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雪松++顧兵++遲欲欣++唐涵++張羽
DOI:10.16658/j.cnki.1672-4062.2017.13.128
[摘要] 目的 探討糖尿病、高血壓合并腦梗死患者的護理干預分析。 方法 隨機選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該院接受治療的糖尿病、高血壓合并腦梗死患者100例,根據抽簽法,將其分為對照組及觀察組,50例常規護理對照組的患者采取傳統護理干預,而對觀察組的患者,給予基礎護理的同時,加強護理干預,分析對比兩組患者的臨床護理效果及護理滿意度評分。結果 觀察組患者的總有效率(83%)、護理滿意度評分(83.42±2.52分)明顯高于常規護理對照組患者的總有效率(100%)、護理滿意度評分(96.53±2.42分),該次研究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對糖尿病、高血壓合并腦梗死患者加強護理干預措施,能有效的提升臨床護理效果,促進疾病的痊愈,提升患者對護理人員的護理滿意度,值得在臨床上推廣。
[關鍵詞] 糖尿病;高血壓合并腦梗死;護理干預
[中圖分類號] R587.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7)07(a)-0128-02
糖尿病是臨床上較為常見的一種慢性疾病,該疾病是指患者的機體長期出現高血糖、內分泌失調及代謝紊亂,而多數老年患者,由于機體隨著年齡的增長,免疫力及抵抗力低下,加之多數老年患者常常合并高血壓,且均為終身性疾病,臨床上對于兩種疾病均無根治的辦法,只能通過藥物控制疾病的進展。糖尿病、高血壓合并腦梗死是一種臨床較為常見的綜合征,對自身的健康及生活造成極大的影響,因此,在患者接受治療的同時,給予相應的護理干預措施極為重要。該次研究中,選取了100例2016年2月—2017年2月該院收治的糖尿病、高血壓合并腦梗死患者,分析對比加強護理干預措施后,觀察組患者的護理臨床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參與該次研究的100例患者均為該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糖尿病、高血壓合并腦梗死患者,10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的人數為56例,女性患者的人數為44例,根據兩組采取的護理方式的不同,隨機分為常規護理對照組及觀察組,100例患者的年齡分布在54~79歲之間,平均年齡為(67.22±2.56)歲。該次研究中的患者,均屬于臨床診斷糖尿病、高血壓合并腦梗死疾病的標準,不存在嚴重意識障礙、肝腎等重大器官疾病,屬于自愿參與,經醫學倫理會批準,對該次實驗研究中的工作自愿配合參與。兩組患者的年齡等一般資料經數據分析后,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常規護理對照組的患者,對其實施傳統的護理方式,對觀察組的患者,實施傳統護理的同時,加強護理干預,具體措施如下:①心理護理:由于糖尿病及高血壓均屬于慢性疾病,加之合并腦梗死,患者對自身疾病的預后存在一定的擔憂心理,害怕治療效果不理想,生理負擔及心理負擔加重,極易產生焦慮、抑郁及擔憂的負性情緒[1]。因此,在患者接受治療的同時,護理人員應耐心的、認真的為患者進行心理疏導,讓患者對自身的疾病狀況有一定的了解,知曉臨床治療的方法及效果,使患者能夠看到治療的信心與希望,消除患者的負性情緒,提升臨床治療的依從性[2]。②飲食護理:臨床上對于糖尿病及高血壓患者需要多多采取飲食護理,限制患者的糖分及鈉鹽的攝入,為患者制定科學、合理的飲食計劃,并定期的評估患者的病情變化,調整飲食計劃。腦梗死患者應限制膽固醇的輸入量,多食用廋肉、禽類及魚類,盡量食用富含不飽和脂肪酸的植物油,以降低膽固醇的含量。大部分腦梗死患者需要長期臥床休養,對于出現便秘的患者,應多給予高纖維的食物,以促進患者胃腸蠕動,促進葡萄糖的代謝[3]。③健康教育:定時定期的對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血壓值進行監測,掌握患者的病情變化,及時的調整對患者的飲食護理及心理護理,讓患者的血糖及血壓維持在正常的范圍內。護理人員應在科室開展糖尿病、高血壓合并腦梗死疾病的健康講座,讓患者能夠知曉疾病的發生原因及臨床治療方案,對疾病有一個全面正確的認知,提升患者的健康意識及臨床治療的依從性,讓患者能夠重視臨床治療,促進疾病的好轉[4]。
1.3 觀察指標
在實驗研究結束后,護理人員對患者的護理效果進行評判,顯效:患者的血糖及血壓得到有效的控制,不良癥狀消失;有效:患者的血壓值及血糖值得到良好的控制,不良癥狀得到改善;無效:患者的血壓值及血糖值無明顯變化,臨床治療效果不佳??傆行?顯效率+有效率。讓患者對護理人員的服務態度、與患者的關系、護理操作技術、護理質量等進行評定,滿分為100分,>80分為非常滿意,60~79分為比較滿意,<60分為不滿意。在患者即將出院時,將評分表收回并對100例患者的數據資料進行分析記錄。
1.4 統計方法
所得數據均采用SPSS 22.0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該次研究中護理滿意度評分等計量資料(x±s)采用t檢驗,總有效率等計數資料[n(%)]采用χ2檢驗,以α=0.05為檢驗水準,分析兩組患者的臨床護理效果及患者對護理人員工作的滿意程度,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在實驗時間結束后,50例觀察組患者的總有效率(83%)、護理滿意度評分(83.42±2.52)分明顯高于常規護理對照組患者的總有效率(100%)、護理滿意度評分(96.53±2.42)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表2。
3 討論
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的加重,腦梗死的發病率也逐漸上升。高血壓及糖尿病均屬于需要終生接受治療的慢性疾病,是誘發心腦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險因素之一,不利于腦梗死疾病的預后。絕大多數糖尿病、高血壓合并腦梗死的患者易出現語言、運動等功能障礙,加大了臨床治療的困難度,加劇了護理人員的工作量,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質量[5]。因此,糖尿病、高血壓合并腦梗死的患者在接受臨床治療的同時,必須加強護理干預措施,以促進疾病的好轉。觀察組的患者在加強了心理護理、飲食護理及健康教育后,觀察組患者的臨床護理效果明顯優于對照組。
綜上所述,對糖尿病、高血壓合并腦梗死患者加強護理干預措施,能有效的提升臨床護理效果,促進疾病的痊愈,提升患者對護理人員的護理滿意度,值得在臨床上推廣。
[參考文獻]
[1] 李淑芬.老年糖尿病、高血壓合并腦梗死患者的臨床護理體會[J].中國醫藥指南,2016,14(33):272-273.
[2] 陳婷,馬蘇亞,張愛萍.高血壓合并腦梗死的危險因素分析與護理對策[J].中國現代醫生,2016,54(19):146-148,153.
[3] 張麗霞.人性護理在老年糖尿病高血壓合并腦梗死患者中的應用[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5,24(27):5584, 5586.
[4] 徐萍.人性化護理在老年糖尿病高血壓合并腦梗死患者中的應用[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5,35(1):177-178.
[5] 白瑩,楊秀慧,趙迪,等.1例全盆底重建術合并高血壓、糖尿病及腔隙性腦梗死老年患者的圍手術期護理[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3,48(33):4175-4176.
(收稿日期:2017-04-0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