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倩倩
(綿陽職業技術學院 四川 綿陽 621000)
將創新教育融入高校輔導員工作的探究
陳倩倩
(綿陽職業技術學院 四川 綿陽 621000)
高校輔導員在高校里的地位和作用較為特殊,他們肩負著最基層的大學生管理和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雙重工作。近年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臨著新形勢:“90后”成為大學生群體的主體力量,他們的思想觀念和價值觀不同于以往大學生群體;轉型期社會上追名逐利的風氣正慢慢侵入校園,沖擊著學生的社會主義價值觀;頻發的校園悲劇事件拷問著我們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實效性等。[1]
輔導員的專業與學生可能存在一定的差異,但是創新方面的素質是共性的。輔導員作為學生思想上的引路人,有著與同學們天然的聯系,對學生了解較多,在對學生進行思政教育時向同學們灌輸創新理念,也可以在日常教育時因材施教鍛造學生的創新素質。在對大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過程中,輔導員要結合學生自身的特點和優勢培養學生的求知欲,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引導學生形成創新的內驅力,也為學生潛能的充分發揮創造一種寬松的環境。
通過做此類活動,可以對學生進行創新思維訓練(主要是思維的廣闊性、深刻性、靈活性以及思維方式的訓練),讓學生掌握相應的思維技巧,培養良好的思維習慣,學會對思維的方法、過程和結果進行反思,培養初步的創新元認知能力。
大學生的課外學術科技活動比較豐富,這些活動最基層的組織者和落實者就是輔導員,輔導員老師組織活動總比較有號召力和說服力,同學們的參與熱情也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能夠在活動中最直接的達到培養創新型大學生的目的。
課外活動包括實踐類活動和學習類活動,參與各種科研、競賽、實驗等形式,參加各種不同形式和內容的實踐類活動,自己動手去做,動腦去思考、去研究,能夠活躍學生創新思維的空間,激發他們的創造欲望和創新熱情。
習近平同志指出,要認真汲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思想精華和道德精髓,大力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成為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例如: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易經·乾卦》)講到君子處世,應求進步,剛毅堅卓,發憤圖強,永不停息,并要增厚美德,厚實和順,容載萬物,這正是創新人才所具備的寶貴品德和人格修養;老子《道德經》講到“天地萬物生于有,有生于無”,這都與創新的本質不謀而合。中國傳統文化是炎黃子孫的靈魂歸宿,輔導員作為大學生思想引領人,一定要將傳統文化經典用于培養創新型大學生。
班會是班主任對學生進行教育或安排工作的重要方式,是教育教學活動中不可缺少的內容,在班級的組織和管理中,有重要的地位。為了提高同學們的創新、創業意識,培養同學們的創新創業素質和能力;同時為了加強班級同學的友誼,增進班級同學在創新創業方面的合作,提高同學們之間的團隊合作意識與班級凝聚力,要設計豐富多彩的主題班會,努力讓有價值的主題班會助同學們創新能力一臂之力。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輔導員可以從班級中挖掘同學們所熟知的創造性楷模并積極的進行正面宣傳。在班級中若將創新落到實處,就應將重視創新意識具體化,每個月設立“創新月冠軍”,每個學期設立“學期創新王”,每學年設立“創新總冠軍”,找任課老師、其他輔導員、班委做評委,并拿出部分班費獎勵給在生活或專業學習上敢于創新的團隊和個人,讓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活中時刻有創新意識和創造動機,激發他們的創造個性,提升創造執行能力。通過這種方式選拔出來的創新楷模,會讓同學們感到榜樣就在身邊,這樣更能提高大學生的創造行為效率,激發大學生整體的創造需要和創造行為的產生。
傳統的大學生綜合素質評價主要是針對學生知識水平、班級活動參與度、思想品德的行為表現等方面,忽視了學生對知識的應用能力和個性化心理特征發展的評價,忽略了心靈深處的興趣、態度、意志、毅力等非智力因素和精神領域的評價。輔導員要善于運用評價手段來促進學生創造力的發展。
專業教育、課堂教學對于創新能力的培養上具有其本身的局限性,只靠課堂上的理論學習來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遠遠不夠。創新能力培養還需要實踐和拓展的過程,這就需要輔導員發揮其本身的優勢,注意加強自己對所帶學生專業的學習和了解,從更深的層次上了解學生的需求,針對學生專業特點和專業特長優勢幫助其進行職業生涯規劃,并將創新教育與專業教育相結合,培養具有專業特色,優勢明顯的創新性人才。
輔導員是班集體的組織者和教育者,和學生接觸的機會和時間較多,對學生的了解更全面、更深入,在學生健康成長和全面發展的過程中起著主導的作用,更有利于把握和教育學生。輔導員應利用自身的優勢,多與任課教師溝通,熟悉專業教學的運行規律和發展趨勢,使班級管理同教學工作有機的結合,并從一定程度上配合任課教師從教學領域中獲取學生的學習態度和思想特征。所以,輔導員與任課教師應多溝通,更加全面了解學生,做到因材施教,為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共同努力。
葉圣陶先生說過:“教師的全部工作就是為人師表。”教師的教育魅力首先源于他做人的楷模。因此,要想培養出有創造精神的學生,首先輔導員本身應具有創造精神,創造型輔導員必須要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即通過不斷的繼續學習,及時熟悉本專業的最新動態、最新進展、最新成果,才能激勵學生勇于探索,不斷創新;只有輔導員具備不斷學習提高的素質,才能教會學生如何學習,如何發展,如何成為創新型人才。
總之,隨著我國高等教育進入新的發展時期,面對“90”后大學生這個教育對象群體,高校輔導員應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善于總結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中的科學規律,在已經取得成功經驗的基礎上,不斷創新工作,為學生培養工作做出自己的貢獻。
[1] 丁純杰,李雙貴.論新形勢下高校輔導員工作理念的創新.廣東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10,1
[2] 吳麗玫.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特點與新策略研究.繼續教育研究,2006,(6)
陳倩倩(1985.11-),女,漢族,山東新泰人,學生干事,助教,碩士,綿陽職業技術學院,德育。
G645
A
1672-5832(2017)12-007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