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俊華+劉暢
摘 要 受當代科學技術迅猛發展的影響,人們物質生活水平在不斷提高的同時,也承受著精神信仰上的缺失。尤其是體現在高校大學生的身上尤為明顯,所以高校馬克思主義理想信念教育工作也在迫切地尋求革新。本文著重分析高校馬克思主義理想信念教育方面存在的問題和如何解決這些問題。
關鍵詞 高校 馬克思主義 理想信念教育
中圖分類號:G645.5 文獻標識碼:A
伴隨著現代物質文明的高度發展,人們在追求內在精神價值方面的訴求越來越少,人們在享受豐厚物質財富的同時,卻逐漸淡化對自身理想信念的要求。在當代大學生這個群體當中,這樣的現象更加明顯。在高校校園里,存在著對未來規劃迷茫的大學生,大學生是國家建設的未來者,如果當代大學生不能夠正確認識國家的指導思想,不能夠明確自身應堅持的理想價值,久而久之,人心渙散,這對國家未來的發展存在潛伏的危機,甚至出現禍國殃民的后果。要想改變這一現狀,高校的馬克思主義理想信念教育這個環節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馬克思主義是我們黨和國家的根本指導思想,在高校進行馬克思主義思想教育,這對于廣大青年改造主觀世界,樹立正確的理想信念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督促著一代又一代的大學生始終保持朝氣蓬勃的精神,探求富國強民的真理。因此,進行和提升高校馬克思主義理想信念教育工作刻不容緩。
理想信念是“理想”和“信念”二者的有機結合,“理想”是人們在實踐過程中對未來的追求目標,“信念”是人們在實踐過程中對某種精神的堅持信仰,理想信念是人類社會實踐的價值觀念和精神支柱。在高校,馬克思主義理想信念教育主要還是要落實在教學工作上。大學生處在物欲橫流的社會中,容易被形形色色的個人主義思想所影響,放松自己的學業,腐蝕自己的靈魂,懷疑黨和國家的堅定領導,這就要求高校從根本上杜絕學生的這種思想的存在,逐步引導學生走上正確的道路,課堂教學是重要的環節。目前中國的大學生多數擁護馬克思主義的,自覺信仰馬克思主義,而非被動苛求的信仰;也有一些學生對馬克思主義僅有膚淺的認識,他們把馬克思主義也當成自己的信仰,但卻不完全知道為什么要信仰這樣的馬克思主義,只知其然而不知所以然;還有極少數并不認同馬克思主義,但為了自身的利益不得不去“信仰”馬克思主義。高校的馬克思主義理想信念教育工作應致力于完成后兩者向前者的轉變。
1高校馬克思主義理想信念教育效果欠佳原因分析
高校馬克思主義理想信念教育工作主要依托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程教學開展。雖然國家明確規定高校思政課作為必修科目,但許多大學生對思政課缺乏學習興趣,將精力過多地投入在專業課或其他感興趣的科目上,錯誤地以為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學習與自身的發展無太大關系,這就導致大學生對馬克思主義理論了解不夠深入,對自身和國家的共同理想認識淺薄,在實際生活中缺乏正確理想信念的支撐,高校馬克思主義理想信念教育的效果不佳。造成這樣問題的原因有以下幾種:
1.1教師自身對理想信念教育的認識有待強化
高校思想政治課是一門啟迪學生樹立正確理想信念的一門課程,負責講授課程的教師自身應具備較高的專業素養。當前,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受市場經濟的影響,教師隊伍的專業水平和自身的理想信念出現了不協調的現象。一些高校領導和思政課教師對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視程度不夠,缺乏對自身和學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工作的責任感,無法正確教育和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理想信念,如果教師隊伍出現這樣的情況,不僅不利于高校思政課教育的開展,更不利于培養學生馬克思主義理想信念的建立。
1.2教學方式傳統陳舊
在對大學生馬克思主義理想信念教育的過程中,一些高校教學方法陳舊,依舊停留在過去那種呆板僵化的“填鴨式”教學模式中,套用大話、空話,講課內容脫離實際生活,師生缺乏互動溝通,無法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久而久之會造成學生的逆反心理,對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學習產生排斥,阻礙學生理解和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知識,加之大學生本身對馬克思主義的理論知識和觀念信仰不夠了解,如此一來,無法讓學生對馬克思主義理想信念產生強烈的認同感,這不利于高校馬克思主義理想信念教育工作的展開。
