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小莉
CATTI三級筆譯實務考試對筆譯教學的啟示
劉小莉
筆譯教學應順應應用型教學目標,旨在培養應用型人才,以適應市場對翻譯人才的需求。CATTI三級筆譯實務考試引入到筆譯教學從教學內容,教學手段,教學模式,師資力量等方面對教學改革提出新的要求。本文通過對這一問題的探討指出,筆譯教學歷時長,任務重,影響因素多,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
CATTI考試 筆譯教學 教學改革
2014年教育部有關地方部分院校轉向應用型辦學發展指出,大學課程教學目標轉向服務應用型人才培養的定位,應用型人才培養必須要以市場需求為導向,教學也應側重職業能力的培養,注重應用性和實踐性的教學內容,以適應區域經濟發展對人才的需求。同時,隨著我國對外經濟的迅猛發展和越來越重要的國際地位,對翻譯人才的需求也不斷增加,相應地,對翻譯教學的內容和質量也有了更高的要求。但是由于傳統的翻譯教學在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手段等多方面都存在著很多問題,從學生畢業工作和翻譯市場的表現看,很多英語專業甚至是翻譯專業的學生都未能達到市場的要求。因此,傳統的教學理念亟待與時俱進,進而找到翻譯教學和市場需求的最佳途徑。
全國翻譯專業資格(水平)考試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人事部主辦,在全國范圍內按照統一標準實施,符合國家職業資格認證制度的,面向全社會的、最權威的筆譯和口譯能力資格認證考試。考試的目的在于科學、客觀、公正地評估職業譯者或是即將成為職業譯者的應試者雙語筆譯和口譯的水平和能力。考試類型分為口譯和筆譯,考試語種有英,日,法,俄,德,阿拉伯,西班牙等七個語種,考試級別分為三級,二級,一級,大致對應初級,中級,副高和高級的職稱要求。每年5月份和11月份各舉行一次,一級考試每年5月份舉行一次。
筆譯考試包括綜合能力和翻譯實務兩部分,前者側重考察語言基礎能力,后者側重考察翻譯實踐能力。其中英語筆譯三級適合“非外語專業本科畢業,通過大學英語六級考試或外語大專畢業生水平,并具備一定的口筆譯實踐經驗的學生”。[1]因此,CATTI三級筆譯課程的設置應當在學生對英語語法,閱讀,寫作等有了基本掌握的基礎之上開展,結合英語專業學生的實際水平,以及本專業的課程設置,可以納入到英語專業第五學期的教學。
CATTI三級筆譯課程的開設對高校英語專業高年級階段學生翻譯能力的培養有著重要的作用。CATTI翻譯證書對每一個英語專業的學生來說都是自己英語學習階段的一個總結,更是每一個英語專業學生翻譯能力的認可和肯定。[2]翻譯考試納入到筆譯教學當中,無論是對于授課老師,還是對英語專業的學生,都有著重要的意義。
(一)提高任課教師的綜合素質
作為培養復合型,實用翻譯人才的高校教師應該具備一定的翻譯理論與實踐能力,“從口譯或筆譯專業技能,百科知識,理論修養,創新意識,現代教學手段等幾個方面不斷充實并提高自身綜合素質,適應不斷發展的翻譯教學要求”。[3]因此,從事翻譯教學工作的教師在做好教學工作的基礎上,應當不斷提升自身的翻譯實踐,擴展視野,及時關注時事發展,以培養學生的綜合發展。
2016年廊坊師范學院校級教改階段性成果,《應用型人才培養背景下英語筆譯教學模式探究》。
(二)豐富教學內容
翻譯是一門知識面廣的綜合性,技能性學科。在翻譯的教學過程中,除了要培養學生英漢語言的基本語言素養,掌握常用翻譯技巧,還應進一步豐富教學內容,引入多種體裁多種類型的筆譯材料,尤其是立足本地經濟發展要求,選擇針對性強的翻譯材料。不僅可以擴展學生的視野,培養學生對時事及其翻譯的敏感度,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翻譯自信心;同時,把適合市場需求的新內容,新材料引入到課堂教學,也有利于培養復合型實用人才,以及滿足社會發展要求。
