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克慶
【摘要】在新課改的推動作用下,“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已成為教育事業的最重要目標。體育課程作為提高學生身體素質、促使學生掌握體育技能的必修課程,對于學生的發展具有顯著的影響作用。小學體育教師在教學之中需對學生的發展特點予以關注,將自身的工作建立在促進學生的長足發展之上。對小學體育的課堂教學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提高教學成效的有效教學策略。
【關鍵詞】小學體育 有效教學 策略小學生對體育進行學習,不僅能夠提高自身的身體素質,還能夠在教師的引導下形成標準的體育素養、掌握規范的體育技能,更能夠使學生的全面發展得以逐步實現。生活水平的提高推動著學生生活質量的發展,現今時代條件下越來越多的家長開始對學生的身體素質予以關注,體育教師利用課程來使學生收獲最大受益,已不僅僅是教育的目標,更是家長的期盼和學生的需要。
一、小學體育課堂的教學分析
體育課堂有著相對自由的活動空間,使得小學生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不受約束的進行學習活動,且小學生天性活潑好動,這樣的特點使得其在體育這樣的室外活動課程之中常以一種活蹦亂跳的形象出現在課堂之上。一方面,小學生熱情開朗的性格對體育的教學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豐富多彩的課堂教學活動,使學生在廣泛的參與之中收獲知識和技能、提高素養和體質;另一方面,小學生由于知識經驗尚淺,無法對體育學習的意義形成完整的認識,這對體育的教學有著消極的阻滯作用,小學生在活動之中常常以自己理解的規則為標準,在自己的認識之中展開活動,教師不得不一遍又一遍對學生進行規則的完善和矯正。簡而言之,小學生的發展特點為體育教師展開教學提出了嚴峻的挑戰,教師需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才能夠展開有效的教學。
二、小學體育的有效教學策略
1.體育技能的訓練要規范
小學生雖然受限于自身知識經驗的缺乏而無法深刻理解體育學習的意義,但是教師可以在教學時對此進行概念、規則的多次重復,使學生在多次規范的練習之后體會到標準技能訓練為自身帶來的益處,進而不斷形成正確的學習認識。例如,前滾翻是體操運動的基本動作,也是自我保護的一種方法,學生在未曾掌握或未曾深刻理解這一動作的要領時,常常以自己覺得比較舒服和便捷的方式進行練習,進而頻頻諸如出現兩腿分開不并攏的現象,這使得學生無法體會到規范前滾翻帶來的流暢感。此時,我們在對學生進行前滾翻的教學時,需不斷重復動作要領:由蹲撐開始,重心前移、兩腿蹬地、屈膝低頭含胸提臀、由頭的后部依次經過頸背腰臀向前滾動,當滾至背部落在電子上時迅速收腹屈膝,上半身緊跟大腿團抱蹲立,并督促學生以規范的動作標準進行練習,使學生在如行云流水般的系列動作之中深刻體會到前滾翻的學習意義,并在此基礎上不斷明確體育學習的意義,推動自身今后的體育學習進程。
2.體育活動的選擇要恰當
在新的時代背景下。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已成為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重要目標,小學體育教師可以將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納入教學目標之中,在選擇體育活動的過程中爭取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夠加入到自身所喜愛的活動之中。例如,男生傾向于參與富有挑戰、動力的活動,女生則傾向于參與靈活、小巧的游戲,此時為了提高學生的彈跳性,教師可以要求男生進行投籃練習,要求女生進行跳繩練習;為了訓練學生的腿部肌肉,教師可以要求男生進行足球活動,要求學生進行踢毽子練習;為了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教師可以要求男生進行4×100米接力賽跑,要求女生進行十人九足的游戲活動……總之,即便是對同一種體育素質進行訓練,教師也可以站在學生興趣的角度上對活動進行選擇,力求使學生在興趣的促進下更加積極主動的參與到活動之中,進而有效的提高自身的身體素質。
3.體育素質的培養要提高
小學生的能力發展和素質培養承受著教師和家長的關注目光,體育課程的設置歸根到底視為提高學生的體育能力、培養學生的體育素質。體育教師在工作過程中對學生的素質發展具有重要的引導作用,因此教師需對每一項體育運動的活動意義進行充分的了解,以便為學生提供有效的教學。簡單來說就是指教師需要有針對性的對學生的體育素質進行培養,提高自身的教學有效性。例如,籃球這項運動,對其進行訓練不僅能夠使學生的合作能力有所提升,還能夠使學生的靈活性、彈跳性得到訓練。總地來說,體育教師需要對每一個體育項目的每一項關鍵要素都予以關注,促使每一項運動都能夠在對學生進行培養的過程之中發揮最大的價值,進而推動學生體育素質的不斷發展。
三、總結
綜上所述,小學體育教師肩負著利用體育教學提高學生體育能力、培養學生體育素養、增強學生身體素質的重要責任,我們在對學生的學習特點進行深入分析的基礎上,提高自身的教學有效性,促使學生獲得長足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周雪萍.讓體育課堂煥發生命活力——也談小學體育課堂有效教學策略的運用[J].小學教學研究,2010,(09):50-5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