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亞波
關于紅色資源思想政治教育價值實現探討
呂亞波
借助寶貴的紅色資源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將使思想政治教育內容更加豐富,更具吸引力與感染力,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針對性與實效性也得到進一步提升。基于此,本文就對紅色資源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價值實現途徑進行了探討。
紅色資源 思想政治 教育價值 途徑
紅色資源包括了建立在革命舊址以及革命遺址上的文化遺產,珍貴的革命文獻以及精神文化遺產等內容,這些資源具有突出、鮮明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對于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無法取代的作用。在新形勢下,要強化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借助紅色資源的充分發掘以及合理利用,通過多種途徑實現紅色資源的思想政治教育價值。
首先,應當加強對紅色資源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領導作用,打造出擁有高素質的、優秀的教師團隊,對革命文化、紅色藝術作品、革命標語、革命著作等紅色資源進行合理收集與編撰,打造優秀的紅色文化教育成果服務思想政治教育。其次,針對當代學生的心理與生理發展特點,對“紅色經典”進行科學改編,貼近教育對象進行紅色內容整合與創新,將豐富多彩有紅色資源轉化為思想政治教育資源,讓紅色資源融入教材,深入課堂,走入校園,全方位、多角度的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之中,使學生群體在紅色資源的全面熏陶之中得到政治素質的提升。再次,關注紅色課件開發,對紅色資源以靜態化與物態化兩種形式進行開發,發揮其動態性與立體性的強大功能。例如思想政治教育課以及班會課,進行紅色文化傳播,在教學過程中科學融入紅色資源,為創新與豐富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強大動力。
我國許多城市都有具備深厚價值的紅色革命基地,紅色資源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價值實現離不開對這些基地功能與作用的發揮,例如在邯鄲市,擁有晉冀魯豫烈士陵園以及129師司令部、晉冀魯豫中央舊址等紅色資源教育基地。在開展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我們可以對這些紅色資源進行再開發與利用,帶領學生踐行體驗式教學,一起走到這些紅色資源教育基地之中,對豐富的紅色資源進行再開發與再挖掘,整合與紅色資源文化要素,創造出紅色資源教學實踐環境,強化思想政治教育效率。除此之外,還可以利用多種節假日、重大活動為載體,進行紅色資源實踐,增強思想政治教育實踐的吸引力。如建軍節、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等,帶領學生參與到公祭以及各種節日活動之中,進行思想的感化。此外,還可以組織學生在一些重大政治活動中進行紅色革命基地參觀,組織學生分批次瞻仰烈士陵園,對富有感染力與影響力的經典紅色電影與歌舞作品進行觀賞,深入采訪革命老前輩的英勇故事,使學生在豐富的實踐活動感受紅色資源的豐富內涵,在具有深厚歷史價值的紅色文化資源之下,感受到紅色精神熏陶,強化學生良好思想品質,使其得到精神的升華。
校園是學生生活與學習的主要場所,也是加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陣地,積極建設紅色文化校園,塑造紅色文化育人氛圍,是紅色資源思想政治教育價值實現的重要途徑。首先,學校方面要關注校園物態環境建設,對校園環境進行美化,營造出一個良好的、潔凈的、富有文化內涵的校園環境。在校園內,可以適當張貼革命先烈的圖片,通過宣傳欄對一些英雄人物的故事進行講述,樹立革命先烈雕像,雕刻名言警句等,在校園景觀建設中打造出紅色資源內涵,使學生時刻受到紅色文化的熏陶,潛移默化之中培養良好思想品質。其次,在校園內組織豐富的紅色文化活動,使學生受到紅色資源感染,如在每周一次的升旗儀式中,進行紅色歷史與革命先烈事跡的宣講,開展主題班會,手抄報展評等活動,對紅色故事與紅歌進行傳頌,打造良好的紅色育人氛圍。此外,可以通過定期開展軍事訓練活動,對學生體質以及國防意識進行強化。
現代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為紅色資源網絡構建提供了便利的條件,通過網絡與紅色文化豐厚內涵的深度融合,使紅色文化得到大力宣傳,也使紅色資源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運用效率得到提升。具體來說,可以通過在校園網站上建立紅色資源專欄的方式,如開辟“紅色記憶”專欄,“紅心照我前行”紅色經典作品宣傳等等,帶給學生紅色文化傳播,提高學生思想政治水平。在此基礎上,結合時代發展特點,在進行紅色資源傳播過程中也要關注網站的時代性與感染性,通過多種互動形式的應用使紅色資源來源與共享渠道得到擴展。現代媒體具有其它方式所無法比擬的傳播優勢,生動有趣、形式各異的紅色資源網絡構建將極大提升學生參與興趣,激發學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動性。其次,對紅色網站內容進行豐富,強調思想政治教育相關內容的甄選,充實具有典型教育意義的政治教育資料,發揚紅色理論、傳播紅色文化。
紅色資源是共產黨人崇高理想與堅定信念的深刻表現,是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群眾在改革建設與實踐過程中獲得寶貴精神與物質材料。當前,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如何發揮紅色資源的深厚意義還需要我們進行深入的研究與探索 ,相信通過紅色資源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不斷實踐與創新,開發與運用,將為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的提高開辟一條新的道路。
[1]楊璐.高中思想政治課程中本土紅色文化資源的運用研究[D].蘭州:西北師范大學,2015.
[2]喬小安.延安紅色資源在群眾思想政治教育的運用研究[D].西安:西安工業大學,2015.
[3]胡曉加,廖運生.思想政治教育與紅色資源開發[J].求實,2011(03):94~96.
(作者單位:信陽師范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