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有余
【摘要】“學思練”教學模式在教學活動中,是以學生為學習主體,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通過獨立的分析、探索、實踐、質疑、創造等方法來實現學習目標。教師必須徹底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在學習了自主學習相關理論,深入研究了“學思練”自主學習教學模式后,把所學知識用于實踐,運用“學思練”自主學習模式進行化學教學中的案例進行展示。
【關鍵詞】初中化學“學思練”自主學習模式課堂特點課堂形式一、“學思練”自主學習模式的化學課堂教學特點
1.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合作伙伴。自主學習的課堂沒有高高在上的老師,更沒有聽著就想睡覺得講解,老師只是一個傾聽者,只有在學生對知識點講解還不深入的時候,這是教師才會以一名學生的身份進行進一步追問,使得整個課堂進入一種深入的討論啟發中進行。這樣的課堂,教育學融為一體,學生與老師打成一片,實現了教與學的統一。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起到引導的作用,絕大部分的時間都由學生在主宰。在整個教學活動中教師只是起到引導、協調、督促的作用。我認為作為一名教師就要跟學生平等的站在一起成為學生學習的合作伙伴,只有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才能讓學生積極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來。在這里,教師真正成為了學生的合作伙伴。
2.每一位學生都得到發展。自主學習的課堂,學生的主體地位得以突出,預習后的交流、小組分工合作、學生之間的交流、生生互動得到落實。
3.激勵性的語言充滿課堂。學生在自主探索過程中,遇到困難想要放棄的時候,這時教師的激勵性語言就顯得尤為重要,他就是一種“催化劑”,能激發學生的靈感,學生的創造性思維也得以激發,學生想要學好的愿望火花更進一步得到碰撞。在展示課上,教師鼓勵的語言充滿課堂。老師不斷地在鼓勵學生,在老師的贊揚聲中,一個一個的學生搶著表明自己的觀點,提出自己的疑惑,愿意去說,主動去說,不斷地把自己的精彩展示給大家。只有學生真正地成為學習的主人。
二、“學思練”自主學習模式的化學課堂教學形式
“學思練”自主學習模式使課堂教學真正成為教師為主導和學生為主體的,在初中化學教學中,針對學生的特點通常采用如下教學模式:
“自主學習”,即預習,好壞決定一節課的成敗,“學思練”自主學習模式要求課前必須預習,并且用課堂時間預習并完成基礎知識。在預習課之前,教師要準備好預習學案,預習學案的編制,由老師擬定。在課堂中一般是這樣操作的:首先,給學生閱讀教材的時間,在閱讀教材的時候,學生可以多形式的開展,可以獨立的邊讀邊思考,也可以同學間交流,也可以小組內交流,同時把重難點在小黑板上寫下來,還可以幾個同學在一塊交流。其次,小組長帶領小組員進一步細化預習提綱上的知識點,并對課本上的疑難問題進行解疑,教師穿插其中,解疑解惑,指導學生。學生也可以自由發言,向同學、老師提出不同的問題,師生共同解答大約五分鐘的時間。然后,結合預習提綱,教師分配學習任務,為下面的“樂學精思”做準備。
“樂學精思”即展示預習的學習成果,進行知識的遷移運用和對規律進行提煉提升,一般是遵循三個步驟來完成的,先說一下展示內容的選取,簡單的問題不展示,無疑問的問題不展示,展示的是重點問題,難點問題,有爭議的問題,一題多解的問題,能拓展延伸,提高學生能力,開發學生潛能的問題,體現在預習提綱上的多數是能力升級中的問題,也就是說,展示的問題不是預習提綱中的所有問題,二是選取有價值,有代表性的問題進行展示,以小組為單位,將展示內容中體現的重點知識點,給學生一定的討論、交流時間。教師據此說出本節課的目標和重難點,教師將本節課的問題分給各小組,然后每個組長負責再將任務分給組員,組員分工合作,完成。通過分組合作對問題的再交流,學生對本組的問題進一步的理清思路,加深了理解。最后,學生派代表集中對題目進行講解、分析,其他同學進行點評,說出此題所運用到的知識點、解題關鍵點、易錯點、總結的規律,或由此題進行知識拓展、變式訓練等,學生也可以提出自己的疑問,其他同學或教師給予解答,等等,讓我們的課堂真正達到因互動而發展,學生因自主而精彩的目的。
“鞏固反饋”即對本節內容進行及時反饋,教師抽取展示不理想或重、難點題目,進行鞏固練習,考查學生的遷移運用能力,目的是查缺補漏,促進提高,是促優補差的一種好方法,注意相鄰學生之間不完成相同的題目。
正是這種自主學習模式的運行,使得老師與學生之間有了更多的默契,造就了活躍而和諧的課堂氛圍,很好地解決了大班額條件下的合作學習問題、學生主體問題以及面向全體共同發展的問題。
參考文獻:
[1]孫宏安.自主學習的理論與實踐[M].開明出版社,2003.1-2.44-47.
[2]馬維娜.教學時空的雙重建構[J].課程·教材·教法,2004,(12):17-2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