比如,立足京津冀一體化發展背景,結合廊坊地區新機場的建立,筆者將機場英語公示語翻譯引入課題,引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另外,筆者在商務英語專業的筆譯教學中,對近五年三級筆譯真題出現的多文體翻譯材料進行梳理,并作為翻譯素材結合常用翻譯技巧的學習,引入了涉及國際關系,經貿發展等主題的講話致辭;而且,立足本地經濟發展實際,筆者對開發區舉辦的經貿洽談等涉及到的材料引入到課堂,都受到學生們的普遍歡迎。
(三)改革教學模式
翻譯課程應當逐步向“學生為中心教學思想”轉變,提倡啟發式教學和個性化學習,鼓勵學生自主學習。[4]相應地,翻譯教學應當關注學生在翻譯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通過討論將翻譯理論與技巧運用到翻譯實踐中,有針對性地提高學生的翻譯能力。因此,筆者提倡討論式翻譯教學。討論式翻譯教學是創造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積極參與的課堂環境。教學過程可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教師導入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學生分小組對相關優秀譯文進行賞析并討論;第二階段,對同類型文本進行個體翻譯,然后就原文文體特點,使用到的相關翻譯技巧及其原因進行組內討論;第三階段,教師提供參考譯文,對學生在翻譯及討論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有針對性地進行講解。通過討論式教學,不僅能激發學生的學生興趣,加深學生對翻譯的體會。同時,教師針對討論過程中出現的普遍性問題進行講解,能極大提高教學效率;同時,能更快發現學生的個體學習特點,促進學生的個性化學習。
(四)豐富教學手段
多媒體輔助教學雖然已經被引入到課堂,但是并沒有對其進行充分的利用。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仍然是以教師單一講授提前準備好的教學內容進行展示,學生被動接收的過程。而現代多媒體輔助教學不應當僅僅成為教學的輔助工具,更應該成為學生主動學習的學習手段。一方面,教師可以利用Blackboard電子教育平臺,把翻譯教學分成不同任務型教學模塊,促進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創造性和個性化學習;同時,充分使用網絡平臺,把最新材料引入到課堂,教師和學生共同學習,不僅提高教師的實踐和科研,同時可以提高學生的翻譯興趣和對市場的敏感度,從而促進教學相長。筆者就曾把The Washington Post,CNN,TIME等不同西方媒體對“特朗普獲選新一屆美國總統”這一新聞進行的不同報道及時地引入課堂,和學生們共同翻譯探討,獲取了良好的教學效果。另一方面,積極創造學生的實踐機會,充分把握好校企合作的契機,盡量讓學生們能到翻譯公司,有外宣需求的企業等進行實地觀摩,以加深對翻譯的理解。
將CATTI三級筆譯考試融入到翻譯教學的最終目的是為了提高學生的翻譯水平,培養應用型人才,以滿足市場需求。但是,教學改革是一個長期并且涉及因素較多的過程,要切實提高學生的翻譯水平,需要對教學大綱,培養方案,教學考核,教學評估有全局的考慮,單靠任課教師在課堂上的教學難以完成,還需要作為主體的學生平,學院也應該提供硬件設施建設,改革考核方式,提高教師的科研水平和教學水平,真正為實現應用型人才培養創造條件。
[1]董曉華.CATTI三級與翻譯專業本科課程的銜接:實踐與反思——以西北師范大學CATTI校本課程開發為例[J].中國翻譯,2013(6).
[2]姚承勝.在英語專業本科高年級階段開設CATTI三級筆譯課程的可行性探究[J].校園英語,2015(20).
[3]張曉玲.基于CATTI考試的應用型筆譯人才培養研究[J].呂梁學院學報,2015(6).
[4]胡壯麟,許鈞.關注過程:現代翻譯教學的自然轉向[J].外語教學理論與實踐,2010(1).
(作者單位:廊坊師范學院)
劉小莉(1983-),女,廊坊師范學院講師,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翻譯理論與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