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晨
【摘要】現階段,大學生就業創業教育形勢不容樂觀。基于這種認識,本文對“CDIO”工程教育模式進行了介紹,然后在分析《大學生就業創業指導》課程教學問題的基礎上,對在課程教學中引入“CDIO”工程教育模式的意義和方法展開了探討,從而為關注這一話題的人們提供參考。
【關鍵詞】“CDIO”工程教育模式 《大學生就業創業指導》課程 課程設計創新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41-0239-02
引言:
大學生作為國家的高級人才,需要擔負起加快國家建設的重要責任。而近年來,政府也一再強調需要加強具有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的高級專門人才培養,對高校大學生就業創業指導教育也提出了更高要求。針對目前高校《大學生就業創業指導》課程教學現狀,還應積極引入“CDIO”工程教育模式,以便在推動課程教學改革的同時,滿足國家的人才培養需求。
一、“CDIO”工程教育模式概述
所謂的“CDIO”工程教育模式,其實就是集構思、設計、實施和運行為一體的一種工程教育模式。2000年,該種教育模式被麻省理工、瑞典皇家工學院等四所高校聯合提出,其注重工程基礎,致力于為學生提供擁有實際產品和系統的工程教育。在該模式下,學生能夠更好的掌握技術基礎,并實現新產品和新系統的開發和運行。作為一種特色教育模式,“CDIO”依托工程實際,可以借助大學學科能力、資源豐富等優勢完成產品全生命周期開發,能夠在課程教學中融入技術、經濟、團隊綜合設計等內容[1]。因此,采用“CDIO”工程教育模式,能夠使學生的工程系統能力、基礎知識、個人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等能力得到全面培養。
二、《大學生就業創業指導》課程教學現狀
《大學生就業創業指導》課程為面向全體在校大學生的課程,具有一定的針對性和指導性,致力于培養大學生就業創業和實踐創新能力。但就目前來看,該門課程的教學情況不佳,無法實現課程開設的目的。
(一)課程內容缺乏連貫性
從目前高校課程開設情況來看,多數高校都在各學年完成1-2次就業指導輔導課的開設,課程開設形式主要為就業指導講座,在課程內容安排上缺乏連貫性,無法為學生提供充分的就業創業指導。在具體進行課程內容安排上,高校大多采用大體相同的課程內容,并未將不同年級和不同專業學生的需求區分開來,缺少專門的指導輔導。而課程內容主要圍繞當前就業形勢和國家有關政策進行敘述,并進行了就業技巧和渠道等內容的講述,未能針對專業與職業關系、事業發展和學業提升等內容展開指導。受這些因素的影響,高校學生普遍認為《大學生就業創業指導》課程缺乏實用性,能夠從中獲得的有用信息較少,所以普遍反映興趣不高。此外,針對課程內容,學生也大多只是進行理論記憶,缺少職業觀念、技能操作等方面的培養。
(二)教學方法缺乏有效性
在課程教學實施的過程中,多數高校教師都采用注入式的教育模式,一味按照課本內容進行講解,并要求學生識記。而延續傳統教育模式開展教學,將導致師生之間缺少互動,學生很少參與課程活動。作為公共課,課程往往采用大課形式,采用該種教學方法將導致課程形式呆板,學生在課堂上“呼呼大睡”。此外,出于學校利益的考量,高校《大學生就業創業指導》課程教學主要集中在學生“簽約”問題上,以期提高學校就業率。受這一因素的影響,教師在課程教學的過程中往往缺乏對學生職業發展特點的關注,一味采用“包裝”的方式開展教學,領導學生進行求職面試技巧練習,忽視了就業單位的人才需求。采取該種教學方法,將導致學生的知識結構、心理素質等各方面受到影響,不利于學生實現職業生涯的長期規劃。
(三)教學評價缺乏規范性
課程教學評價工作能否得到較好的開展,直接關系到課程教學能否得到不斷完善。但就目前來看,《大學生就業創業指導》教學評價缺乏規范性,理論部分占評價內容的比重較大,不符合課程教學要求。目前,受教育理念、師資力量、教學方法等各種因素的限制,各高校課程教學水平高低不一。而多數高校也未能完成科學、系統的課程評價體系的建立,在人員考核方面也缺乏統一標準。評價不規范,直接導致課程實效性無法得到準確評價,同時也無法全面反映出課程教學水平和學生滿意度等內容。缺乏科學的評價結果,高校將無法完成更優就業指導內容和形式的判別,進而不利于學生的職業發展。因此,目前高校《大學生就業創業指導》課程教學僅僅從表面上解決了學生就業指導問題,卻忽視了學生專業背景和個性發展需求,無法確保課程的教學效果。
三、在《大學生就業創業指導》課程教學中引入“CDIO”的意義
面對《大學生就業創業指導》課程教學存在的問題,還要引入新的教育模式推動課程教學改革,從而使該門課程的教學水平得到有效提高。而就目前來看,引入“CDIO”,能夠使《大學生就業創業指導》課程教學內容、方法和效果得到改進,繼而使大學生就業創業能力得到全面培養。
(一)更新課程教學內容
