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英華
激勵、贊許、幫扶人人需要,具有充分內在潛能而暫時沒有顯現出來的“潛能生”更需要老師的表揚、激活與轉化。下面我就談一下激活“潛能生”的幾點認識。
一、了解學生,因材施教
不同的孩子,個性愛好也不一樣。一片森林找不出兩片相同的葉子,一個花園長不出兩朵完全相同的花,作為老師,只有充分了解學生,才能進行有針對性的教育。了解學生可通過家訪、與“潛能生”談心、向科任老師和同學詢問、或與學生一起活動等方式,走進“潛能生”的內心世界,了解他們的所思、所想,針對不同類型的學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有的“潛能生”轉變得可能快些,有的可能慢些,需要我們老師要有足夠的愛心和耐心。每個學生都有適合自己的岔路口,作為教師一定要以人為本,因材施教,相信每一名學生。教育的藝術就是永遠不要下結論,因為我們面對的是不斷發展進步的對象,相信他們的潛力是不可限量的。
二、尊重學生,樹立自信
自尊心人皆有之,渴望得到尊重是人們的內在需求。尊重學生,就是要尊重學生的人格感情,尊重學生的獨立意識。尤其是“潛能生”,與好生相比,他們的自尊心更強,因為學習不太好,是容易被忽視的群體,他們一般都很心虛,對外界敏感,外表卻裹著一層硬殼,好像滿不在乎,其實最怕老師對他另眼看待,最怕老師和同學看不起,在內心深處仍渴望得到老師和同學的理解和信任,所以,作為老師應掌握他們這一心理特點,尊重和信任他們,要愛這些看起來并不可愛的學生,要善于挖掘他們的閃光點、優點,多鼓勵表揚他們,將他們融入班集體這個溫暖的大家庭中,使他們能正確認識自己,并且老師發現了學生的閃光點之后,應千方百計讓學生的閃光點有用武之地,使學生發現自己的價值,幫助他們在班級樹立威信,從而,自尊心、上進心、自信心得到強化。
三、激勵學生,促其奮進
教師的評價,無論是積極的還是消極的,對學生都會產生一定程度的影響,而教師的贊美是陽光、空氣和水,是學生成長不可缺少的養料,是一種無形的催化劑,能增強學生的自尊、自信、自強,因此,我們要用欣賞的眼光發現學生的可貴之處,對于學生獲得的點滴進步要及時發現并給予真誠的肯定和贊揚,強化其獲得成功的情緒體驗,滿足其成就感,進而激發學習動力,使學生每天都在進步。
四、寬容學生,原諒失誤
人非圣賢,孰能無過。學生是在成長和發展中的人,從某種角度上講,犯錯誤是學生的權利。每個人的人生之路總是不平坦的,要讓學生懂得成功固然精彩,而失敗也是成功之母,讓學生能平靜經受失敗,以增強其受挫能力。當學生犯錯誤時,不要過分地去追究學生的責任,要從我們自身的教學及管理方法上查找原因,用一種寬容的心態去等待學生的轉變,原諒學生的過失,要有足夠的耐心和愛心,否則欲速則不達。
總之,要用超前的眼光評價激勵學生,那么,你會在一塊石頭里看到美麗的風景,在一粒塵埃里發現高尚的靈魂。當然激勵不是目的,而是給學生一進取的理由,要多一份寬容、多一份理解,善于發現“潛能生”身上的特點,以贊賞的眼光看待他們,多給他們肯定和鼓勵,給他們創造自信的機會,為“潛能生”搭建一個拼搏的平臺,使他們健康快樂地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