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娟 徐靜珍
【摘 要】近幾年金融市場發展突飛猛進,各行各業紛紛角逐于供應鏈金融領域,同時也涌現了很多新模式。論文主要介紹供應鏈金融的發展現狀及在新形勢下形成的主要運作模式,并簡要說明了影響供應鏈金融的關鍵因素。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financial market has made rapid progress, and various industries have been competing in the SCF and many models have also emerged. The paper mainly introduces the status quo and main operation modes of SCF in the new situation, and briefly explains the key factors that influence the success of SCF.
【關鍵詞】供應鏈金融;現狀分析;運作模式
【Keywords】SCF; analysis of status quo; operation modes
【中圖分類號】F83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1069(2017)11-0064-03
1 引言
近年來,由于互聯網的快速發展,使得如供應鏈金融、金融科技、區塊鏈等新概念不斷出現。其中供應鏈金融經歷了多次行業的更替,不只是由商業銀行主導,更是有物流企業、互聯網平臺、咨詢公司等的加入,逐漸形成了多樣化的業務模式,呈現新的產業生態。
2 供應鏈金融概況分析
2.1 供應鏈金融
供應鏈金融是指基于真實的貿易背景,以供應鏈中的核心企業為中心,將與之相關的上下游企業看作一個整體,通過應收賬款、倉單、貨權等質押方式實現對資金流的鎖定或物權的掌控,從而產生各種金融產品或服務來滿足供應鏈上下游企業的需求。
2.2 供應鏈金融的模式
通常來說,供應鏈金融中的靈活性金融產品和服務主要是由商業銀行提供,但并不是僅限于商業銀行。在國外,供應鏈金融的發展較早,模式也較成熟,以主導方不同分為以下三種:商業銀行主導型、核心企業主導型和物流企業主導型。其中,銀行主導模式是指在買賣雙方發生真實交易后,買方利用貨物提單和發票從商業銀行處獲得資金支持,并將其用于支付賣方的貨款,一定時間后買方要償還貨款和所獲得融資款,既降低風險也盤活了買賣雙方的資金。制造行業大多采用核心企業主導模式,這是由于制造業的企業擁有眾多的設備,并可以據此獲得相應的融資租賃服務,在為自己取得資金支持的同時也增加了業務量。物流企業主導模式主要是指物流商運用自己在物流信息、融資抵押物及客戶關系等方面具有的明顯優勢,以自己為主導為供應鏈上節點企業提供相關的融資服務等。
供應鏈金融模式依據不同的資產分為三類:應收賬款、融通倉及保兌倉融資模式。供應鏈應收賬款融資模式是在真實貿易背景下,以應收款為依據,并將其未到期的資產質押給銀行并從銀行獲得融資。供應鏈融通倉融資模式是指企業將存貨作為質押物,向銀行辦理融資業務的融資模式。供應鏈保兌倉融資模式多用于承諾回購下的采購階段,指在賣方以貨物回購的擔保下,買方向金融機構申請貸款額度來緩解預付賬款壓力,同時由金融控制其提貨權的融資業務。
2.3 供應鏈金融國內現狀
我國主要是以商業銀行為主體來提供融資服務,這也是由于我國金融行業實行分業經營,在供應鏈金融的發展過程中,由商業銀行或其委托第三方機構對企業進行授信,并對擔保品和抵押物進行評估預測。在國內,最先開展供應鏈金融服務的是深圳發展銀行。從其發展趨勢上可以看出,供應鏈金融在我國主要經歷了以下幾個過程:供應鏈金融1.0:線下“1+N”、供應鏈金融2.0:線上“1+N”、供應鏈金融3.0:線上“N+N”。