引入“CDIO”,需要重新完成《大學生就業創業指導》課程的設計。在設計的過程中,為體現課程對工程基礎知識的重視,還要將職業生涯規劃、求職擇業和創新創業等方面的內容全面納入到課程內容中,所以能夠使課程教學內容得到更新。除了實現課程理論內容的更新,由于“CDIO”注重學生技能和素養的培養,所以能夠為實踐內容的設計提供助力。在課程內容更新的過程中,高校就業創業指導教育課程體系也將得到更新,高校將重新樹立專業教育與就業指導并重的理念,并以創新型人才培養為核心完成高級應用型人才的培養。
(二)改進課程教學方法
采用“CDIO”教育模式,高校需重新考量《大學生就業創業指導》課程教學的實施問題。具體來講,就是需要完成“做中學”、“學中做”的教學方法推行,從而使學校的各種就業創業指導資源得到整合,并加強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所以,采用“CDIO”模式,能夠使高校改進過去的課程教學方法,在就業指導教學中融入更多的實訓計劃,并按照功能不同完成科技競賽、就業創業、科研創新等多種項目的劃分。而分層和分模塊的實施各項目,則能使課程教學方法得到全面改進,進而使課程教學效用得到提高。endprint
(三)提高課程教學效果
采用“CDIO”模式,高校同樣需要完成課程考核方式的轉變。因為在課程內容和方法都發生變化的情況下,高校需重新完成考核主體和考核指標的制定,并完成科學考核評價體系的構建。具體來講,就是要重點完成學生知識應用、創新能力等內容的考核,并秉承理論和實踐并重的考核觀念,以獲得更加全面的考核評價結果[2]。而伴隨著課程考核方式的轉變,教師的教育理念也將發生轉變,其將更注重學生知識、素質和能力的培養。對于學生來講,則能更好的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以獲得創新實踐能力的提高。因此,引入“CDIO”模式,能夠使課程教學效果得到全面改善。
(四)優化學生能力結構
作為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一種教育模式,“CDIO”模式能夠起到優化學生能力結構的作用,所以有助于完成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繼而更好的推動《大學生就業創業指導》課程的改革。首先,引入“CDIO”模式,能夠尊重學生的個性發展需求,所以能夠使學生的學習興趣得到提升,從而使學生積極參與課程,以獲得實踐能力和合作能力的提升。其次,“CDIO”注重知識、技能和素質教育,能夠使學生的知識能力、創新能力等能力得到提高。最后,“CDIO”可以項目為載體實施教學,因此能夠使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得到提高。
四、基于“CDIO”工程教育模式的《大學生就業創業指導》課程教學改革
在《大學生就業創業指導》課程中引入“CDIO”工程教育模式,有助于學生能力結構的優化。所以,還應在“CDIO”工程教育模式的基礎上推動《大學生就業創業指導》課程教學改革,利用“CDIO”實現課程教學各個環節的創新改革,進而更好的推動我國高等教育的發展。
(一)借助“CDIO”實現課程設計創新
按照“CDIO”模式,大學生就業創業能力可以劃分為基礎知識、個人能力、工程系統能力和人際協作能力。所以,課程培養目標首先要劃分為四個層次,并且分別進行課程內容的設置。結合在校大學生在不同階段的學習需求,還應完成學業規劃教育、職業規劃教育、就業指導、職場及創業教育這四個層次內容的設置,然后進一步完成課程內容模塊的優化設計。針對學習規劃教育,可完成大學學習、學業規劃、人際交往等多個模塊內容的設計;針對職業規劃教育,可完成自我及環境評估、職業發展目標確定和個人生涯愿景等多個模塊設計;針對就業指導,可進行就業制度、就業程序、就業材料等多個模塊設計;針對職場及創業教育,可完成職場適應、創新精神、創業意識等模塊設計。
完成整合課程體系的設計后,還要運用“CDIO”理念實現具體教學流程的設計。考慮到工程教育國際化發展形勢和產學研合作需求,可以了解企業對大學生的要求。就目前來看,多數企業普遍反映大學畢業生缺乏對企業工作流程的了解,同時缺乏團隊協作能力、動手能力和創新精神等能力素質,還要一改過去的課程教學模式,樹立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理念。結合這一理念,可完成引導學生成為主動學習者的教學流程設計[3]。以就業指導實踐課程為例,可先安排優秀畢業生進行擇業觀、企業需求和就業心理的講解,然后組織學生開展就業技能大賽,以引導學生通過制作簡歷和體驗面試求職過程獲得就業能力的培養。在此基礎上,教師可組織學生模擬招聘會,并從旁提供指導,以便使學生主動完成求職技巧的學習。最后,可組織學生進行畢業設計,并完成實習和職業發展規劃。完成具體的畢業設計,則能使學生更為深入的理解之前學習的內容,也能結合自身經驗對自身求職問題進行反思,進而獲得個人能力、專業修養等多方面的提升。而設計該種課程,能夠將專業與就業指導結合在一起,并使學生主動參與就業指導實踐,所以能夠使學生的能力得到更好的鍛煉。
