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燕來 姜 威 豐裴培
“一帶一路”背景下展現高校黨建工作新活力
夏燕來 姜 威 豐裴培
“一帶一路”戰略的全面性、探索性、長期性和開放性對新時期黨建工作提出了新的工作目標和工作思路。高校應發揮自身優勢,助力“一帶一路”戰略實施,確保黨建組織根脈深入基層一線,找準切入點,打造“一帶一路”工程,激活黨建工作在職工隊伍建設中的驅動力。同時,找準融合點,加強黨群共建,激發黨建工作在高校中釋放黨群聯動新活力。
一帶一路 黨建工作 高校黨建
2013年9月7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哈薩克斯坦納扎爾巴耶夫大學發表演講,提出了共同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暢想。同年10月3日,習近平在印度尼西亞國會發表演講,提出共同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這二者共同構成了“一帶一路”重大倡議。“一帶一路”是一個開放的系統,在平等的基礎上合作,在互利的基礎上共贏。
“一帶一路”戰略的全面性、探索性、長期性和開放性對新時期黨建工作提出了新的工作目標和工作思路。高校應發揮自身優勢,助力“一帶一路”戰略實施,助力國家建設發展,確保高校黨建組織根脈深入基層一線,找準切入點,打造“一帶一路”工程,激活黨建工作在職工隊伍建設中的驅動力。同時,找準融合點,加強黨群共建,激發黨建工作在高校中釋放黨群聯動新活力。
2017年3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簡稱《意見》。《意見》強調,要加強高校基層黨建工作,建立健全高校基層黨組織,加強教師黨支部、學生黨支部特別是研究生黨支部建設,充分發揮黨支部戰斗堡壘作用。堅持黨的組織生活各項制度,組織黨員深入開展學習教育,認真做好在高校優秀青年教師、高校學生中發展黨員工作,加強黨員日常管理監督。要健全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和工作指導,堅持和完善黨委定期研究、領導干部聯系高校等制度,建立部門協作常態機制,形成黨委統一領導、黨政齊抓共管、職能部門組織協調、社會各方積極參與的工作格局。
高校是培養高層次人才的重要陣地,高校黨建工作擔負著宣傳和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任務,擔負著對黨員進行教育、管理、監督和服務,提高黨員素質,增強黨性的任務,擔負著發現、培養和推薦黨員和群眾中間的優秀人才,鼓勵和支持他們在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貢獻力量;擔負著教育黨員和群眾自覺抵制不良傾向,同各種違法犯罪行為作斗爭的使命。當前,高校黨建工作也存在不同程度的現實困境,如何結合現實困境探討新形勢下高校學生黨建工作的破解路徑,是當前黨建工作的重要任務。
(一)內外環境對高校黨建工作形成挑戰
從“一帶一路”戰略布局看,開放性與和平與發展成為時代的主題;但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的新發展和西方敵對勢力對我國進行思想文化領域的滲透也不容忽視。從國內環境來說,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系逐步確立和完善,有力地促進了我國生產力的迅速發展,促進了科學文化和思想道德建設,促進了人們思想觀念的更新,社會的行為規范也在逐漸改變,其積極作用是巨大的, 也是根本的。但是,在優勝劣汰的市場競爭機制下,有些人產生了利己主義、拜金主義、享樂主義的價值取向,使一些黨員干部經不住物質誘惑,逐步喪失了黨性原則。隨著改革的逐步深入,不可避免地會觸及到深層次的體制、機制問題,也會影響到一部分人的利益,導致人們思想觀念和意識形態的多樣化,這些觀念上的變化就會通過各種方式在大學生中甚至個別教育者身上得到反映,使高校的黨建工作面臨新的問題。
(二)高校黨建工作思想、組織、活動方式欠妥當
高校基層組織是黨的全部工作和戰斗力的基礎,高校基層黨組織發揮的戰斗堡壘作用和廣大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是高校各項工作有序開展的保障。但是,黨支部設置會橫跨科室,黨員隊伍較分散,不便于黨的活動的開展。這些現象的存在,制約著高校黨建工作的順利進行。所以,如何加強和改善高校黨建工作思想、組織和活動方式,充分發揮黨組織在教學、科研、服務中的戰斗堡壘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仍是黨建工作面臨的挑戰。
