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曉忠
新形勢下小學德育工作實效性研究
馬曉忠
德育是素質教育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在國民教育體系中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多元文化背景下,小學德育工作面臨著新的挑戰,傳統德育模式已經不能與社會現實完全適應。本文研究了新形勢下增強小學德育工作實效性的策略,對于當下的小學德育工作安排具有借鑒意義。
新形勢 小學德育 實效性 德育內容
王國維曾經說過:“有知識而無道德,則無以得一生之福祉,而保社會之安寧,未得為完全之人物也。夫人之生也,為動作也,非為知識也。古今中外之哲人無不以道德為重于知識者,故古今中外之教育無不以道德為中心點。”小學是德育的基礎階段,增強小學德育工作實效性,是當下基礎教育工作最引人關注的議題。諸位德育工作者積極開展了有關小學德育工作實效性研究,雖然取得了豐碩成果,但是這當中仍然存在一些問題,影響了德育效果。結合自身從事小學德育工作的經驗,筆者認為新形勢下的小學德育工作應當革新德育內容,體現時代特征;創新德育方法,努力走向實踐;健全德育機制,形成教育合力。接下來,本文就分別針對這三個方面,展開具體分析。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國民經濟水平一直處于持續健康發展的趨勢之中。伴隨時代的進步和社會的發展,小學德育內容已經發生了鮮明的變化。例如網絡文化的快速發展,一方面讓人們享受到了共享網絡資源的巨大便利,但是另一方面又讓人陷入了對不良網絡文化傳播的深深擔憂之中。而這是以往的德育內容所沒有囊括到的,很多人并沒有認識到這個關鍵問題。德育內容脫離實際、缺少時代性成為影響德育工作質量的重要原因。
內容既是小學德育工作開展的依據,又是實現德育目標的重要保證。想要增強小學德育工作實效性,就必須根據時代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及時吸收新的德育內容,體現時代特征。除了宏觀意義上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教育之外,小學德育內容還包括思想品德教育、社會法律教育、愛國主義教育、集體主義教育、社會道德公約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內容。與此同時,根據新形勢下時代進步和社會發展的變化,小學德育工作還應該引入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教育、理想信念教育以及有助于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新內容,例如安全教育、環保主義教育、網絡道德教育、合作教育、人際交往教育等。這都有助于學生品格的完善以及良好個性的健康發展。
德育方法單一、實踐性不強是影響小學德育工作質量的又一關鍵問題。在大部分學校,德育工作的開展仍然局限于課堂,側重于理論說教。這種坐而論道的教育不僅沒有起到預期的效果,反而大大降低了學生參與德育活動的興趣。即便學生死記硬背住了理論知識,由于缺少主動構建和積極實踐,還是會造成思想道德觀念和行為習慣養成的脫節。
“實踐出真知”,小學德育工作的關鍵在于實踐。實踐是道德和倫理產生的根源,離開實踐的德育是毫無意義的。學生不僅僅是思想道德認知的主體,還是思想道德實踐的主體。小學德育應當創新工作方法,努力走向實踐,引導學生到鮮活的實踐中去踐行美好的思想道德觀念。在參與思想道德實踐活動的過程中,學生親身感悟、親身認知、親身經歷,自然而然就加深了對思想道德的真實理解,這對于完成道德內化具有深遠意義。
以環保主義教育為例,為了讓學生深刻體會到愛護環境的重要意義,我校充分利用了植樹節這一契機,開展了一次“我為地球母親披上美麗的綠紗巾”植樹造林活動,組織各年級學生到附近公園、空地上植樹。學生自發帶上水桶、鐵鍬、鏟子等工具,興高采烈參與到這次植樹造林活動中。雖然植樹的過程中他們流了很多汗,但是看到原本貧瘠的土地上重新有了“綠色的希望”,孩子們都快樂極了。事后,我們又動員學生動動手,把周圍的垃圾撿干凈。沒有一個人說“不”,學生都踴躍參與其中。這種實踐活動所帶來的效果遠遠超過坐在教室里面的那種說教式教育。
小學德育不僅僅是學校單方面的事情,想要切實增強小學德育工作實效性,應該健全德育機制,形成學校、家庭、社會多方參與的堅實教育合力。
首先,“父母是孩子最重要的老師”,家庭教育的重要意義不言而喻。學校要充分動員學生父母積極參與德育工作,利用好家長會、家教指導中心、家長委員會等渠道,開展家庭德育宣傳推廣,豐富家長開展德育工作的經驗。
其次,學校應該同各級政府、社會各部門建立良好的溝通機制,整合一切可以利用的青少年德育教育資源,取得各方面社會力量的支持與幫助,形成全社會共同參與的良好德育工作局面。各級文化產業部門、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的組織和宣傳作用是重大的,德育工作一定要利用好這些有力契機。
蔡元培曾經有言:“德育實為完全人格之本。若無德,則雖體魄智力發達,適足助其為惡,無益也。”長期以來,德育就一直是學校教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增強小學德育工作實效性,對于少年兒童的身心健康成長具有重要意義。新形勢下小學德育面臨的社會環境和文化環境也在變化,這為德育工作的開展帶來了壓力,同時又帶來了不可多得的機遇。作為一名新時代的小學德育工作者,我們應該站在時代的高度,不斷更新德育工作理念,努力引導學生形成健康向上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
[1]任偉.對新時期加強小學德育實效性的思考[J].內蒙古電大學刊,2007(09):123~124.
[2]左琪.新時期中小學德育觀及其實效性研究[D].大連:遼寧師范大學,2002(11):76~77.
[3]王立新,胡玲.“中小學德育課程教學實效性研究”課題報告[J].思想政治課教學,2006(05):80~81.
江蘇省蘇州市吳江經濟技術開發區長安花苑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