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學琴
【摘要】新課改下初中英語教學中更加注重學生英語表達能力的培養。所以,要求教師在實際教學中應著眼于研究互動模式的特點,通過加強實際教學過程中師生之間的互動交流以促進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提升。本研究也就初中英語教學中應用互動模式提高教學效率的策略進行探討。
【關鍵詞】初中英語 互動模式 構建
【中圖分類號】G633.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44-0093-01
相比傳統教師講學生聽的課堂教學模式,應用師生與生生互動的教學模式優勢更加顯著。課堂互動模式強調師生雙方在課堂中進行溝通及交流,這樣使得學生能夠掌握學習主動權,體會到學習的樂趣,通過學生互動可真正提高學生的英語交流能力。
1.互動模式的特點
1.1目的性明確
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不能僅僅重視零碎詞匯、語法規則講授,而是應將英語當作一種交流工具貫穿與學生學習中,通過教學中建立師生對話模式,通過學生交流及互動,培養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
1.2內容廣泛性
課堂互動模式使得傳統以教師講授為主的教學模式轉變為師生互為活動主角[1]。這也使得教師在設計課堂教案時,可以根據學生興趣愛好、能力水平適當擴大知識范圍,拓展教學內容。
1.3 過程和諧性
互動模式強調教師及學生需建立在民主及平等的基礎上,在互動模式下,教師從以往課堂主導者并未指導者,教師權力上的消解為學生創造輕松及愉快的課堂氛圍。
2.初中英語教學中構建課堂互動模式的策略
2.1 創設合理教學情境,增強師生及生生互動
互動模式打破傳統以教師為中心的課堂教學模式,使得學生在課堂中占據充分的自主權,這樣對學生學習情趣的激發及學生積極探索有重要意義[2]。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為了促進教師與學生以及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教師就可以創設合理的教學情境,通過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得互動交流能夠順利進行。比如在教學牛津譯林版初中英語“How often do you exercise?”這一課時,教師可以采取提問的方式構建情境,激發學生的互動,比如向學生提問:“Whats you favorite exercise?”或者“Who is your most favorite sports star?”,這些問題往往具有較高的吸引力,同時與課文聯系緊密,在提問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先進行討論,然后讓學生發表自己的意見,學生表達過程中教師可以給予學生適當的引導,以便加強師生之間的互動與溝通,繼而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2.2 注重導課環節的互動,培養學生歸納總結能力
課程導入階段實際上是互動模式開展的最佳時期,同時教師注重導課環節的設計,還能夠通過激發學生的思考與探究以提升英語教學質量。導課過程中,教師可以設置諸多問題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之間的互動溝通。如學習“be going to”這一句式時,教師就可以向學生提問:“回顧一下以前我們學過哪些用來描述未來將要做某事的短語?”學生通過互動討論,回答有leave,arrive,go,come等,通過學生討論可以鍛煉學生歸納總結的能力。此外,針對學生的回答教師還可以用“good”、“Wonderful”等贊美的單詞來夸獎學生,這樣可以達到良好的互動效果。
2.3 豐富課堂教學內容,應用多樣化互動方式
初中英語互動模式中,教師同學生之間的互動應是動態的,同時由于教材教案在各個章節內容上的設置差異巨大。為此,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就應該根據教材特點及學生實際情況,不斷豐富教學內容,活躍課堂氣氛,使得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形式更加多樣。實際的互動操作上,教師可以采取角色扮演、辯論以及游戲等互動模式來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比如在教學牛津譯林版初中英語“Robot”這一課時,教師就可以組織一場課堂辯論,辯論主題為“Can robots replace humans”,然后由學生自行分組,教師擔任主持人,持有不同意見的學生分成小組,通過查閱資料進行辯論。應用活躍的課堂組織形式,充分調動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大大提高初中英語課堂教學質量。
3.結語
總之,初中英語教學中應用互動模式進行課堂教學,有效轉變傳統教師機械講解及學生被動接受知識的模式,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學生主動參與課堂及自主探究學習,使得學生的英語綜合水平不斷提升。
參考文獻:
[1]王春英.初中英語教學中互動探究式教學方法的分析[J].學周刊,2015,8(22):52-53.
[2]蘇海燕.初中英語互動課堂教學研究[J].赤子(上中旬),2015,15(18):32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