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美娟
摘要: 跨境電商作為一種新的外貿經營模式,正以急劇增長的速度發展,然而從各個地區發展跨境電商的狀況而言,都存在一個普遍的問題:嚴重缺乏跨境電商人才。本文在研究傳統國貿人才培養模式上,探究當前職業院校國貿人才發展的路徑,提出優化課程體系,搭建跨境電商的創業實踐平臺的人才培養改革方案。
Abstract: The cross-border electricity supplier as a new business model, is developing at a rapid growth rate, but from the status of the development of cross-border electricity supplier in different areas, there is a common problem: that is the serious lack of cross-border electricity supplier personnel. Based on the study of the traditional international trade professionals training mode, it explores the path of talents development in vocational schools, puts forward the reform of talent training plan to optimize the curriculum system, and build an entrepreneurial practice platform of cross-border electricity supplier for talents.
關鍵詞: 跨境電商;國際貿易;人才培養
Key words: cross-border electricity supplier;international trade;personnel training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7)34-0164-030 引言
近幾年來,國際貿易市場行情走下坡,國內各個產業也經歷著優勝劣汰,“互聯網+外貿”的跨境電商模式卻給停滯不前的外貿行業帶來了新的發展機會。各級政府也紛紛出臺了各種扶持政策,力促跨境電商的大力發展。隨著傳統國際貿易企業向跨境電商的不斷轉型升級,跨境電商的人才缺口十分嚴重。因此,打造符合時代需求的嶄新的國貿專業課程體系,培養具有跨境電商知識、掌握跨境電商運營技能,并適應本地外貿行業轉型發展,成為了當前職業院校國貿專業教學的改革方向。
1 跨境電商發展現狀
隨著電子商務的發展,中國跨境電子商務迅速增長,已經成為中國外貿持續增長的關鍵動力。從中國跨境電子商務演進歷程來看,跨境電商正在促進和影響中國進出口貿易。
《2016年度中國電子商務市場數據監測報告》顯示,2016年中國跨境電商交易規模6.7萬億元,同比增長24%。其中,出口跨境電商交易規模5.5萬億元,進口跨境電商交易規模1.2萬億元。受國際經濟下滑影響,傳統貿易持續萎靡不振,出口跨境電商改革供應鏈效率,持續保持高增長,即符合政府“互聯網+”以及“中國質造”的戰略方向,又給外貿行業帶來了生機。隨著跨境電商產業規模的逐步擴大,各類傳統外貿企業的轉型,各類跨境電商平臺企業的數量迅速增加,勢必產生外貿行業對跨境電商的巨大人才缺口。
2 跨境電商背景下職業院校國際貿易專業人才培養存在的問題
2.1 缺乏跨境電商背景下的外貿課程體系
國際貿易專業的課程在經歷了十多年來的調整和完善之后,已經比較符合傳統外貿行業的人才需求了。現今,職業院校的國貿課程都針對每一個傳統外貿崗位的技能進行了分析和拆解,都設置了相對應的崗位課程,比如國際貿易實務、外貿跟單實務、外貿單證實務等等。然而,隨著國外市場行情的變化,傳統外貿行業正在向跨境電商這種新興的外貿業務形式轉變,因此職業院校的國貿專業人才培養體系已經不能滿足市場需求。
除此之外,本地外貿企業紛紛招聘跨境電商市場專業、跨境電商客服專員和跨境電商運營專員等崗位,這充分說明了跨境電商在傳統外貿企業中的重要地位,也為職業院校國際貿易人才培養體系奠定了充分的市場基礎。
2.2 缺乏跨境電商背景下的實踐教學環境
職業類院校培養的人才是高技能的應用型人才,傳統的國貿專業就要求把實踐納入到課程中來,實現“工學結合,校企合作”,針對外貿崗位要求來培養實用性人才。于是,很多職業院校建立了國貿專業的校內外實踐教學基地,學生不僅僅能在進出口貿易模擬的軟件上進行操作,讓國貿業務流程銘記于心,更能為今后在外貿企業內任職打下基礎,也能在校外的合作企業內部學習和參與到一整套的外貿業務流程,從而達到“學中做,做中學”的學習目的。
然而,隨著跨境電商的發展,如果僅僅是給學生講授跨境電商的理論基礎知識是遠遠不夠的,必須要把實戰操作納入到課程體系中去,讓學生利用跨境電商平臺進行實戰。因此,學校必須開發跨境電商的實訓平臺,讓學生從課堂理論知識走到跨境電商的平臺實操中,并引入企業真實項目,讓學生親身體會到跨境電商的實操運營流程。
2.3 缺乏跨境電商背景下的專業師資隊伍
目前,職業院校的教師隊伍主要是從高校國貿貿易專業畢業的或者是從傳統外貿企業引進而來的,這些老師都掌握了國貿貿易專業各個崗位的人才需求。然而,跨境電商是近幾年才興起的外貿新型發展方向,而且發展迅速日新月異,知識和技能的要求也不斷更新。這勢必就要求我們的老師也能在傳統國貿專業的基礎上,不斷更新自身的知識和技能儲備,否則將會影響跨境電商人才培養體系的教學效果和人才培養的質量。endprint