(三)黨建工作內在活力不足,創新招法不多
目前,黨的組織生活缺少創新意識和手段,對黨員的教育仍然停留在學習文件、傳達精神上。教育內容上的枯燥,教育方式存在流于形式的傾向,針對性和實效性不強,吸引力和凝聚力不夠。當今社會對網絡媒體充分依賴,借助網絡傳播速度更快、受眾平臺更廣、形式內容多的優勢去突破黨員教育的傳統模式,微信、微博這個宣傳陣地大力弘揚正能量是當前黨建工作的內在活力,在黨建工作領域占領微信、微博是當今黨建工作的創新方法,如何加強黨員教育的方式、方法,突破傳統的學習文件上仍是基層黨組織面臨的難點。
(四)黨務干部隊伍自身建設亟待加強
目前,有關黨務工作人員的培訓機制、考核機制尚不健全,干好干壞一個樣,不能有效激發黨務工作人員的工作熱情。黨務工作人員“不好找”和“沒出路”的問題也是急需解決的問題。
另外,黨務干部專職人數少,兼職多,體現了當前基層黨建工作的資源配置不合理。兼職人員中他們本身承擔較多的行政業務工作,造成無時間、無精力去抓黨務工作。二是黨務干部系統培訓不到位。黨務干部參加系統培訓較少,定期組織業務學習上不夠,還沒有形成黨務知識濃厚的學習氛圍,存在現用現學的現象。
黨務政工人員在工作中時而存在著積極性差,甚至產生自我放縱的情緒,對自己要求不嚴格,不注重自身改造,導致思想意識嚴重出現滑坡,在主觀上忽視了黨務政工工作者隊伍建設的必要性。因此,黨務政工人員自身素質的提高也是高校加強黨務干部隊伍的函待解決的問題。
首先,要強化“服務”意識,在服務發展中提高戰斗力。
服務意識是踐行黨的群眾路線的必然要求,是落實黨的宗旨意識的重要體現。大力推進服務型黨組織建設,把工作重心轉到服務發展、服務師生、服務黨員、服務群眾上來。各基層黨組織結合自身特點和優勢,找準服務的切入點,把深化 “立足崗位,服務群眾”的工作重點,積極探索新形勢下開展基層黨建的新載體,努力提高活動的質量和效果。落實“亮身份”“黨員承諾制”等要求,積極開展黨員示范崗、最佳堂課、講述身邊黨員的先進事跡等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特色活動,確保基層黨組織戰斗力得到提升,黨員先鋒模范作為得以體現,黨員隊伍活力得以增強。
其次,要強化“政治”意識,在求真務實中提高影響力。要站在講政治的高度,深刻領會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全面從嚴治黨”的重要思想的豐富內涵,始終保持堅定的政治立場、嚴明的政治紀律、敏銳的政治洞察力。要清醒的認識到扎實有效地開展黨建工作,是全面貫徹落實“從嚴治黨”重要思想的具體體現,是新形勢下做好黨建工作的必然要求和根本保證。加強政治學習,提高政治素質。黨員干部政治素質的高低、思想和作風的好壞,直接關系到黨的路線、方針和政策的貫徹執行,關系到黨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關系到黨在人民群眾中的形象和威信。
第三,要強化“創新”意識,在創新思維、組織形式和培育機制工作中提高凝聚力。各級黨組織要努力適應新時期黨建工作面臨的挑戰,圍繞隊伍建設、作風建設、制度建設等環節,堅持以人為本的思想,不斷探索多樣化的活動載體。通過創新創新思維,堅持問題導向,結合工作實際提出新思路、新方法,并采取新舉措,要在破解難題、選樹典型等工作上有新的突破,才能更加適應新形勢發展需要,才能解決新矛盾、破解新問題;通過創新組織形式,運用網絡的形式來開展一些廣大黨員感興趣的活動,讓他們的黨建工作的視野逐漸放寬,積極和參與性也逐漸加強;通過創新高校培育機制,提高對黨建工作的認識、轉變觀念,樹立創新人才培養的教育理念。
[1]閻雷.高校黨建工作的新挑戰與對策[J].中國校外教育(理論),2008(11):10.
[2]呂挺.“一帶一路”戰略背景下高校參與干部培訓模式的探索[J].教育評論,2015(12):61~64.
[3]陳藝玲.高校黨建工作的新思路[J].知識窗(教師版),2017(02):22~23.
[4]方敏.加強高校黨務工作者隊伍建設研究[J].新課程,2016(03):221~222.
[5]閆瑞剛.強化四種意識推進黨建工作[J].工作研究,2013(4):53.
(作者單位:吉林大學)
夏燕來(1980-),女,漢族,吉林長春人,本科,講師,研究方向:法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