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忠凡
[摘要]互聯網金融在近年的發展得到了國家的極力支持,自2014年以來,“互聯網金融”一詞連續三年在政府的工作報告中得以強調,它是由傳統金融行業及互聯網精神兩者相互結合的“新興領域”?;ヂ摼W金融較之傳統金融有諸多優勢,所以對于農村金融機構而言,這無不帶來了諸多的創新發展及挑戰,本文將探討在互聯網金融環境下農村金融機構的創新及發展的相關策略。
[關鍵詞]互聯網;農村金融機構;創新發展
日常生活中,互聯網的應用愈加廣泛,隨之衍生的產業亦是迅猛。故也催生了互聯網在金融行業的普及應用,進而產生了“互聯網金融”,它是指通過相關互聯網工具,例如:社交網絡、云計算及搜索引擎等,以完成資金融通、轉賬支付以及信息中介等一種新興金融方式。它不僅僅是指互聯網技術與金融業務兩者簡單的結合,而更多的表現是一種“平等、開放、合作共贏”的互聯網精神不斷向傳統金融業務的有效滲透。故互聯網金融較之傳統的金融業務模式就有著明顯的優勢,它充分利用了互聯網技術的便捷及高效,使得操作交易過程變得更加簡單,極大程度上降低了中間的成本。同時通過互聯網,人們可以足不出戶,在家里完成一系列投資、理財或融資,如此便捷的操作,極大提高了人們的參與度,節約了不必要的開支及時間。因而互聯網金融必將成為農村金融發展的新趨勢。
一、互聯網金融的操作特點
(一)分布廣且產品多樣化
互聯網的介入下,金融業務模式得到了諸多的完善,使其服務不再局限于時空現狀,而是足不出戶便可獲得所需,輕動手指便可完成交易,省去了諸多繁瑣的操作步驟及成本,一步到位便可享受更為快捷的服務。同時其產生的衍生產品頗具多樣化特征,為顧客帶來了諸多便捷。例如:網上銀行、支付寶、微信錢包、余額寶、直銷銀行、網貸等熟知的互聯網金融產品,它們實現了顧客與商家的互利互惠,同時根據人們各階段的發展需求,也隨之不斷地完善其相應的個性化服務。
(二)工作效率高且成本低
互聯網金融為顧客提供了更為便捷高效的新服務渠道,極大程度的提高了當前的金融體系效率。通過互聯網平臺,根據客戶的不同需求,編寫相應的應用程序,便可達到目的,擺脫了傳統手動的繁瑣及操作不當的疏漏,同時顧客也不必消耗大量的時間、財力及人力去達成交易。實現了雙方交易和服務的雙向便捷互惠高效率工作,同時也降低了雙方的中間成本。而互聯網金融無需投入資金在營業網點及固定的成本上,所以在管理成本上有較大的縮減。
(三)快發展但伴有一定的風險
我國互聯網金融的興起晚但發展速度迅猛,因而也留下了許多潛在的安全隱患。其一是現階段我國信用體系建立尚未完善,且互聯網金融的違約成本較低,使得不法分子得以利用,導致諸多惡意騙貸、攜款跑路等風險的發生。尤其是P2P網貸平臺,其準入門檻較低,管理欠缺,因而滋生了諸多非法集資及詐騙等嚴重的犯罪活動。其二是網絡的虛擬性帶來的不真實及黑客攻擊而導致的風險。一旦互聯網遭遇黑客攻擊,不僅導致互聯網金融的正常運營同時還會給消費者帶來巨大的經濟損失以及個人隱私信息的泄露危險。
二、農村金融機構的特點分析
(一)發展優勢
1.其經營方式較為靈活
據悉,農村金融機構的各項信貸業務的辦理過程較為便捷。且其利率定價的自主權較大,具有一定的爭奪存款競爭力。同時農村金融機構為首的農村信用社,其縣級銀行就可作為獨立法人,故其體制也決定了審批流程及決策的靈活性。
2.其政策的優勢
由于“三農”政策的積極投入,促使農村金融機構的發展壯大得以有效地幫助,使得農村金融機構在存款準備金率、經營范圍、業務品種、稅收政策等方面都得到了有效地幫扶。同時在互聯網金融的影響下,進一步為其提供了良好的機遇和創新條件,使之不斷發展,進而摸索出適合該服務區域的金融業務,不斷完善、創新進而滿足客戶的不同需求,為其提供優質的服務,實現互惠往來,從而積累一定的優質客戶,促進更好的發展。
3.良好的客戶資源
