球運動的規律性和特殊性,對比賽中出現的各種臨場現象進行分析后,引導學生對以上現象進行思考,為什么這個擊球方法或者姿勢能夠應對這種情況,從而培養學生的戰術意識。先讓學生有了整體認識之后,在分步對學生進行教學,由于之前已經讓學生對戰術有了了解,在分步技術指導上更容易讓學生領會其中規律,擺脫枯燥的模仿式學習。教師的指導還體現在運用領會教學法時,讓學生進行比賽,然后根據學生的不同表現來做出相應的技術指導,也就是結合因材施教的方法。教師從課堂主導變為指導,更大作用發揮教師的作用,每個學生掌握程度不同,教師在領會教學中能夠明顯區別出并實施具體的教學計劃。因此轉變教師定位在運用領會教學法時對提高學生技術和學習興趣上都有很大的幫助。
第二,是以學生為教學主體。為了更好地運用領會教學法,在羽毛球教學中,必須以學生為出發點,了解學生對羽毛球運動的理解程度、興趣點以及難易點等情況。傳統的教學方法往往忽略了學生的學習感受,不管學的怎么樣都是一視同仁的教學模式,不管學生是否理解羽毛球運動的特點規律,都只是讓學生記住動作要領,因此,在運用領會教學法時必須轉變觀念,以學生為教學主體,注重學生的學習感受。例如:在羽毛球課后,讓學生發表課后感受,覺得哪里不明白,什么上課形式更感興趣,和同學比賽后自己在哪些方面不足等,教師都一一進行記錄,針對具體情況進行教學計劃的制定。
1.2 創新學習形式、營造學習氛圍
領會教學法在應用過程中可以通過簡化學習內容、創新學習形式或修訂體育游戲活動等方式來創造輕松的學習氛圍,培養學生的興趣以及對項目規律的認知,在發展技能、培養興趣的同時提高比賽能力、決策及個人判斷的能力。傳統教學的學習形式一般為:教師講解示范;完整技術動作分解,學生模仿性練習;講解戰術、戰略并結合技術訓練;糾正錯誤動作;熟練鞏固,使技術動作形成動力定型;評價學生表現。而領會教學法的學習形式為:介紹項目特點、比賽規則及運動技巧;技術與戰術理解結合,培養戰術意識;瞬時決斷力訓練,不同情況下做出決策;引導課堂教學進入“技巧演示”階段;反復練習及比賽來形成技戰術動力定型;評價學生表現。
在運用領會教學法時,除了改變上述的學習形式外,還應該在學習過程中增加趣味性比賽或者練習,營造輕松有趣的學習氛圍。例如:在羽毛球領會教學中,教師可以對“一對一比賽”進行適當簡化和改造,在練習正手高遠球和正手扣殺項目時,教師可以減少雙方互相來回打高遠球或正手扣殺的次數,從而改為一邊學生打高遠球,另一邊學生正手扣殺,完成相應技術動作才能加分,中途未接到球或者不按規定技術動作來擊球的扣分。在這個過程中,不但能夠練習擊球技術,還能培養學生判斷決策能力,從這個比賽中,學生可以了解到自己運用的這種擊球方式能不能對抗對方的擊球方式,是否對對方產生壓制等等。教師將所欲教導的技巧融合于游戲或比賽中,創造一個盡可能與真實運動情境相結合的簡單游戲或比賽,讓學生在競爭性的活動中提高學習的興趣與享受運動的樂趣。
1.3 戰術意識培養
在領會教學法中,最為突出的一個特點就是戰術意識的培養,戰術意識和技術的融合才是真正讓學生掌握體育要領的決定性因素。由于學生的理解能力和經驗水平參差不齊,如何培養學生的戰術意識也是教學過程中的一大難點。在領會教學法中以學生為本,在一個逐漸增大難度的過程中傳授戰術因素。教師以游戲方式教課,但是技術學習不能只是游戲的次要部分,同樣,游戲設計也不能單單為了學習技術。例如:在羽毛球練習中,很多初學者可以熟練地接發球,按照領會教學法,教師可以在接發球方面融入正手、反手接球和平球、高遠球的技術來進行戰術引導,如果一名學生在網前,要把球打到對方反手,那么網前擊球點要高,動作要快,而且要手指發力,這樣球速度才快;如果學生在后場,步伐不穩,節奏太快了,那么就要回高遠球過渡,如果想要進攻就打平高球。這些戰術要點的講解,能夠使學生領會技術的必要性,培養個人決斷力。
1.4 更新教學評價體系
教學評價是教學過程中的重要環節,現行的體育教學評價標準過于籠統粗略,按照動作的標準和熟練度來區分學生學習成績,容易給學生造成學習負擔、磨滅學習興趣。領會教學法的實施,要求教師更新教學評價體系。例如:在羽毛球教學中,學生的技術動作完整度熟練度不應該是決定成績的唯一因素,是否具備決斷力、戰術意識或者快速應變能力等因素應該成為評判學生學習成績標準,可以通過課堂游戲的參與度、反應力、小比賽的表現等進行教學評價。
由于領會教學法的“戰術-技術”教學模式、啟發示教學以及結合以往傳統教學方法的整體性教學,不僅使學生學習興趣大大提高,還能很好地鍛煉學生的協調性、瞬間決斷能力,可以說這種創新的教學方法繼承了傳統教學的優良性,也避免了傳統教學的弊端,是一種值得推廣的的教學方法。領會教學法提出后,在教育界引起了強烈關注,但是在國內的體育教育中應用范圍和程度并不廣泛,對領會教學法內涵的理解和認識不夠深入導致教育工作者難以在實際中進行應用實施。該文在高中羽毛球教學中領會教學法的運用上進行了以下幾個方面的探索:教師學生間的定位;學習形式及氛圍;戰術意識培養;教育評價體系。這幾個方面的改進將有助于領會教學法在羽毛球教學中的有效運用。“教學有法,但無定法”,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來適當改變教學策略,充分發揮領會教學法的作用,促進“全民運動、終身運動”的理念深入人心。
[1]王潤斌,邱芬,肖麗斌.球類領會教學法的理論闡釋與實踐探索——以籃球教學為例[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10(4):84-90.
[2]王峰,王馳.試析“領會教學法”在球類教學中的應用[J].湘南學院學報,2005(2):109-111.
[3]劉健婷.領會教學法在高中羽毛球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吉林大學,2016.
G8
A
2095-2813(2017)02(a)-0071-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04.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