1.3教學內容形式單一
多年來,高校思政課僅局限于課堂講授,對于書本的理論內容,現代大學生無法產生過大的積極性,更多地投入于互聯網紛繁復雜的信息中,加之互聯網信息內容良莠不齊,學生受到積極性不高和誘惑力太大的雙重影響,更無法建立起正確的理想信念價值觀。高校如果能夠拋開單一的教學形式和內容,利用互聯網作為媒介,有效引導大學生走上正確的馬克思主義理想信念道路,避開互聯網上泛濫的一些錯誤價值觀的影響,這對于高校在教學上貫徹馬克思主義理想信念有個非凡的意義。
2新形勢下高校馬克思主義理想信念教育的提升
為了保證高校能深入推進馬克思主義理想信念教育工作,具體做法如下:
2.1提升高校領導和教師對馬克思主義理想信念的認知和重視
首先,要求高校領導明確理想信念教育的責任,領導在自身堅定馬克思主義理想信念的前提下,要重視教師隊伍的培養,提升教師隊伍處理和解決學生在理想信念樹立過程中遇到問題的能力;其次,提高教師對馬克思主義理想信念教育工作的重視,加強頂層設計,依靠教師的引導作用,加強對大學生正確的理想信念的培養;再次,定期考察高校領導、教師對馬克思主義理想信念的認識,建立獎懲機制,對于不合格的、不能正確理解馬克思主義理想信念的教師予以批評,鼓勵更多自身素質優秀的教師投入到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工作中去。
只有當高校的領導和教師率先樹立馬克思主義理想信念的信仰,方能在教學過程中順利地引導學生樹立起正確的馬克思主義理想信念。
2.2改進高校馬克思主義理想信念教育教學方法
當代大學生對馬克思主義理想信念觀念淡薄的現象,凸顯了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學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高校是培養年輕一代馬克思主義工作者的重要陣地,所以要求高校在馬克思主義理想信念教育教學的過程中有新的突破。首先,創新教育教學方法,將原來“滿堂灌”的教學方法轉變為實際生活中的教學,通過一些情景表演、師生互動的形式讓學生更加生動地體會理想信念對于他們的重要性;其次,轉變教育教學理念,由從前的老師授課改為學生“授課”,通過讓學生去講述自己對馬克思主義的理解和在樹立正確理想信念過程中親身經歷,讓其他學生更加親近對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學習以及效仿別人正確的價值觀;再次,增強實地教學影響,要想培養大學生對馬克思主義理想信念的正確認識,光靠課堂傳授是不夠的,不妨走出課堂,帶領學生去一些紅色旅游景點和革命教育基地,讓學生切實感受到樹立正確理想信念的必要性。
2.3借助互聯網媒介強化大學生對馬克思主義理想信念的認識
互聯網作為一種新的媒介手段,對大學生馬克思主義理想信念教育工作又開辟了新的途徑。高校應該通過互聯網建立起理想信念教育網絡體系,通過網絡宣傳馬克思主義,弘揚正能量,深化大學生對馬克思主義理想信念的認識。高校教師應培養學生識別和篩選正確信息的能力,教育學生積極傳播社會正能量,建立正確的理想信念目標,能有效促進高校馬克思主義理想信念教學工作的開展。
在現代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大學生容易受腐朽思想文化和西方主流價值觀的影響而迷失自我,所以高校馬克思主義理想信念教育就顯得尤為必要。高校必須加強對大學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以及正確理想信念的培養建立,使大學生認識人類社會發展規律,建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樹立對社會主義的信心,堅定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高校教師應引導學生樹立正確世界觀,當代大學生也應當積極尋求自己的定位,找到符合自己自身條件的發展方向和目標,將自己的個人理想與祖國的宏偉理想融合在一起,讓自己的人生價值得以體現和升華,最終讓學生和老師對馬克思主義理想信念教育都有一個從體悟到認同到實踐的過程。
參考文獻
[1] 薛利鋒.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研究[J].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6(02).
[2] 胡鑫.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研究[D].長春:吉林大學,2015.
[3] 劉函語.新時期大學生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研究——以河北省高校為例[D].保定:河北農業大學,201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