由于農村的鄰里關系密切,及“三農”政策的支持,使得農村金融機構與所在區域的客戶聯系十分緊密,進而與客戶之間建立了良好的信任度及認知度。所以其擁有龐大的客戶資源并進一步可發展為農村金融機構的高級客戶,使之擁有廣闊的市場前景,獲得較為可觀的收益。
(二)存在缺點
1.經營產品單一
我國傳統的金融機構,由于歷史等原因,其全國聯網的時間短,不能實現全國通存通兌,長期以往導致農村金融機構愈加依賴于存貸款業務,呈現出經營產品單一的局面,無法開展多元化個性服務及業務。且商業性金融的層次服過低,大多數服務基本局限于農業企業及農業項目,極度缺乏農村金融網點和相對健全的金融設施基礎,難以滿足農戶在金融方面的需求,故導致金融市場參與率低的后果。并且農村金融機構長期處于社會的最基層,缺乏高素質的管理者,因而缺乏專業的金融理念、產品意識及法律觀念,進而其經營形式欠缺創新。同時民間借貸的服務管理亦是混亂,使得原本落后的發展變得更為被動,致使農村金融機構的經營方式及收益遠落后于一些大型的商業銀行。
2.政府支持力度不夠
農村金融機構需要發展,不僅需要政府大力的資金支持,同時還需要提供有效的技術支持。由于政府的幫扶力度不足,其資金支持對象多偏向于政策性的金融機構,而忽略了民間金融機構及一些小型農戶企業,不僅削弱了民間金融機構的競爭力,還導致對金融支農作用的局限性日益擴大,使得農村金融資金的流動,在“三農”建設上的利用率不足。所以政府應加大扶持力度,使資金落實到民間金融機構與農戶企業,同時加大對管理人員的專業及素質的定期培訓,進而對農村金融機構展開全面發展。
三、互聯網金融對農村合作金融的影響
由于互聯網金融的推行,使得農村金融機構的傳統經營模式得以強烈的沖擊,進而為其提供了良好的發展機遇,并促進了農村金融機構經營的不斷創新。在互聯網金融的背景下,農戶可通過互聯網平臺或者手機電子支付軟件等第三方支付完成相關的交易,例如:網絡購物消費、網絡轉賬提現、網絡繳費存款、網貸、網上理財等,不僅為農戶帶來了諸多的便捷,同時操作簡單為其節省了一部分人力及時間。且互聯網金融背景下衍生了諸多新興人性化服務技術,電子交易的方式打破了傳統農村金融的諸多服務局限性,使其服務范圍不斷擴大,產品形式多樣,不僅滿足了顧客的多方面需求及優質的服務,進而為金融機構的發展也帶來了諸多有利條件。
四、在互聯網金融環境下,實現農村金融機構創新發展的具體措施
(一)實現“線上”金融服務
在互聯網金融的沖擊下,使得傳統金融的缺點逐漸被完善,在充分了解到其落后的原因后,我們需及時“對癥下藥”,加大對互聯網金融的宣傳,大力開展“線上”金融服務,為農戶提供更為便捷省時省力的互聯網金融服務,并加快農村金融機構的營銷創新手段,進而提升其市場競爭力。
(二)整合資源完善金融服務基礎
為實現農村金融機構的優質改革發展,就需要進行有效的資源整合以及做好基層金融服務的創建工作。在互聯網金融的推動下,農村金融機構需要做到根據各個客戶的不同需求做到有的放矢。巧妙運用云計算、大數據、機器學習等高科技互聯網技術手段實現資源整合,建立健全互聯網信息平臺搭建工作的基礎,進而保證金融業務的高效率及高服務水平。
(三)創新營銷途徑擴寬金融服務
在互聯網金融的影響下,為農村金融機構的發展創造了良好的機遇及創新條件,使得其營銷渠道得以創新完善,金融服務項目得以豐富擴寬,進而帶動整個區域經濟發展速度的提升。所以,農村金融機構首先需善于利用互聯網的中介功能,及時向目標顧客群推送相關的金融新品,完善網上銀行的個性化功能,利用互聯網的交互性以加強與用戶之間的交流聯系,還可以結合手機APP、PC終端等傳播途徑,有針對性的為顧客設計相應的應用或公眾號,及時擴散消息,推廣產品,從而擴寬其金融服務范圍。
五、結束語
互聯網金融的背景下,不僅給予了農村金融機構有力的沖擊,更多的給予了其不斷創新的機遇及發展。我們需結合當下人們的需求,充分科學的運用其便捷、高效的優勢,積極推進“線上”金融服務、整合資源從而創建基層金融服務、創新營銷途徑以達到擴寬金融服務的目的,從而實現農村金融機構快速發展,進而帶動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