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成業
摘 要:初中美術欣賞課主要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使學生能夠在美術作品的欣賞過程中,提升自己的綜合素質。因此,美術欣賞課應該具有生動性,才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從而改變傳統美術欣賞課只注重美術作品創作分析的教學模式。
關鍵詞:初中美術;欣賞課;生動性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7)34-0151-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34.092
在傳統的初中美術欣賞課中,基本是讓學生先看一些美術作品,再由教師對其創作背景、表現手法等進行分析。這就容易使學生的思維受到局限,形成封閉式的教學模式,不利于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因此,教師需要提升初中美術欣賞課的生動性。
一、重視課前的準備工作
(一)備課
要使初中美術欣賞課具有生動性,教師在上課前就需要精心的備課,搜集與教學內容有關的知識,并將其整理出來,結合教學目標和任務,確定出最適合本課教學的方法。同時,在備課的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對教學內容的重點和難點加以區分。比如,在《色彩的對比》的教學中,最基本的內容是要讓學生對教材中的圖片進行欣賞、分析,并在教師的引導下,分析強烈對比、柔和對比中比較多的是什么顏色,分別位于色相環的哪個位置。重點是要能夠對范畫進行欣賞,對其中的色彩進行感受。難點是要能夠運用色彩的對比進行民間工藝品色彩設計,并能夠觀察未完成的作品,根據自己的選擇,選用恰當的顏色進行搭配,或者自行設計一幅作品。
(二)準備教學工具
初中美術欣賞課是對美術作品的欣賞,要求學生在學習完相關知識后,能夠進行實踐,創作出屬于自己的美術作品。因此,在上課前,教師還應準備相應的教學工具,學生也應該準備需要的學習用具。比如,在《色彩的對比》這一課的教學中,教師需要準備多媒體課件、對比色色卡、各類彩色紙;學生則需要準備賀卡實物、圖案、卡通形象資料,以及顏料盒、畫筆等。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一邊講解一邊為學生演示,而學生則跟著教師的講解進行實際操作,增強師生間的互動性,則能提升初中美術欣賞課的生動性。
二、將美術欣賞與音樂結合起來
(一)利用音美結合創設情境
音樂和美術都是重要是藝術形式,音樂中能夠呈現出畫面美,美術中則能體現出音樂的律動。因此,為提升初中美術欣賞課的生動性,教師就可將美術欣賞與音樂結合起來,通過創設情境來激發學生對美術欣賞的興趣。在聆聽音樂的過程中,可讓學生體驗到音樂中所蘊含的美和情感。比如,在《中國山水畫》的教學中,教師可利用多媒體播放《富春山居圖》《張大千青綠山水畫》《萬山紅遍》等美術作品,還可展示各種風景圖片、山水畫等,在展示這些作品和圖片的過程中,可伴隨著《故鄉的原風景》這首輕音樂進行。在《故鄉的原風景》的感染下,學生心中會激起對中國自然風光的熱愛,并在音樂中感受到自然山水的靜謐、和諧、幽靜,帶著這樣的情感去欣賞中國山水畫,才能深刻體會到其中的意境。
(二)利用音美結合烘托氛圍
美術能夠給人視覺上的享受,音樂則能夠給人聽覺上的享受,兩者是相輔相成的,能夠互為補充。將音樂引入初中美術欣賞課中,能夠對教學氛圍進行烘托,以激發學生的想象能力,使其在欣賞美術作品的時候,能真正地感受到畫面中所呈現出的美。比如,在對《簪花仕女圖》進行欣賞時,教師在上課前先播放一段唐朝音樂,通過音樂中的歡快、和平的節奏,學生的情緒調動起來。然后,在欣賞《簪花仕女圖》時,同樣以唐朝音樂作為陪襯,使學生能夠將畫面中人物的頭飾、服裝、表情、特征等與音樂中所表現的和平時代結合起來。在視覺和聽覺的雙重刺激下,學生能夠想象出畫面中所呈現出的美好生活,對《簪花仕女圖》有更加深刻的理解。
三、提高學生課堂參與度
(一)“看”與“想”的結合
在美術欣賞課中,不能僅僅通過眼睛對作品進行欣賞,還應引導學生將“看”與“想”結合起來,在欣賞美術作品的同時,要能夠發揮自己的想象力,才能夠領會出作品中更深層次的含義。比如,在欣賞油畫《篩谷的婦女》時,學生要想象主體人物形態中,“S”型的優美,整幅作品是環形的,視覺中心正好落在主體人物的側臉上,能夠為學生提供無限的遐想空間。透過圖畫中溫暖的陽光,學生可以想象這是正午十分。整個畫面的空間感十分真實,層次非常豐富,學生在欣賞的時候要想象婦女日常勞作的場景,去體會作品所表現的勞動者的健康美,以及勤勞樸實的品質。
(二)“談”與“寫”的結合
在欣賞美術作品時,每個學生都會有自己的感受和體會,教師要鼓勵學生將自己的感受表達出來。同時,教師要引導學生對作品寫評論,就美術作品的內容、藝術技巧、主題思想等,對美術作品進行評價,并將評價內容寫下來,從而使學生的審美能力在潛移默化中得到提升。比如,在《田橫五百士》的欣賞中,教師可將學生分成幾個小組,對作品的感受進行討論,學生可以各抒己見,結合日寇在我國橫行的創作背景,體會作品中所歌頌的寧死不屈的精神。在評價這幅作品時,要對作品內容及繪畫語言進行分析。在構圖上,這幅作品將穿緋紅衣袍的田橫置于右邊,作拱手訣別狀,他昂首挺胸,表情嚴肅,眼望蒼天,似乎對茫茫天地發出詰問。橫貫畫幅的三分之二的人物組群,則以密集的陣形傳達群眾的合力,可以體現群主團結在一起具有的力量,也可以促進群主更加團結。而背景中明朗素凈的天空,則能給人以澄澈肅穆的感覺,讓人頓感內心清爽。所以,通過欣賞這幅美術作品,學生可感受到畫家不畏強暴的正義感。
四、結語
綜上所述,在初中美術欣賞課中,教師要注重提升課堂的生動性,以激發學生對美術欣賞課的興趣,并使學生的審美能力能夠在潛移默化中得到提升。因此,在初中美術欣賞課的教學中,教師要重視課前準備工作,在課堂上將美術欣賞與音樂結合起來,并提高學生課堂參與度,從而提高初中美術欣賞課的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 井曉燕.初中美術山水畫欣賞課教學中的情景創設[J].時代教育,2015(12):231.
[2] 魏藍.初中美術欣賞課教學中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J].美術教育研究,2015(16):156.
[ 責任編輯 杜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