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 冰
高校職業指導工作改進建議
賈 冰
高校職業指導工作是我國職業指導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文旨在對高校職業指導工作中某些方面常見的問題提出解決建議,嘗試為推動高校職業指導工作的開展貢獻力量。
職業指導 高校
高校中的教育工作者們都漸漸發現,我國高校職業指導工作在近些年來逐漸的發展產生了許多瓶頸,產生了如職業指導課程體系更新速度慢,職業指導課程的授課師資、教材、課件等多方面缺乏進步;高校職業指導人員的數量雖然每年都有所增加,但很多工作人員缺乏專門的培訓和學習,是非專業人士上崗,即使如此還無法滿足數量日漸增多的高校學生在職業發展指導方面的需求;高校職業指導的手段單一,大部分限于課堂、講座或者網站等措施,缺少信息化手段的使用或者使用方法無法達到大學生“審美”。基于這幾個方面的問題,高校職業指導工作急需采取專門的應對措施,不斷改進職業指導工作的質量,以下即從幾個方面進行闡述。
課程體系的創新,要求依照當下行業發展的背景和高校學生的客觀需要,以高等學校職業指導課程為主線,結合創新創業指導,輔之以針對性強的職業指導講座,既要注意課堂內的知識教學,也同時注意以實踐相結合,建立起一套伴隨學生大學生涯的職業指導課程。這一門課程,在主線上以時間段劃分,大一主要強調學生的自我認知以及建立職業目標,大二至大三開始進行職業規劃技能的培養(大二理論、大三實踐),大四則主要對學生進行心理疏導和求職技巧進行技能性的培訓。這樣,高校職業指導工作就可以貫穿學生的整個大學生涯,根據學生層級不同而提供不同的服務和指導。
從課程體系的內容上來看,可以包含有五大塊的內容,第一,根據我國的國情,可以保留就業形勢和就業政策方面的內容如就業優惠政策、落戶政策、勞動者權益、求職途徑等,但筆者認為此部分的內容應該在學生入學是簡單涉及,而主要內容一般主要通過對大三、大四學生的職業指導講座來實現;第二,加強培養學生的自我認知能力,加強職業意識的認知如幫助學生了解自身的職業性格、職業興趣,幫助學生了解和培養個人的可遷移能力等;第三,注意培養學生的求職技巧,這一樣的內容比較繁雜,既包括個人簡歷的設計和應用、個人形象與職場禮儀的形成,也包括面試的技巧和手段、求職心理學習和應用等;第四,在我國目前大力推進“雙創”的背景下,開展創業技能的培訓,也合乎職業發展的需求,通過對學生大眾進行創新創業教育,指導學生進行創業設計,從而激發一部分適合創業或者擁有創業條件的大學生,進行細致的實踐式創業指導,幫助他們走好創業的道路。
本話題包含兩個不同的方面,一個方面是專業的職業指導隊伍構建,是指由具備職業指導資質的專業人士和職業指導相關專業的教師組成專家化的職業指導團隊,整個團隊的人員不僅要在職業指導方面具備相當的專業技能,也需要有優秀的職業品德,熟悉就業政策和相關的法律法規,同時要具備一定的創新精神。專家職業指導團隊不僅要通過授課和培訓為在校學生提供第一手的職業指導相關的知識和技能,還要不斷推動理論研究,將工作和研究結合起來,通過研究總結和整理工作,研究的有效成果又可以推動職業指導工作的展開。專家職業指導團隊也需要定期參加職業指導培訓,在職業指導相關的學科如心理學、管理學、行為學等方面不斷提升個人的素質;另一個方面,從數量上來看,我國目前高校在校生大大超越了教師,而高校職業指導的人員數量就更少。在這種情況下,我國高校中職業指導工作必然就面對“個體輔導”不足的問題,筆者建議,可以參照北京某些高校高年級生與低年級生入學伊始就建立“一對一輔導”的機制,高年級生既然在校園學習和生活方面能夠對低年級生有所指引,職業指導的一些基礎工作,也是可以納入到這種層級學生輔導中去的。
各高校一般都會搭建職業指導相關的信息化平臺,但是筆者發現大多數高校一般都僅僅采用網站這種形式。在實踐過程中,這種信息平臺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隨著信息化手段的發展,單一網站式的信息平臺暴露出一些缺陷,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學生的關注率低或者說對學生的黏性較低。目前幾乎所有的高校生都擁有騰訊QQ或者微信賬號,這是一種高黏性的信息手段,因此筆者認為高校應當搭建QQ或者微信公眾號這樣新的職業指導信息平臺,不僅可以增加學生的使用頻率,而且極大的增強了信息的互動。通過這樣的職業指導信息平臺,高校職業指導團隊不僅可以更新最新的職業指導信息和就業信息,也可以通過互動式的交流,為學生提供在線職業指導,提供各種類型的職業評測,從而方便的為在校學生解除疑惑。這種新式的信息平臺,還可以讓學生之間互相分享職業規劃的相關經驗,增加學生職業規劃的實踐動手能力,幫助學生做好職業規劃和就業的工作。
[1]晏章梅.關于提升高校職業指導工作質量的幾點思考[J].職業,2016(25).
[2]沈培輝,周周.新常態下做好大學生職業指導工作“新三化”建設的對策與思考[J].中國大學生就業,2016(17).
[3]戴仁卿.論高校畢業生職業指導工作開展的實效性——以“就業”與“升學”選擇的心理困境為視角[J].太原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6(07).
[4]桂媛.新時期如何推動高校職業指導工作的開展[J].教育與職業,2016(17).
中山職業技術學院)
賈冰,女,漢族,新疆克拉瑪依人,碩士研究生,講師,研究方向:語言學、心理學、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