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翠瓊++黃桂美
DOI:10.16658/j.cnki.1672-4062.2017.13.176
[摘要] 目的 分析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和2型糖尿病腎病病變的相關性。方法 選取于2015年10月—2017年4月該院接受治療的單純2型糖尿病患者和2型糖尿病腎病患者各41例,分別將其定義為研究1組和研究2組,再抽取同期接受健康體檢的健康人資料41例,定義為對照組。分別采用酶循環法、乳膠增強免疫比濁法、肌氨酸氧化酶法、脲酶一谷氨酸脫氫酶法,利用C16000生化分析儀檢測3組研究對象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血清胱抑素C、血肌酐、尿素氮等4項指標水平。對比3組研究對象上述4項指標水平測定結果和檢測結果陽性例數。結果 研究2組研究對象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血清胱抑素C、血肌酐、尿素氮等4項指標水平高于研究1組,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1組研究對象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血清胱抑素C、血肌酐、尿素氮等4項指標水平高于對照組,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2組研究對象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血清胱抑素C、血肌酐、尿素氮等4項指標水平檢測結果陽性例數多于研究1組,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1組研究對象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血清胱抑素C、血肌酐、尿素氮等4項指標水平檢測結果陽性例數多于對照組,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2型糖尿病腎病患者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血清胱抑素C、血肌酐、尿素氮等相關指標水平會呈現異常升高的發展態勢,與單純2型糖尿病患者和健康人群有明顯的區別,在臨床上可以將這一特征作為對2型糖尿病腎病進行診斷,或對病情治療效果進行評價的一項重要的參考指標。
[關鍵詞] 2型糖尿病腎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胱抑素C;血肌酐;尿素氮
[中圖分類號] R59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7)07(a)-0176-03
糖尿病腎病屬于近年來臨床上發病率水平非常高的一種微血管病變,屬于糖尿病并發癥的一種類型,同時也是目前臨床乃至全社會公認的導致腎功能不全發病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1]。由于糖尿病病情的長期存在,對患者腎臟造成一定損傷,主要包括腎微血管的損傷、腎小球濾過膜破壞等2種類型,使糖尿病腎病患者病情進展速度進一步加快,產生惡性循環模式[2]。對于糖尿病腎病患者而言,如何能夠在腎微血管損傷病變發生的早期階段對病情實施有效診斷和評估,已經成為目前臨床及相關領域研究的一個難點[3]。糖尿病腎病的病情進展與患者血液中所含有的炎癥因子水平的高低具有一定的關系,各種炎癥因子在腎小球基底膜的炎癥反應過程中都能夠發揮一定的作用,使基底膜的厚度水平明顯增加,使2型糖尿病患者的病情進一步惡化發展[4]。該文選取2015年12月—2017年4月收治的41例患者為研究對象,對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和2型糖尿病腎病病變的相關性進行了研究,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在該院接受治療的單純2型糖尿病患者和2型糖尿病腎病患者各41例,分別將其定義為研究1組和研究2組,再抽取同期接受健康體檢的健康人資料41例,定義為對照組。研究1組研究對象年齡41~85歲,平均(64.7±6.2)歲;男性研究對象24例,女性研究對象17例;糖尿病史1~16年,平均(5.4±0.9)年;研究2組研究對象年齡44~81歲,平均(64.3±6.0)歲;男性研究對象26例,女性研究對象15例;糖尿病史1~19年,平均(5.7±0.5)年;糖尿病腎病患病時間1~14個月,平均(5.8±1.6)個月;對照組研究對象年齡40~83歲,平均(64.7±6.5)歲;男性研究對象23例,女性研究對象18例。對照組、研究1組、研究2組研究對象的一般指標組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數據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研究對象在入院之后,均于當天或次日的晨起空腹狀態下抽取靜脈血液3~5 mL,在3 000 r/min的條件下進行離心處理10 min左右,取血清作為檢測標本,分別采用酶循環法、乳膠增強免疫比濁法、肌氨酸氧化酶法、脲酶一谷氨酸脫氫酶法,試劑由美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供,利用C16000生化分析儀檢測3組研究對象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血清胱抑素C、血肌酐、尿素氮等4項指標水平。對比3組研究對象上述4項指標水平測定結果和檢測結果陽性例數[5]。
1.3 檢測結果陽性評價標準
當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超過15 μmol/L,認定為陽性;當血清胱抑素C水平超過1.03 mg/L,認定為陽性;當血肌酐水平超過84 μmol/L,認定為陽性;當尿素氮水平超過8.3 mmol/L,認定為陽性[6]。
1.4 觀察指標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血清胱抑素C、血肌酐、尿素氮等4項指標水平測定結果和檢測結果陽性例數。
1.5 統計方法
