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倩華
摘 要 高職院校讀者越來越多,因此圖書館的流通服務工作越來越重要。基于這個原因,本文將簡要探析高職院校圖書館流通服務工作,既需要強化圖書館管理人員的職業道德與綜合素質,同時也需要提升圖書館的流通服務水平,加強現代信息化的建設,提升圖書館流通服務的質量,對圖書的分布合理安排,提高圖書館的使用效率。最終滿足師生的共同需要。
關鍵詞 流通服務 高職院校 資源信息
中圖分類號:G251.2 文獻標識碼:A
高職院校的圖書館擔負著整個院校師生讀取知識、進行學習提升的重要職責,從某個角度來看,圖書館堪稱是學生的第二學習課堂。而流通服務將學習者與圖書館緊密結合。流通服務是讀者對圖書館的檢驗,也是衡量圖書館工作有效性的重要標準,決定了圖書館在師生中的重要位置。
1加強圖書館人員職業道德的素質建設
圖書館館員職業能力和個人素質的高低直接決定了圖書館流通服務工作質量的優劣,作為圖書館的流通服務部門,每天都面臨的是重復的枯燥的工作,借書、遺失辦理、圖書損壞賠償處理以及圖書借閱到期提醒等,盡管這些工作看起來很容易,但是要將其每天都做到一絲不茍很難,因此對館員的素質要求極高,也同時需要極強的責任感。館員應當盡力學習,努力提升業務素養,能夠針對讀者的疑問及時進行解答和幫助,還需要對書庫中每本書每類書的位置加以記憶,迅速幫助讀者查閱。同時需要具備信息加工與信息處理的能力。這就需要圖書館流通工作人員既要具備專業知識,也要有著較強的工作能力。在工作中不斷學習,加強自身的素質建設,要對圖書流通工作積極調研,為以后更好的工作埋下伏筆。
2做到以書為本,提升管理水平
經濟社會在不斷發展和進步,我們市場需要一些具有價值和科研的圖書資料來幫助自己進行學習與工作。在圖書館中找到那些深層次研究價值的圖書、廣泛使用價值的期刊雜志,這些僅僅靠人力進行檢索與查閱是遠遠不夠的,人工勞動強度很大,嚴重的影響到工作效率。因此圖書館流通服務部門要實現管理的有效性和科學性,自動檢索書籍,加強網絡建設,實現現代信息化的圖書館管理模式。
圖書管理服務的思想和管理模式的建立都是為了提升管理水平,圖書館的最核心的理念就是做到以書為本,一切為了讀者的需要,因此圖書館要合理定位自身。管理水平的提升更加有利于整個服務水平的提高,依據合理有效的管理方法,統計數據、采集信息,及時補充缺乏書籍,對于不需要的已經過時的書籍要及時下架,讓圖書館提供更加更多有價值的資料,為廣大師生服務。
3加強信息化建設
現在,各所高職院校都已經建立起了計算機網絡管理信息系統,同時上傳了多項數據,包括外借圖書的數據、檢索流通的數據、到期沒有還書的數據,甚至每本書的流通情況都有明確的記錄,通過這些參數與數據,明確不同讀者的借閱需求,對讀者的借閱情況嚴格進行把控。在這樣的情況下,圖書的借閱就更為便捷,甚至師生可以直接通過掃碼就可以完成整個的借閱工作。同時,這樣一個網絡和信息平臺的搭建,還有專門針對師生管理的類目,都將師生的各種信息及時錄入,便于系統掌握之后進行查閱或者后期的催還,防止逾期。網絡化服務平臺可以在圖書館的網頁上開設專門的流通部門的欄目,使讀者直接瀏覽網頁就可以感受得到各種服務,也極大的提高了圖書流通服務的管理質量。
4為了師生的需求,提供個性化的服務
高職院校的圖書館主要是為了全校師生來進行服務的,因此滿足師生的閱讀訴求的最重要的工作。因此,在實際的操作中,一定要堅持為了師生的需要的原則,注重在流通服務中的人性化的管理。在整個圖書館入口的地方,要將不同區域和功能進行展示,這樣師生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選擇適合的區域進行圖書的選擇,方便了讀者尋找書籍。同時,在圖書的擺置上,也需要在圖書排架上根據不同書籍類目的特征進行不同形式的擺放。在整個圖書館,為了能夠保證一個安靜和諧的環境,遵守各種規定,還應該在圖書館內的窗口上張貼各種借閱的準則以及各種醒目的標志。管內還應當有可以提供給讀者休息和防止隨身物品的區域。高職院校的圖書館應該盡可能的做到在任何閑暇時間對廣大讀者免費開放,真正的為師生提供個性化的服務,促進整個圖書館事業的不斷進步。
綜上所述,在圖書館的流通服務中要做的工作有很多很多。當然實際工作其實更為復雜與繁瑣。這就需要館員首先要提高自己的業務素養,轉變管理的理念,在平時的工作中與讀者及時有效的進行溝通。在圖書館內,還要運用現代化的先進技術,加強信息化的流通管理。要對館藏書籍進行合理的歸類與布局,做到一切為了讀者的利益,也能夠在學習中最大化的發揮圖書館應有的作用與優勢,做好各項工作。
參考文獻
[1] 司漢力.現代圖書館大流通管理模式[J].武漢商業服務學院學報,2013,7(12):1818-1830.
[2] 胡桂蘭.關于高校和諧圖書館建設的幾點思考[J].遼寧行政學院學報,2012,3(04):83-8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