應收賬款、商業匯票及融資租賃市場等規模的逐步擴大,供應鏈金融服務也得到了快速發展。據行業報告數據顯示,基于這幾方面的快速發展,預期在2020年,供應鏈金融可達到大約18萬億元的市場份額。
2.4 存在的優勢及不足
相比較于傳統的融資模式,供應鏈金融在融資風險及成本的降低,效率提高等方面具有極大的優勢。但開展供應鏈金融業務的企業也有一些不足,主要表現在風險控制的復雜化以及資金來源的高成本。
3 供應鏈金融的主要運作模式分析
近幾年來,由于互聯網等科技的發展已產出了眾多的新概念,比如互聯網金融、大數據時代、工業4.0、區塊鏈等,加上經濟低迷,為了應對未知的風險,各行各業都在不斷融入這些新型科技以提高自身的競爭力,而供應鏈金融也將在融入了新科技新理念的同時演變出各種不同的業務模式,是各行各業轉型的重要轉折點。時至今日,互聯網供應鏈金融的主導方已不再局限于商業銀行,傳統信貸公司和集團企業均紛紛參與到供應鏈金融業務當中,運用自身業務特性和行業優勢,將融資交易市場化,利用供應鏈金融為其提供解決方案。供應鏈金融3.0時代的到來,不僅為中小微企業解決了融資難的問題,更是促進了供應鏈中核心企業的經營轉型[1]。
3.1 電商平臺發展模式
電商平臺發展模式主要是電商根據其在互聯網交易中商家的歷史流水記錄及信用履行情況,結合用戶的具體要求為用戶提出具有針對性的金融產品和服務。
蘇寧云商是在完全發揮其線上所擁有的客戶資源、信息等交易數據和快速有效的用戶服務及完美體驗的優勢上,構建了蘇寧生態圈系統,然后通過蘇寧小貸平臺為鏈上用戶提供相關供應鏈金融服務。蘇寧與阿里進行合作,將線上線下業務進行對接,這一行為在擴大客戶范圍的同時,也為蘇寧云商開展互聯網零售業務、形成蘇寧生態圈創造了極為有利的時機。endprint
3.2 商貿物流園區發展模式
由于B2C平臺的眾多中小企業聚集在大型商貿園區內,互聯網金融服務平臺遂深入大型商貿園區,并以他們多年的交易及物流數據為基礎,甚至將存貨也納入風險控制環節,以便給商貿園區內的中小企業提供合適的供應鏈金融服務,銀貨通在線是其中代表企業。以杭州銀貨通在線為例,其依托于浙江海寧皮革城、義務小商品交易城等知名大型商貿園區,獲取海量的中小企業商戶[21]。這些大型商貿園區的上、下游中小企業普遍缺少可抵押物,但卻有完整的上、下游供應鏈。銀貨通在線利用商貿園區中企業的這一共性,運用互聯網等技術,與政府、金融機構、第三方物流、商會、協會、專業服務等相關機構合作,構建一個共享式、專業性、多樣化的中小企業物流金融網絡融資服務網絡平臺。結合各種創新模式及風控手段,平臺為中小企業制定合適的融資方案,為其貸款需求問題提供解決方法。
3.3 行業核心公司模式
一些在行業中處于核心地位的傳統企業由于經濟調整、產業轉型及國家政策引導等原因導致主業的發展缺乏活力,于是通過整合資源,發展供應鏈金融業務,實現產業轉型。
海爾的融資租賃、小額貸款、保理、資產管理等幾個金融牌照的獲批,意味著可以開拓非主業的供應鏈金融業務。海爾作為家電行業的核心企業,其電商平臺模式也加入了供應鏈金融服務。海爾憑借綜合金控集團及自身的產業客戶資源形成供應鏈金融生態圈,實現數據和風控兩個環節的對接,在生態圈內放貸效率和準確度得到有效提升,另外,在其中的支付環節也因為去除中間層而使運營成本減少。
3.4 物流企業、快遞主導模式
物流是供應鏈管理中的重要部分,是連接供應鏈上下游企業的橋梁。在供應鏈條件下,更多企業選擇發展自己具有優勢的領域及業務,達到精專,這也使得第三方物流企業發展迅猛,基于其自身的快遞、物流業務以及積累的豐富歷史交易信息在供應鏈上對其客戶進行供應鏈金融服務。怡亞通以消費者為中心,憑借完備的供應鏈服務平臺,結合互聯網新型技術和供應鏈服務,構建全面性服務平臺,全面覆蓋流通行業,將品牌企業、物流商、金融機構、服務商等各個群體連接起來,著力建造一個全面融合、平臺開放、共融共生的O2O供應鏈商業生態圈。宇商金融通過線上線下的“1+N+L”鏈式金融服務,來滿足怡亞通中小企業融資需求,形成促進國民消費升級的供應鏈金融。