采用SPSS 18.0統計學軟件處理研究所得數據,用(x±s)表示計量資料,并實施t檢驗,計數資料用[n(%)]表示,進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血清胱抑素C、血肌酐、尿素氮等4項指標水平測定結果
研究2組研究對象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血清胱抑素C、血肌酐、尿素氮等4項指標水平高于研究1組,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1組研究對象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血清胱抑素C、血肌酐、尿素氮等4項指標水平高于對照組,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血清胱抑素C、血肌酐、尿素氮水平測定結果陽性例數
研究2組研究對象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血清胱抑素C、血肌酐、尿素氮等4項指標水平檢測結果陽性例數多于研究1組,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1組研究對象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血清胱抑素C、血肌酐、尿素氮等4項指標水平檢測結果陽性例數多于對照組,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endprint
3 討論
對于糖尿病腎病患者而言,如何能夠在腎微血管損傷病變發生的早期階段對病情實施有效診斷和評估,已經成為目前臨床及相關領域研究的一個難點。糖尿病腎病的病情進展與患者血液中所含有的炎癥因子水平的高低具有一定的關系,各種炎癥因子在腎小球基底膜的炎癥反應過程中都能夠發揮一定的作用,使基底膜的厚度水平明顯增加,使2型糖尿病患者的病情進一步惡化發展。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屬于蛋氨酸和半胱氨酸代謝過程中出現的一種中間產物,同時該物質也是血管損傷性氨基酸的一種類型,近幾年國內外相關學者所進行的一系列研究結果顯示,在所有糖尿病患者中,伴隨存在高半胱氨酸血癥的人數占到35%左右,經進一步的隨訪發現,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與微量蛋白尿的發生具有一定的相關性,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濃度水平越高,尿蛋白的含量水平也就越高[7-9]。其發生的主要機制可能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病理學發展過程中生成的一些超氧化物,可以與一氧化氮之間發生結合反應,從而形成一種過氧化亞硝酸鹽類物質,使一氧化氮的實際利用率水平明顯降低,使微血管的正常舒張及收縮功能出現一定的障礙[10]。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可以通過對氧自由基和過氧化氫生成產生一定的促進作用,而對血管的內皮生理功能造成一定的損傷,對內皮細胞增生發展進行有效抑制,使內皮的抗血栓能力水平明顯降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還可以對糖尿病患者糖基化終末產物產生一定的協同作用,使血管內皮的損傷速度加快,導致微白蛋白尿發生[11-12]。通過該次研究可以看出,2型糖尿病腎病患者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血清胱抑素C、血肌酐、尿素氮等相關指標水平會呈現異常升高的發展態勢,與單純2型糖尿病患者和健康人群有明顯的區別,在臨床上可以將這一特征作為對2型糖尿病腎病進行診斷,或對病情治療效果進行評價的一項重要的參考指標。
[參考文獻]
[1] 李月紅. 同型半胱氨酸與早期糖尿病腎病的關系及藥物治療的影響[J].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12,18(2):330-331.
[2] 張志強,袁石文,黃志勇.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檢測在糖尿病腎病中的臨床意義[J]. 現代醫學,2012,12(6):80-82.
[3] 張彥,楊永長,范小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測定在糖尿病腎病中的臨床意義[J].實驗與檢驗醫學,2011,29(1):53-54.
[4] 宋姍姍,孫貴范.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與2 型糖尿病關系的研究進展[J].中華疾病控制雜志,2011,15(11):997-1001.
[5] 黃大雄, 徐桂華. 同型半胱氨酸與胱抑素C 在2 型糖尿病腎病早期診斷中的應用價值[J].中華醫藥導報,2012,9(3):41-43.
[6] 高燕, 袁魯亮, 張海松,等.血清胱抑素C 和同型半胱氨酸檢測在早期糖尿病腎病預測和診斷中的應用價值[J].陜西醫學雜志,2015(7):851-852.
[7] 王笑石,文中俊,胡萌萌.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測定對2 型糖尿病并發腦梗死患者的臨床意義[J].國際檢驗醫學雜志,2012,33(12):1503-1504
[8] 張曉會,趙偉,鄭曉,等.中性粒細胞與淋巴細胞比值與2型糖尿病微血管病變的相關性研究[J].中華內分泌代謝雜志,2014, 30(9): 752-7544.
[9] 周玉萍, 遲海燕, 王永笛.糖尿病腎病不同分期血清同型半胱氨酸、三酰甘油、總膽固醇水平的變化[J].疑難病雜志,2014, 13(11):1137-1139.
[10] 亓海萍, 呂衛華, 武琳. 糖化血紅蛋白、同型半胱氨酸及尿微量白蛋白與2型糖尿病合并腎臟微血管病變的關系研究[J]. 中國實驗診斷學, 2015, 19(11): 1840-1843.
[11] 李艷紅,黎艷,李莉,等.維生素D聯合鹽酸吡格列酮干預對糖尿病腎病患者血清炎癥因子的影響[J].廣東醫學, 2016, 37(1): 125-127.
[12] 甄卓麗, 陳曉銘,周飛,等.2型糖尿病腎病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變化及意義[J].廣東醫學,2015,12(16): 2556-2557.
(收稿日期:2017-05-03)endprint