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林青
摘 要:在課堂教學中,有機地運用合作學習是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果的一種極佳的教學方式,同時也是一種具有實戰意義的高效的教學方法。在教學中,教師應當大膽應用,不斷創新,從而達到課堂教學的最優化。
關鍵詞:合作;數學;高效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7)35-0119-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35.073
課堂教學作為實施教育的主陣地、主渠道,教師要真正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學會學習,在合作探究中學習,從而實現數學課堂教學的高效性。
一、課堂開始進行合作,有利于學生明確本節課學習的內容、方向、目標
數學課堂教學的任何一個環節都可以進行有機的合作學習。然而,課程剛剛開始就進行合作是教學的起點,也是合作教學特別重要的一個環節。
(一) 小組合作探究,激發學生求知欲
教師在“正數和負數”的課堂教學中,開門見山地簡單介紹了本節課的所學內容后,把學生隨機分成六組,由小組長負責組織本小組學生進行合作探討本節課內容,并且組員分工明確:有負責記錄的,有負責提出問題的,有負責組內小結的,有負責班級交流發言的……教師把問題拋給學生:正數和負數的概念在生活中有哪些例子可以體現?每一個小組經過五分鐘自由討論后,由每一個小組派出組員來舉例說明生活中正數和負數的例子。如電梯上行可以看作正數,下行可以看作負數;運動會接力賽對面的運動員來的可以看作正數,去的可以看作負數;白天可以看作正數,黑夜可以看作負數;溫度計上的數字,零上的可以看作正數,零下的可以看作負數;彈力球向上彈起可以看作正數,彈力球向下回落可以看作負數……課堂開始的合作學習探討,氣氛熱烈,學生積極性高漲,效果明顯。
(二)有機進行點評,相機引入教學內容
分組合作探究交流后,學生對正數和負數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認識,教師應抓住時機,及時地導入本節課的教學內容——正數和負數。對剛才各小組的交流進行逐一點評,并且選取交流當中有典型意義、容易理解的例子作為這節課的素材進行教學。這樣一來,學生的興趣被激發起來,求知欲強了,學習的效果也就提高了。
二、課堂中間進行合作,有利于突出本節課的重點,突破難點
初中數學課堂教學容量大,知識點多,并且有一定的難度。教學中教師應采取合理高效的方法,使學生學得輕松、教師教得愉快。這就需要在課堂教學中合理地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從而達到高效課堂教學。
(一)在每節課的重點學習過程中,合理地運用合作學習方法
如在教學等腰三角形時,在學生對等腰三角形是兩條邊相等的三角形的知識有一定了解后,通過合作學習讓學生理解等腰三角形的底角相等、等邊對等角知識。教師把學生分成六個小組,讓學生充分動手、積極動腦,把自己準備好的卡紙裁剪成三角形,并利用量角器,用折疊法、對比法進行合作學習。每小組對本組學習的方法、過程、結果進行合作討論后,形成結論在班級內交流。各組發言、交流特別積極,并且對自己的觀點、結論十分自信,能夠自圓其說。教師應及時給予各組評價及肯定,然后隨機出示幾組三角形讓各組進一步合作討論,確定哪些是等腰三角形,這樣,本節課的重點也就突出了。
(二)在每節課的難點學習過程中,有效地運用合作學習方法
在學生突破難點進行討論的過程中,教師要及時而恰當地進行講解。在各小組討論過程中,教師要對各小組討論情況進行了解、觀察。在班級交流時,教師不但要對學生進行及時的表揚鼓勵,而且要對學生遇到的難點問題進行及時的講解,以突破本節課的難點。教師還需要趁熱打鐵,將學生在發言過程中所反映出來的難點問題重新讓各小組進行討論,強化記憶,得出正確結論。最后,教師利用多媒體進行展示,讓學生形象、直觀地對底角相等、等邊對等角知識進一步鞏固提升。這樣,通過幾次操作,學生就知道為什么要合作學習,怎樣合作學習,在自主探究和小組討論合作學習中,更加高效地把握每一堂課的重點知識。
三、課堂結束前合作,有利于學生對本節課所學內容進一步鞏固和提升
初中數學課堂容量大,知識點多,并且每一節課都有其知識要點、重點、難點。通過課堂開始時與課中的合作學習,學生已經掌握了本節課的內容,同時也知道了本節課的重點,并對難點進行了探究。課堂結束前,教師讓學生繼續通過分組合作學習的方式對當堂課的知識要點進行梳理、歸納、總結。長期堅持下來,學生可以通過合作,集合大家的智慧,把知識歸納得更全面,記憶得更牢固。在教學“正數和負數的乘法”時,教師采用分組合作學習的方式,根據學生已有知識出示幾組題讓學生運算,以期進一步提升學生對有理數乘法運算的能力。幾分鐘后各小組出示自己的答案,并且總結各組發現的規律。雖然各組總結得不那么到位,但是漸漸地學生對相關問題的總結能力有所提升。最后由教師和學生共同總結規律:正數乘以正數等于正數;負數乘以負數等于正數;正數和負數相乘等于負數;零和正數或負數相乘等于零。課堂結束前的合作探討,使學生梳理知識結構和脈絡的能力不斷增強,并通過不斷反思,達到舉一反三、化繁為簡的效果。
合作學習是一種有效的教學方式,也是一種高效的學習方法,符合初中生的年齡特點和知識結構,同時也符合學習的基本規律。通過合作學習,學生更容易發現新的問題,有利于把握核心知識、梳理知識框架、總結解題方法。所以,初中數學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有機運用合作學習方法,從而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果,達到課堂教學的最優化。
參考文獻:
[1] M·希爾伯曼著,陸怡如譯.積極學習[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54.
[2] 冉青靈,馬智強.合作學習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探討[J].教育科學(全文版),2017(55):18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