現在也有很多物流企業除了依賴保稅物流中心,還在一二線城市建立多元化、全面性的物流產業園區,如區域配送、轉運、展銷、售后等相關服務。
除了以上幾種模式外,還有行業資訊網站、供應鏈服務或信息服務提供商等主體也參與到供應鏈金融領域中,利用各自的優勢來提供服務,也產生了不同的運作模式。
4 影響企業供應鏈金融發展的關鍵要素
供應鏈金融,基于不同行業、形式等有不同的解釋,而這些解釋中所共有的是某個行業或供應鏈的核心企業通過將上下游的物流、信息流、商流和資金流“四流合一”,然后利用本身所具有的優勢為其鏈上企業提供全方位的供應鏈金融產品或服務[3]。供應鏈金融業務能否成功開展,主要取決于以下幾個方面:足夠大的行業空間;擁有舉足輕重的行業地位,能夠對供應鏈中上下游企業在物流、信息流等方面具有一定的掌控力;具有較低的資金成本和較強的風險控制能力。在“互聯網”的背景下,企業成功開展供應鏈金融業務還要考慮以下幾個因素:
4.1 積累足夠的信息優勢
企業在開展供應鏈金融業務前獲得的大量客戶交易信息及鏈上企業的交易數據,都使得公司能夠對企業的交易風格和所需資金有更好的了解。只有完全知道客戶的基本要求,才能提出具有針對性的融資方案并為其提供全面的、準確的金融服務。
4.2 數據的整理和分析運用能力
獲得充足的客戶信息,并對這些企業數據進行規范化的處理分析,才能促進業務高效的開展?;ヂ摼W的一個發展趨勢是建立大數據平臺,該平臺在節省公司成本、提高信息及融資服務效率的前提下,更好地為企業提供數據方面的分析、整合。
4.3 整體業務生態圈的構建
開展供應鏈金融服務不僅是構建網絡平臺,還要與有資金需求的企業的其他相關業務齊頭并進。大多數企業是在形成完整閉環業務體系的過程中,努力構成交易、咨詢、物流、支付等其他相關業務的整體生態圈,要在發展維護相關客戶的同時,保證不會減少客戶之間的關聯程度。若僅憑借互聯網平臺,而沒有讓客戶在交易中獲得方便服務與高認同度,那么就算這樣的金融業務開展起來,也只是徒有其表。
4.4 充足的資金支撐
供應鏈金融業務的開展主要是給供應鏈上下游的企業提供資金支持,但是對于企業來說,若完全由企業自己提供這些資金肯定是一個難題,這在供應鏈金融服務廣泛推廣的過程中尤為突出。從大多數公司的業務模式中發現,這部分資金不是完全由這些企業自身來負擔,還包括了銀行、小額貸款公司等金融機構,雖然這樣做使得企業只是賺取了少許利息差,但是卻能夠促進供應鏈金融的長遠發展。自身或第三方機構提供的資金援助,促使服務平穩開展,也促使企業賺得豐沛的盈利。
4.5 公司戰略的支持
供應鏈金融業務的開展并不具有固定的模式,其運作模式也會隨著互聯網技術進步的過程而持續改進。這也就要求企業能夠與時俱進,能夠根據企業自身的實際情況及發展目標在不同的進程中制定相應的發展策略以順應時代與技術的進步。若企業只是憑借市場行情來開展供應鏈金融業務,而沒有制定相應的發展戰略,那么當市場環境惡化,企業也會被丟棄。
5 結語
在互聯網浪潮下,由于互聯網金融及大數據、交易征信、區塊鏈等領域的快速發展,進一步推動了供應鏈金融的發展進程,同時也涌現出更多新的細分模式,這些都需要企業不斷跟進、并進行實時總結。但是要注意的是,各參與企業在享用供應鏈金融帶來融資便利的情況下,應當運用線上化操作的便利性,充分利用其所擁有的數據及技術方面的優勢,努力在業務模式、信息共享、風險預警、風險控制等方面對供應鏈金融提出創新,以確保行業的健康穩定發展。
【參考文獻】
【1】梁義國.基于服務生態圈的供應鏈金融風險管理[D].北京:北京交通大學,2016.
【2】 馮若塵.淺析“互聯網+”供應鏈金融的發展現狀[J].納稅,2017(15):93-94.
【3】康辰綱.互聯網視角下供應鏈金融發展策略研究[J].現代商業,2017(16):141-14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