(二)利用“CDIO”完善教學實施過程
完成課程設計后,還要利用“CDIO”完善教學實施過程。為此,教師還應樹立全新的教育理念,將課堂教學與實踐較好的融合在一起,以便使學生明確課程內容與實踐的聯系,從而更好的完成學科知識的學習。為達成這一目標,教師還要完成對專業競賽、社會團活動、科技創新等各種實踐內容的整合,以獲得與理論教學相對應的就業指導實踐教學體系。按照功能,可以將該體系劃分為四個模塊,即人文素養計劃、科技競賽計劃、就業創業計劃和科研創新計劃,從而將工程基礎知識與實踐較好的結合。采取該種方式,也能激發學生對專業課程的學習興趣,并不斷完善自身知識框架。同時,也能引導學生帶著畢業設計課題參與實踐活動,以獲得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提高。
在具體開展教學的過程中,實施“CDIO”教育模式,需要采用探究式課程教學和實踐教學相結合的方法,以體現系統構思、設計、實施和運行的整個過程。具體來講,就是先進行頭腦風暴,以便使學生的思維得到拓展。在此基礎上,需提出問題,并確定社會實踐項目主題。經過討論后,項目主題將得到確定,然后則需要實現項目分解,并通過團隊合作分類執行項目。完成項目后,需撰寫報告,并對項目展開評價。最后,結合考核結果,需對項目進行反饋修正。對于教師來講,需完成討論議題的擬定和準確描述。而學生則要利用自身掌握的知識理解社會現象,并通過討論在問題探索上達成共識,然后確定符合實際情況的項目和操作流程。在此基礎上,教師需提出具體的管理程序,以確保學生能夠合理完成項目分解,即將項目劃分為理論調研、實踐調研、項目制作等。針對最終項目,教師、企業和校友需展開評價,以便使學生能夠意識在自己的問題,并實現反饋修正。采取該種教學方法,能夠使學生親身體驗企業運營模式,并學會團隊協作。在遭遇問題時,學生則能完成自身差異的查找,并完成新知識和技能的學習,進而獲得個人素養和能力的提高。因此,在該種教學模式下,學生能夠體會知識學習和實踐應用間的互動關系,并且通過主動參與知識學習和課程實踐獲得工程能力的提高,進而更好的適應社會和企業環境。
(三)采用“CDIO”改進課程考核方式
按照“CDIO”教育理念,還應采用不同的方式完成不同能力的考核。在專業知識考核方面,可以采用筆試或口頭測驗等方法。對學生的能力展開評價,則要采用多元的評價方法,以完成可靠評價體系的構建。具體來講,就是可以采用記錄、自評、互評和報告等形式。比如針對背景環境、課程計劃、就業導論等內容,可通過自評完成考核。針對實習報告、社會實踐等內容,還要通過報告和記錄等方式展開評價。針對小組協作的內容,還要通過互評展開評價。總體來看,需圍繞知識、能力和素質三個方面展開評價,以實現對人才培養效果的動態評價。采取該種思路,需完成多元動態評價體系的構建,并完成不同考核主體和考核指標的設計,從而獲得更客觀和更全面的考核結果。
為全面落實《大學生就業創業指導》課程的教學改革工作,還應采用“CDIO”理念完成課程考核方式的改進。具體來講,就是要一改過去結果性考核模式,建立形成性課程考核模式。為對課程教學效果展開動態評價,應以校友、企業和專業教師的審核為標準,分別由學生、企業和校友、教師對學生課程成績展開考核,考核結果各占總成績的20%、30%和50%。由學生對學生進行評價,可以對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進行考核,確定學生是否能夠達到合作、參與度、交流程度等方面的要求。由企業和校友展開評價,可以采用問卷調查、企業回訪等方式獲得評價結果,目的確認學生是否符合當前用工形勢和用工制度等方面的要求,主要從學習態度、出勤率、動手能力等方面展開評價。結合評價結果,學校也能明確自身培養方案和目標是否需要改進,從而更好的完成科學內容的安排。由教師展開評價,主要從平常表現、面試、簡歷制作和課程論文五個方面展開評價。
結論:通過分析可以發現,在《大學生就業創業指導》課程教學中引入“CDIO”工程教育模式,能夠解決目前課程教學存在的問題,所以能夠使課程教學達到預期的目標。為此,還要加強該種教育模式的運用,以完成課程內容、實施流程和評價方式的改進,繼而更好的推動課程教學改革。
參考文獻:
[1]佟琳,汪琛,湯德俊等.基于TOPCARES-CDIO的SOVO實踐教學基地改革[J]. 軟件工程師,2011,Z1:100-104.
[2]陳小霞. CDIO教育模式在大學生就業指導課中的應用研究[J]. 吉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2,05:145-147.
[3]單家凌. 基于CDIO理念的《網絡工程》課程設計教學改革與實踐[J]. 軟件導刊,2012,11:156-15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