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峰泉

【摘要】目的:探討多元化教學法在《兒科護理學》教學中的應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將120名護生按班級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60名,對照組采用傳統(tǒng)教學法,觀察組采用多元化教學法。比較兩組護生的理論及基礎操作成績,并且調(diào)查多元化教學法對觀察組的影響。結果:觀察組理論及兒科護理操作成績均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多數(shù)護生對多元化教學法持認可態(tài)度。結論:多元化教學法可以激發(fā)護生對《兒科護理學》的學習興趣,提高綜合能力,提升教學質(zhì)量。
【關鍵詞】多元化教學法《兒科護理學》教學效果《兒科護理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為調(diào)動護生積極性,提高學習興趣,我們對120名護生采用多元化教學法進行《兒科護理學》教學,取得滿意效果。
1研究對象與方法
1.1研究對象
中考統(tǒng)一錄取的初中應屆畢業(yè)生,選取高職護理四個班級,共200名護生。采用隨機抽樣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每組100人。兩組護生在年齡、性別、入學成績、醫(yī)學基礎課成績等方面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研究方法
1.2.1對照組。采用傳統(tǒng)教師講解教學法,將知識的原理、結論等通過講授達到教學目標。
1.2.2觀察組。對觀察組的兩位教師進行多元化教學有關知識的培訓。教師培訓方式:研究者參與到研究組教師的統(tǒng)一備課,集體編寫教案,做好對該教學模式實施質(zhì)量的控制。
1.2.3教學方法。采用多元化教學法,根據(jù)不同的學習內(nèi)容采用不同的教學法:①多媒體教學法,通過多媒體,將知識轉(zhuǎn)化為圖片、視頻等提高護生興趣,加深對抽象問題的理解和認識,提高課堂教學效果。②臨床案例分析法,是以人為本教育理念的一種體現(xiàn)。由帶教老師提前準備好典型的病例,討論前告訴護生案例分析的具體方法,使護生通過各途徑查找資料。護生通過自由討論后,最后由帶教老師總結歸納,肯定正確的觀點并糾正錯誤的觀點,總結理論知識的重點和難點。③情景模擬教學法,按照老師事先制定好的情景,由護生分別扮演患者、護士、家屬等角色。模擬不同場景下患者的護理過程、護士的操作方法及護士進行健康教育的場景等。④標準化患者(SP)訓練法,經(jīng)過標準化、系統(tǒng)化培訓的正常人或患者,能準確表現(xiàn)患者的實際臨床問題,如護患交流方面、常見病及多發(fā)病的臨床表現(xiàn)等,能充當患者、評估者、教師三種角色功能。
2學習效果評價
2.1課程學習效果評價包括
(1)理論知識考核.滿分100分,分別為學習態(tài)度10分、平時作業(yè)20分、課堂互動10分、考試60分。(2)操作技能考核,滿分100分,包括操作前后的準備、操作步驟質(zhì)量及終末質(zhì)量。
2.2統(tǒng)計學分析
采用SPSS16.0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組間均數(shù)比較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3結果
3討論
3.1《兒科護理學》是一門非常重要的課程,與護士的日常工作息息相關。所以,作為教師首先要從根本上解決高職護生的學習興趣問題。多元化教學法改變了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將多種教學手段融為一體,相互借鑒,合理補充,具有較強的吸引力和感染力。由于兒科的特殊性,患兒無法直接表述自己的感受,故要加強和患兒家屬的溝通,這需要護生學會一定的溝通技巧,為將來走上崗位打好了基礎。
3.2多元化教學法有利于理論向?qū)嵺`過渡,理論教學要對知識講解透徹,操作課則注重應用。臨床中很多操作與學校中的學習不一樣,很多因素是不能預知的,操作中會加入患者、環(huán)境等多變因素,經(jīng)過鍛煉的護理人員會針對這些因素做出適當?shù)恼{(diào)整,但對于初入臨床的護生來說是非常困難的。多媒體教學法能形象地展示教學重點和難點,是傳統(tǒng)教學法難以表述和無法觀察到的。多元化教學法,可以激勵護生主動發(fā)問、勤于思考的能力,提高護生的溝通技巧。
3.3兒科護理實踐性很強,護理人員在學習階段就要嘗試進入臨床思維,需要與患者進行溝通交流。多元化教學可以通過標準化患者示教,患者親身經(jīng)歷講述和表演疾病的過程,同學給予相應的護理,經(jīng)過老師點評和同學們討論,護生能在護理過程中掌握該疾病的相關知識,使護生的語言交流和溝通技巧得到鍛煉,提升應變能力。
參考文獻:
[1]路明,陳霞.淺談多媒體技術在現(xiàn)代教學中的利與弊[J].新疆醫(yī)科大學學報,2009,(25):671.
[2]曲海英,王麗萍,孔令玲.案例教學——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的體現(xiàn)[J].醫(yī)學教育探索,2007,(10):917-918.
[3]魯建國,趙華棟,南萱.對標準化病人教學模式的認識與思考[J].山西醫(yī)科大學學報,2006,(3):286-28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