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莎莎
摘 要: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我們空氣質量監測點位的設置已經成為當下人們的重點關注內容。但是在當下的城市空氣質量監測點的主要工作內容是以空氣質量的評價為主,雖然可以有掌握空氣質量狀況以及未來質量變化情況,但是其功能還是較為單一,無法滿足公眾的多元化需求。所以,在監測不斷投入的基礎上,我們應加大對監測網絡的建設,以此來實現監測點位的多功能化,進而使監測點位適應社會的發展,滿足大眾需求。
關鍵詞:環境空氣質量 監測點位設置 網絡
作為空氣質量監測網絡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點位的選取對監測評價結果的準確性以及科學性有著重要的作用。因此,監測點位的設置已經成為監測網絡布局的首要工作。然而,隨著空氣污染問題的不斷發生,傳統質量監測點位的功能已經無法滿足人們的需求,使得空氣質量監測點位的設置需要進行科學革新。基于此,我們相關監測部分需要對當下空氣質量監測現狀進行分析,明確未來點位設置的發展方向,以此來為提升監測點位的服務力奠定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一、監測的目的
監測目的是進行點位設置以及建設的重要依據,以我們環境管理需要為背景,空氣質量監測的目的可以分為以下四個層次:1.反應區域的空氣質量與尺度、2.判斷我們空氣質量情況、3.反映全國的空氣質量變化以及未來的發展趨勢、4.為制定防污染規劃提供重要參考依據。針對監測網絡的監測目的,可細致劃分為:1.國家大氣背景的監測、2.區域的空氣質量監測、3.國家空氣質量監測[1]。而各個地區的監測目的應在國家監測網的基礎上設置多元化的監測目的,無論是地方監測網還是國家監測網,其中每個監測點位就是實現這些監測目的的關鍵所在。
二、監測點位的功能分類
有上文可知,監測目的多元化使得監測網絡建設的多元化,也下體現出設置不同功能監測點的重要性。以《空氣監測規范》為基礎,我們監測點位按照功能的分類可分成四種:1.空氣質量評價、2.空氣質量背景點、3.污染監控點、4.空氣質量對照點[2]。由此可見,監測網絡需要根據監測目的不同需要設置不同功能的監測點位,而不同功能監測點位在設置過程中需要具備不同的選址需求以及相應的空間代表尺度,這位是監測點位設置的基礎條件之一。當然,每一個監測點位可以在滿足自身功能的情況,盡可能去兼顧其它功能。例如反映區域濃度的監測點位可以兼顧質量評價趨勢的功能。
三、設置監測點位的綜合考慮
在監測點位設置過程中,需要以當社會經濟與技術的實際發展情況為基礎,結合點位的實際情況進行調和統籌。在理想情況背景下,監測點位應有更大的空間覆蓋面、具備多功能以及設置大數量的監測點位[3]。但是在實際設置過程中,基于人力。財力、物力的消耗成本,再加上后期維護管理。所以在實際設置過程中需要結合當地的經濟條件、管理水平、環境條件以及污染情況等因素,科學合理的設置監測點位數量,以此來確保每一個監測點位的使用價值得到發揮。另外,基于對各個地區對環境管理需求存在差異的情況進行考慮,在設置點位時需要針對某種功能的點位進行側重設置,使得監測網絡呈現出階段性的發展,滿足當地的環境管理需求。例如以監測點位數量為前提,當地需要集中資源,針對解決環境問題進行點位的設置,然后等經濟、科技技術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對當地監測網絡的其它功能進行完善和優化。除此之外,基于《空氣監測規范》,我們評價點的設置需要進行均分布,并且需要對城市建成區域進行全覆蓋。評價的實際設置需要結合當地的實際經濟條件以及科技條件,按照區域面積以及人口進行監測點位數量的控制。例如300萬人口以上的城市需要設置最好8個監測點位,以此來確保監測點位的有效性。
四、監測點位設置的工作方向
當下,我們空氣監測工作正呈現出階段性的發展,雖然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受到經濟條件以及科學技術的影響,我們空氣監測工作相較于其它發達國家仍存在一定的差距,在某些功能優化以及點位設置方面仍然不成熟。而其中最主要的體現就是當下部分監測點位的功能較為單一,無法滿足公眾對空氣信息的需求。而在社會不斷發展的背景下,我們機動車保有量正不斷提升,再加上我們城市化進程的加快,使得我們空氣污染問題加重,空氣變化規律也變得更加復雜。因此,空氣監測不僅要滿足環境管理需求,還需滿足公眾對空氣質量信息獲取的需求,提升監測點位的服務力[4]。
因此,在接下來的監測點位設置過程中,需要重點對地方監測網絡的建設與優化,以此來提升監測點位的多功能性,在滿足多元化監測目的同時,滿足社會公眾對信息的需求。城市可以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在公眾關注的地區或者是敏感地帶設置相應的監測點位,通過監測點位來定期或者是實時發布一些空氣質量監測的結果信息,以此來有效的為公提供相應的信息服務,并且此類監測點位可以在特殊時為人們提供某些重要的參考信息。例如為亞運會、冬奧會提供重要的空氣質量監測信息,以及空氣質量變化趨勢。
結束語
綜上所述,監測點位的科學設置對提升空氣監測工作的有效性、全面性,以及控制我們空氣污染程度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需要明確監測點位的重要性,加大對監測點位建設的力度,進而讓監測點位更好的服務于人民群眾,滿足人們群眾的健康需求,為我們社會的可持續發展貢獻力量。
參考文獻
[1] 梁國龍. 淺談新時代環境空氣質量監測站點的設點選址[J]. 廣東化工, 2018(10).
[2] 吳天蓮. 環境空氣監測點位調整技術論證研究[J]. 華東科技:學術版, 2016(2):36-36.
[3] 劉學永. 試論如何加強我國環境空氣質量監測體系建設[J]. 城市地理, 2017(18).
[4] 儀器信息網. 全國環境空氣質量監測網建成[J]. 化學分析計量, 2017, 26(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