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傳統醫學成人教育教學模式在新時代背景下其弊端日益凸顯,在互聯網高速發展的今天,醫學成人高等教育的傳統教學模式越來越無法滿足教育發展的要求,“互聯網+”發展新形態、新業態,越來越多的滲透到教育教學中,順應教育發展的新潮流,本文將從“互聯網+”醫學成人高等教育教學模式入手,對教學改革進行研究。
【關鍵詞】互聯網+ 醫學 成人高等教育 改革
【中圖分類號】G7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45-0233-01
“互聯網+”、大數據、“智慧城市”等詞語越來越多的出現在日常生活和工作當中,深刻地影響著教育、醫療、城市建設等諸多領域,“互聯網+”醫學成人高等教育理念的提出是順應時代發展的背景而產生的。當前“互聯網+”醫學成人高等教育存在著教學與管理形式相對單一、教學發展和現行教育方式產生矛盾的現象,高校學生生源來自不同的地區和單位,所學專業、工作經歷、工作性質都不相同,大部分學生都是以提高學歷為目的,以謀求將來更好的生存和發展,總之,教育改革中遇到的一系列問題成為醫學成人教育發展的巨大障礙[1]。基于成人教育的特殊性,為使成人教育能夠更健康地發展,本文將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思考。
一、打破傳統理念,提高學生自覺意識
任何教育形式的改革從來都不是形式上的變化,而是源自觀念的轉變。對于大部分倡導“互聯網+”教學模式的教育者而言,在教學中仍然未能完全達到理想效果。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發現,大部分學生只為提高文憑,拿到未來更好生存和發展的“通行證”而來,處于半脫產狀態,對學習的認知程度的參與的積極性都不高,更無從提及“互聯網+”,所以如何深化醫學成人高等教育學生的“互聯網+”意識,成為當前各大高校教育工作者的一個課題。
因此,創新學生的學習意識,不僅僅要打破學生為學歷而來的功利性思想,更要讓學生在思想上從家庭、工作中解脫出來,深刻認識到終身學習的重要性?;谝陨蠁栴},在深入開展調研的基礎上,應該要全面分析我國醫學成人高等教育發展狀況,主動適應國家發展新政策,以“互聯網+”為抓手,不斷探索新的教學管理模式,充分保證教學質量,同時采取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原則,以更為機動靈活的方法創建具有時代特色、地域特色、學科特色的特色辦學之路。
二、沖破形式束縛,提高在線教學活動設計
教學設計是教學活動的“靈魂”和“心臟”,盡管教學改革過程中不斷豐富了教學設計環節,但值得注意的是,我國在線課程活動中存在著教學設計薄弱的問題,在線教學活動設計水平有待提高。提高在線教學活動設計就必須注重重點課程建設,全面優化教學資源,調動師生參與的積極性,分別從“軟件”和“硬件”上下功夫,從師資、管理、改革等方面入手,分層、分步、有序地進行教學設計。
教育專家蔣國珍主張在教學活動過程中促進學生參與,提出了“社區教學”的概念[2],提出了學術界非常著名的“任務驅動、進度管理”的教學方法,認為“基于學生經驗設計問題和活動”的學習方法更能使成人快速的適應。英國開放大學教育專家認為,在線教育能夠幫助學生用最短的時間、最高的效率獲得遠程教育體驗,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采取AOC教學模式,把教學活動擺在重要地位,鼓勵學生創建平臺,師生將教學資源分享到平臺實現資源共享,這種方法摒棄了教師授課的單一模式,使學生更為自由和自覺的參與到教學設計活動中來。同時,充分吸收和借鑒國內外一切成人教育的發展成果,創造性地吸收到教育教學當中,積極的參與全省各地、甚至全國的學術研討,力爭把我院的創新思路與和其他高校進行碰撞,不斷創新教學模式,改進教學方法。
三、創設教學情境,全方位構建遠程教學體系
教育專家陳麗提出了“三大發展機遇”說,認為“互聯網+”將使我國遠程教育將面臨三大發展機遇,即“遠程教育將成為國家教育改革的核心工作、遠程教育是傳統教育現代化的支點、遠程教育擁有教學與學習的基因載體。”醫學成人教育的特殊性決定了互聯網創新的必要性,的確在深化醫學成人高等教育改革的課題中,遠程教育是繞不開的話題。很多學者指出,互聯網+”的創新主要體現在,即新設施、新要素、新空間和新業態四個方面[3]。
在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通過互動平臺來完善學生的學習體驗,創設相應的情境來提高討論的實效性。在充分滿足學生學習需求的基礎上,將平臺服務模塊化、規范化、流程化,促進我院成人高等教育發展就必須要有高屋建瓴的視野,站在制高點,制定相應措施,積極爭取政府政策的支持。從繼續教育的角度定位遠程教育,把成人教育作為國家人力資源提升的重要部分。從某層度上來說,遠程教育也是人才整合的關鍵所在,盡管教育專家們在不同程度上都對此做出了積極的探索和貢獻,但是,作為教育者來說,還應該從國家層面出發,充分研究國家最新的政策法規,研究最新的科技成果,把教育教學和信息發展聯系起來,并探索出一條適合醫學成人高等教育的發展之路。
四、結語
習近平說:“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社會經濟發展如此,教育教學也應這樣。眾所周知,新一代信息技術的形成和發展為大數據、云計算等發展創造了可能,引領了創新驅動發展的“新常態”。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上,李克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提出“互聯網+”行動計劃,不斷推進科技創新。在國家大政方針的正確指導下,“互聯網+”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得到發展,各個領域都來搭上“互聯網+”的這趟“順風車”。對于醫學成人高等教育改革而言,融合“互聯網+”勢在必行。
“互聯網+”醫學成人高等教育教學模式改革是時代發展和教學改革大勢所趨的結果,醫學專業發展的重要性和成人高等教育改革的特殊性都要求我們要用新方法來解決問題。在具體教學活動中就要求我們要打破傳統理念,沖破形式束縛,創設教學情境,全面提高教學質量[4]。我國教育非常重視成人高等教育改革發展,并在改革教育措施上得到一定肯定,但是基于“互聯網+”醫學成人高等教育改革的思路還處在發展階段,因此應致力于共同探索改革新思路。
參考文獻:
[1]王麗莉,孫寶芝.互聯網+時代背景下網絡教育發展新趨勢——“2015國際遠程教育發展論壇”綜述[J].中國遠程教育,2015(12):12-17.
[2]蔣國珍.網上教研:為什么要聚焦學習社區[J].中國電化教育,2009(12):79-82.
[3]曹坤明.醫學成人高等教育網絡化教學模式構建[J].成人教育,2007(11):60-61.
[4]柯湛華.提高醫學成人教育教學質量的思考[J].西北醫學教,2011(04):690-693.
作者簡介:
段佳麗(980.4.3-),女,漢族,湖南衡陽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為教育管理。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