3 跨境電商背景下國際貿易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探析
跨境電商背景下國際貿易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是面向中小外貿企業的具體崗位能力要求為依據。跨境電商背景下,本文根據國際貿易崗位能力主要特點搭建了一個國際貿易專業人才培養方案。該方案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單證員崗位;第二階段是外貿業務員助理崗位;第三階段是跨境電商專員崗位。培養熟悉外貿企業的工作流程,能完成外貿行業的傳統崗位工作和跨境電商崗位工作,并能夠解決外貿流程中存在的問題,具有職業生涯發展基礎的高技能人才。如圖1。
3.1 跨境電商背景下國際貿易專業崗位培養方向
3.1.1 專業(技能)方向——單證處理方向
①能夠負責小型外貿公司的進出口業務審單和制單工作。
②能夠負責對銀行結匯,配合財務做好安全收匯工作和做好銀行稅單的核銷工作。
③能夠負責進出口產品報檢、報關工作,及時與商檢海關部門溝通。
④能夠負責整理完整的進出口單據并存檔。
3.1.2 專業(技能)方向——拓展業務方向
①能夠利用網絡等傳媒渠道尋找目標客戶,開拓外國市場。
②能夠根據成本進行進出口報價核算、還價核算和成交核算。
③能夠撰寫流暢的英文進行貿易磋商,并最終簽訂合同。
④能夠具備業務善后處理的能力。
3.1.3 專業(技能)方向——跨境電商業務方向
①能夠利用跨境電商平臺的產品上架、產品描述并與客戶溝通的能力。
②能夠進行店鋪商品的拍攝和圖片處理。
③能夠跟進訂單的銷量和種類,數據整理并分析。
④能夠跨境電商店鋪的運營和推廣工作。
3.2 完善跨境電商課程體系,凸顯“理論基礎+實踐操作”的實踐教學模式
3.2.1 企業專家組委員會的定期指導
學校把跨境電商的校企合作單位和學生實習單位組織在一起,成立了企業專家組委員會,該委員會是協助學校針對新形式下國貿人才培養方案、專業方向設置、課程建設 、教學改革、師資隊伍建設和教學質量管理等專業建設工作中重要問題進行研究論證的智囊團作用。為學校反饋更新、更多和更全面的行業發展信息、理念和企業文化,使得學校教學能與企業運營達到無縫對接,為跨境電商行業培養綜合素質高、業務能力強的技能人才,為本地經濟建設提供強有力的人才支持。
3.2.2 校企合作設立跨境電商平臺實體店
進幾年來,隨著國內外經濟的發展需求,企業用人要求提升,校企合作已經成為大部分職業院校培養高技能實用型人才的重要手段。然而,企業作為經濟主體是以盈利為主要目的,而學校培養學生則是以培養學生動手能力為主要目的的,因此,校企合作之間存在著合作基礎不穩,合作目的不一致等多方面的問題。為了解決上述問題,為了培養出高技能實用型人才,該校在一體化教學改革中創新地提出了一種校企合作新模式——一系一企,由學校支持專業教師在跨境電商平臺上開設店鋪,并把店鋪開設、店鋪裝修和店鋪運營等實戰內容編入校本教材,極大地累積了本專業的實戰經驗,改革創新創業辦學的新模式。
3.3 深化校企合作,培養專業教師的專業素養和實踐能力
3.3.1 專業教師輪崗做實習指導老師
職業院校能否培養出滿足社會需求的學生,取決于是否有完善的人才培養方案,更取決于學校和企業之間是否能夠真正有效溝通。實習指導老師的主要作用在于讓老師與各個學生實習企業相互聯系溝通,掌握學生實習情況的第一手資料,也掌握企業對各個任職崗位的需求情況和要求。讓外貿專業老師輪崗做實習指導老師,既能讓專業老師掌握更多的行業動態資料,又能捕捉到企業對人才的需求方向,能為跨境電商背景下國際貿易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完善和打造,奠定更堅實的基礎。
3.3.2 專業教師下企業
利用節假日期間,讓專業教師到實際企業崗位上去鍛煉,通過實踐體驗職業環境,來提升自己的業務操作能力;讓教師把這些實踐經驗帶到課堂教學中來,打造出能符合企業需求的實訓課程;讓專業教師把行業的發展方向、企業的人才需求都融入到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中去;讓專業教師把課堂理論知識和下企業實踐經歷,進行整合分析和整理,最后打造出適合本專業發展的校本教材。
“互聯網+外貿”已經成為外貿專業越來越重要的發展方向,外貿學生不僅要學習好外貿專業的基本課程,更要學習跨境電商的理論和實操,參與學校“一系一企”的實戰操作,還應該自主學習努力創業。學校應該支持校內企業的發展,讓學生的實操課程得到保證。專業教師也應該進行自我學習,主動擔任實習指導老師到企業中去鍛煉,成為雙師型的教師,培養從能符合跨境電商背景下企業需求的高技能人才,滿足企業和行業的人才需求。
參考文獻:
[1]吳淑芳,趙旭光,肖悅.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課程體系改革研究[J].教育觀察,2016:5-19.
[2]莊小蘭.跨境電商的人才核心技能需求分析與培養對策[J].管理觀察,2015(17).
[3]季瓊.協同創新視閾下高職經貿類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構建[J].中國教育學刊,2015(S1).
[4]喬哲,張彥玲,胡文杰.高職國際貿易實務專業課程體系改革探析——基于跨境貿易電商化背景的視角[J].職教論壇,2015(3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